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牛市:见识到什么是牛市
在西藏明珠上第一次尝到了炒新的甜头。短时间内庄家以雄厚的资金实力把股价炒高了一倍,第一次在一个股票上短时间内赚得这么多,我怕股价涨的太多会跌落,考虑还是落袋为安吧,就在10元左右把手上仅剩的八百股抛了。后来股价回落到9元,自己没有买想着再等一等,没有想到明珠少许短暂调整后,股价就稳步上扬了,看到股价突破10元后自己就更没法接受了,从此放弃了这个股票,在后面的5.18行情中(关闭国债期货市场)西藏明珠大放异彩,两天内股价就疯涨了70%多最高升至24块多。
这次投资的总结;1.买入的时机和标的都是不错的,但没有获取最大利润;2.没有滚动操作,技术分析不到家,怕涨,不敢正确追涨患得患失心态不稳。
1996年初大盘在512点一带企稳后逐步震荡上行,走出了一波涨幅翻番的大牛市,当时“地方政府喊你去炒股”,政策红利提升风险偏好。沪深地方政府史无前例地异常积极做多;监管层亦从新股发行等方面呵护股市,流动性边际改善无风险收益率连续回落,货币剩余趋势性较前几年大为改善。
1996年这波牛市刚开始是沪市以长虹,湖北兴化为龙头,深市以深发展,深科技为首的绩优股带动的,后来指数上扬带动各个板块轮动上涨,个股鸡犬升天,好多股票涨幅都翻了三四倍。现在回想起1996年牛市脑海里没有什么赚大钱的印象,主因是当时没有抓住主流热点站错了队,把精力和资金投在上海本地股中,除了在陆家嘴、外高桥上赚了些,一波大牛市下来最后并没有赚到大钱。记得那时股票资金账户里才四万多点(1996年母亲又投了一万块钱),我当时每月的工资在1000左右,除去每月200块饭钱和平时开销,剩余的钱我会每半年就存入股票账户里(一年5000多元)。考虑到如果股市一直疯狂上涨,有可能会威胁到资本市场金融体系安全,也会可能威胁到老百姓的利益和社会稳定,管理层因此而深感忧虑。
于是从十月份开始管理层发布各种风险提示的社论,政府连发十二道金牌,但牛市是疯狂的,在赚钱效应下股民们怎会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呢?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中国股市“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并于当日开始实施涨跌停板制度和“T+1”交割制度。结果,股市随即出现了股指连续两天几乎跌停,几乎所有股票无量跌停,想卖的人卖不出,想买的人吓得不敢买,不过这次大盘只是短暂的暴跌,不久后大盘又重返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