随着4月30日年报披露完毕,有两个数据对比起来让人感到震惊。
首先是政府补贴的数据。据证券时报报道,2018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政府补助金额合计1527.38亿元,相比2017年增加逾200亿元,其中,共有3487家A股上市公司在2018年获得了政府补助,占全体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97.76%。
另外一个是IPO融资数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去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IPO募资仅为1384.53亿元。
各级政府补贴上市公司金额超过IPO融资金额,这个在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上,都是很难看到的奇观吧!
A股市场不到30年的发展历史中,资本市场巨大的好处被认识到之后,各地方政府及国资机构都会努力拿到一些上市公司的指标。所以,在A股市场可以看到,好多公司经营得再烂,都能够持续在A股市场里继续混日子。
只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有再多的资源也没有用。ST中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案例之一。
同花顺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ST中基累计获得的政府补贴达2.47亿元,但这些钱并没有能够给公司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助力。
2000年9月26日登陆A股市场的中基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ST中基”),从2008年开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已经连续10年亏损,目前已经撑不下去了。
最近ST中基国有股东打算不玩了、想要转让股权,上市公司对于接盘方相应给出的条件有五个:
1、注册地不能搬离当地;
2、年内投资20亿项目在当地;
3、接受公司总部60名工作人员;
4、报名时需提交5000万保证金;
5、3个交易日内需交30%履约金。
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资本方愿意接盘ST中基控股权的概率并不太大。毕竟,目前市场上的壳资源并不稀缺。更何况,即便是IPO排队等待上市,也比接盘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好很多。
上市公司不差钱。毕竟,缺钱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定增等多种方式进行募集资金,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做大做强回馈股东才是应有之义。
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补贴,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该属于蛮鸡肋的东西。可惜,A股市场现在遍地
资本市场作为风险转移的场所,说得好听的话,政府补贴就像是“父爱主义”,但客观来说,却是容易产生寻租空间的温床。
较为明显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少新能源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大多数都把政府补贴都当成“唐僧肉”,没有了巨额的补贴,就根本没法继续进行下去。
5月9日,北汽蓝谷公告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4月生产3430辆,同比下滑90.01%。
好在去年高层在去日本访问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回国后就取消了大量新能源车企的补贴。可惜,后续也没有看到相应的追责举措出现,老百姓的纳税钱就当打水漂了。
换个角度来看,A股投资者亏钱了,往往都会怪罪于IPO,显然是错误归因所致。
尽管目前有不少粉饰财报上市的案例出现,但客观上看,IPO常态化发行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各层级政府对于上市公司的补贴,则并不符合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和部分企业粉饰业绩上市一样,各层级政府的补贴对于市场生态的破坏同样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