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地,要参透金融证券市场,既要有分析方法和解析工具,更需要思想方法和思维工具。本篇不仅是笔者对市场多年体悟和领会的总结,更对业界前辈和大师的哲理思路进行了纲领性提炼,并集其大成,汇聚成一个解读市场的工具箱,是三重研判法的基础。
限于篇幅,本篇只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概要性的视角和思路,而非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所以,读者需要对艾略特波浪理论有概要了解,并有实盘操作的基础,而真正参透更要靠理解能力和悟性。不过,一旦深刻领会,则将获得如炬目光和非凡定力,从同样的K统看出焕然一新的别样内涵,从此不急不躁。当别人欣喜若狂时,你心静如水;当别人惊慌失措时,你淡然处之。贪婪和恐惧都与你无缘,大盘就像是熟识的老朋友,你了解他的性格和脾气。
你甚至不会再试图去寻找股市涨跌的具体原因,因为你知道永远找不到,股市涨跌与任何事件都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一一对应关系。你甚至不会再过多研究基本面,因为那多数不过是隔靴搔痒或以偏概全。
从目的出发,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如果”而是"结果",研究市场波动其实只需要考察市场波动本身。
投机研究的重要性
对证券市场参与者来说,有一套核心投资哲学和分析研判工具是长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强有效市场注重投资,弱有效市场强调投机,目前中国股市还属于弱有效市场,因此,必须研究股市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核心机理,对市场原理进行深刻剖析,创建一套比较完整的金融投机理论体系。
善弈者谋势。唯有谋势者才能高屋建令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同样地.掌握市场运动的根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走势。市场有客体和主体之分,影响市场波动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影响两个方面.需要解析股市走势是由什么决定以及如何决定的。
股市具有自我博弈的特点,金融市场走势从短期看是随机无序的,从长期看,又似乎是合理有序的。中国目前的证券期货市场尚不十分成熟,投机行为作为初级阶段的特定产物,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但从长远来看,投资应该是最终目标,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条件成熟时.由投机向投资转换。
战略思想是市场博弈中决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有了战略思路和分析工具,就能更好地认识金融证券和期货市场,及时发现方向性转折,防范系统风险。
中国股市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的27年里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2007年和2015年前后的两次牛市和股灾,市场剧烈起落动荡,使数以亿计的股市参与者体验了虚拟财富的变幻得失,个股质地再好也难以抵御系统风险,关注个股必须首先把握大势,想必无数的股市投资人士会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证券市场的参与者来说,从金融危机学到的真正教训就是:系统风险永远存在!前一轮牛熊过山车式的完整经历.激发了笔者几乎全部的能量来探求股市运行原理,促使自己思考如何才能够持续成功,以及什么情况下系统风险又会袭来?能否找到不受时间、事件影响的最根本原理,在未来纷繁混乱而难以判断的金融市场中提供有效指引?唯一解决之道只能是化繁为简、正本清源.探寻市场运行的本质。
不过,时至今日.股市理论仍是众说纷纭,没有一条贯通诸说的线索,也未形成一套既可以解释现象、又能解决问题的核心理论,对研究者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知识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告诉我们,研究者要有原创知识•理论=假说+说明。应注重科学方法的掌握,理解事物运行的原因和方式,而非单纯对问题的实际解决。实践结果必须建立在对于事物运行的原因和方式的根本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的研究能够提供独创的洞察力。
不完全决定性是科学哲学中的最大问题之一。从科学哲学角度看,艾略特波浪理论描述了股指形态的基本特征,就好像描述了怎么样的基本形态是一棵树,但并没有规定一定会长成什么样子的树。不论将来长成橘子树、橡树还是杉树,都是符合树的基本形态的,而不会被看作是猴子或大象。各国股市波浪走势图就是这样,一定不会被看成是心电图的,因此,波浪理论的确是现实存在的。波浪原理适用于大众投机市场,要求参与的人数足够多,参与者越多,就越符合波浪理论。
任何研究都会有历史局限性,艾略特天才地发现并十分透彻地分析了股指波浪式走势的现象,指出了股市波浪是什么,但并没有揭示波浪规律的内在根本原因。其实这是大众投机行为引发的,投机是产生波浪的根本原因。就好比是艾略特注意到了海洋的潮汐,而这是由月球引力引起的。
投机和投资有时难以区分,包括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格雷厄姆也未分清投机和投资的异同,以至于在投机氛围甚浓的市场中做投资,结果濒临破产。要合理研判股市走势,必须对市场中的投机和投资成分进行深入剥离,既不能在投机市场使用投资理论,也不能在投资市场机械沿用投机理论。
证券市场波动的原理问题非常重要,影响很大,但迄今仍无人给出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需要运用中国传统哲学,因地制宜、因时而化,研究自然法则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只有在思维上超越、技术上创新,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