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赛道,是持续成长的关键所在!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很湿的雪跟很长的坡。”
长坡厚雪赛道,最典型的就是消费行业的白酒、医美方向,能够走出贵州茅台、爱美客这种高成长、高盈利的优质公司。其他赛道里,如珀莱雅、东鹏饮料、公牛集团等公司,综合表现也不错。
开年以来,市场关注焦点多集中在科技股上。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了,才能带动社会生产价值总量提升,做大整个蛋糕。
所以,未来的长坡厚雪赛道,多出现在科技领域。
像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以及创新药研发,都是值得长期关注的优质赛道,同时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方向。
比如双环传动,既有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两大黄金赛道加身,又是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成长性极强。
2019-2023年,双环传动营收从32.36亿增至80.76亿,净利润从0.78亿增至8.16亿,增加十倍不止。还多是靠齿轮业务拉动,机器人减速器业务仍未完全放量。
公司的一季报预告显示,实现净利润最高2.3亿,同比增加34.44%,业绩预期不错。
双环传动主营业务为高端精密齿轮,已实现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齿轮到商用车自动变速箱齿轮的全面覆盖。
乘用车齿轮是最大收入来源,营收占比52.30%;减速器业务是第二成长极,营收占比接近7%。
汽配零部件公司有两类:一种是持续深耕本行业建造牢固护城河的,比如福耀玻璃;一种是不断拓宽业务线,通过平台化供应建立自有优势的,比如拓普集团。
双环传动处于两者之间,既在齿轮产品上精益求精,减速器业务开展也很顺利。
齿轮业务:新能源汽车齿轮,市占率50%国内第一
乘用车齿轮,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齿轮的放量,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2023年,该业务营收从11.64亿增至42.23亿。
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齿轮出货1348.4万件,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客户覆盖大众、通用、福特、比亚迪、一汽、上汽等知名整车公司与采埃孚、博格华纳等全球一流汽配供应商。
此外,公司还建成了400 万台套电驱动减速器齿轮产能,业绩有望继续上升。
减速器业务:成长性强,RV减速器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
减速器是连接动力端与执行端的中间结构,可以降低转速、增加扭矩,包括通用、专用、精密减速器三种,精密减速器又分为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RV减速器,多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
一般来说,谐波减速器用于人型机器人手臂、行星减速器用于其腿部,RV减速器承重力更好,多用在大负载工业机器人上。
由于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RV减速器的研发周期跟资本投入也较高,国产化速度稍慢。公司拥有多种高精密减速器产品,能够为3-1000kg负载机器人提供减速器解决方案。
正因如此,2022年双环传动以15%的市占率,位列RV减速器国产品牌第一,远超珠海飞马、中大力德、秦川机床。2018-2022年公司减速器营收从0.63亿增至5.56亿,成长速度非常快。
那么,双环传动未来有什么看点呢?
盈利能力持续加强
2019-2023年,代表公司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与ROE指标,都在不断走强。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33%大幅攀升至10.66%。
ROE=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这几年双环传动资产负债率降低,权益乘数其实是下降的,ROE大幅提升来源于净利率的提高跟存货周转率的加快。
净利率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毛利率,二是期间费用率。净利率提升幅度更大,肯定是费用管控做得好,能明显看到自2019年后,双环传动的销售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齿轮业务,仍有成长空间
首先,具备量价齐升逻辑。新能源车对齿轮的精度、噪音要求更高,加工难度更大。而且汽车电驱系统里的减速器齿轮,跟普通电机里的齿轮不同,价格更高。
主机厂为了实现更快交付,会把电驱动齿轮产品外包出去,数量上仍有增加空间。
其次,从市场空间来看,2016-2022年国内齿轮行业产值,从2205亿元增长到3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9%。齿轮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RV减速器,国产替代逻辑明确
RV减速器多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需求为170万台,市场规模为73亿元。目前,RV减速器下游需求依然强劲,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翻倍。
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是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国产工业机器人多用在锂电、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电器、汽车焊接等精度要求高的领域,依旧以国外品牌为主,存在不少的国产替代空间,有望带动RV减速器国产化率提高。
另外,3月4日双环传动发布公告,子公司环动科技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也是我们常说的“A拆A”。
拆分上市的好处是,新公司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更畅通的融资渠道,像厦门钨业拆分厦钨新能、海康威视拆分萤石网络,都是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
但一般拆分出去的业务,成长性都比较高,母公司的估值、业绩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总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两大赛道中,双环传动的产品技术跟市场份额,都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并且公司盈利能力在明显修复,成长性很强。
也正因如此,2023 年底共有436家机构抢筹,去年同期还只有2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