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热来临,卖铲人会最先致富。
光伏景气度回暖,业绩最先大增的是欧晶科技、石英股份等产业链上游公司。
AI发展引爆算力需求,上游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公司也最先受益。
借助Sora这波淘金热,手握AI芯片的英伟达,市值已经超过两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的全球第三大市值公司。
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有一家“卖铲子”的公司——特锐德。
2009年特锐德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中国创业板第一股,股票代码为300001。
公司的传统业务主要生产户外箱式电力设备和高低压智能开关,新兴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充电桩业务成为最大看点,子公司特来电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充电运营公司。
2020-2023上半年,电动汽车及充电网收入占比从27.40%提升至42.21%。新兴业务取得市场认可,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块业务也是本篇文章分析的重点。
特锐德的成长逻辑非常明晰:
行业整体景气度高
从需求端来看,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
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6%,预计2030年渗透率到50%。行业的高景气度毋庸置疑,后期渗透率提高到80%没有问题,理想状态渗透率为100%。
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带动了对充电桩的需求。2022年总车桩比仍高达2.5:1,公共车桩保有量的车桩比高达7.4:1。虽然充电桩在持续建设,目前仍存巨量缺口。
此外,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都具备出海逻辑。
国外是广袤的蓝海市场,欧美新能源车的充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整体渗透率低。IEA数据显示,欧美、美国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保有量之比高达16.9、23.1,覆盖率有待提升。
国内设备在技术与成本端均有优势,充电桩出海有望迎来新机遇。
充电桩利用率高于行业水平
充电利用率是充电运营商盈亏平衡的关键点,利用率越高,说明单个充电桩的盈利能力越高。
2022-2023年,国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213亿度增至360亿度,同比增加68.7%,充电桩保有量仅增长51.7%,利用率随之上升。
2022年特来电充电桩利用率为6.9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5.47%。可比公司星星充电和云快充的利用率分别为4.12%、4.72%。
具有较高进入壁垒
充电运营行业比较重资产,具有较高的资金进入壁垒。
公司已成功引进三峡集团、国家电投、亿纬锂能等优质企业的战略投资。作为头部运营商,特锐德的融资渠道更通畅,跑马圈地时期更具有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
2023年全国公桩市占率前五的运营商分别为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快充,公司以19%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目前,特锐德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的资源容量约为200万KW,充电桩覆盖360个城市,渠道优势非常明显。
2023年底,公司用户数量已突破2000万,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6.07%,成长速度比赛力斯都快。
得益于此,公司的业绩表现非常亮眼。
随着充电桩利用率上升,2023年前三季度特锐德实现营收94.03亿,同比增加36.59%;实现净利润2.22亿,同比增加111.27%。
2023年的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最高为5.17亿元。也就是说,单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就超过了前三个季度的利润之和,已达到明确的盈利拐点。扣非净利润最高为4.27亿,同比大增186%。
此外,2023年特锐德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以2022年收入为基数,2026年的营收目标要达到230亿左右,增加近一倍,也彰显了公司对自身业绩的高预期。
那么,特锐德还有什么其他看点吗?
第一,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中高端箱变产品,在中国铁路市场、电力市场市占率均为第一。
技术遥遥领先,同时具备稀缺性。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设计生产高寒(-45°C)、高热(45°C)、高海拔箱变产品的企业。
传统业务“智能制造+系统集成”,2022年实现营收70.61亿元,同比增长11.45%;实现归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5.43%,盈利能力大幅增长。
布局高压快充业务第三成长曲线
新能源汽车的痛点之一就是充电慢,高压快充也成为目前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发展方向。公司已推出支撑1000kW充电概率的公交车智动柔性充电弓产品,公共充电桩的直流快充最高功率达600kW。
液冷超充作为高压快充的天花板,公司自主研发针对液冷终端的液冷系统、液冷枪线等技术,已在全国50多个城市布局超过600台液冷超充终端。
最后,总结一下。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叠加公司前期积累的竞争优势。公司新兴充电桩业务已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已出现明确的盈利拐点,有望带动业绩高速增长。
传统智能制造业务仍保持着领先优势,稀缺性十足。截至2023上半年,共有207家机构抢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