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如果将来有一天要去做与猪有关的生意了,能够知道是去卖猪饲料还是去养猪,是去做屠宰厂还是专门卖猪肉,或者是去做与猪肉的加工有关的生意。
养猪算不算大买卖?
之所以关注猪这个行业,是因为2001年至今,除了发生瘦肉精事件的2011年,双汇发展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15%以上;2012年以后,双汇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了25%以上的比率。
不论对谁来说,这样的数据都是很喜人的。
但我们知道企业的业绩增长来自三部分:一是宏观经济增长的红利;二是行业增长的红利;第三才是企业本身的因素。所以对双汇发展所处的行业,我们就有必要做了解。
2001年,我国GDP增速为8.3%;
后连续保持7年增长,2007年GDP增速达到了14.20%;
2008年以后增速回落,自从2010年实现10.60%的增长以后,增速再也没有破10;2017年,GDP增速为6.9%。
但毋庸置疑的是,GDP总量是在不断增长的,大家的生活品质在提升。就看看从2001年至今,大家吃掉了多少猪肉吧。以2017年为例,每千克猪肉按20元计算,这也得有1万亿的销售额。
另外,我们似乎对吃猪肉情有独钟。
2017年,我国牛肉的消费量是8227千吨,但国内猪肉的消费量是54812千吨,是牛肉消费量的6.6倍。
为什么我们吃猪肉多而不是牛肉?
除了饮食偏好,还有个原因是牛肉价格贵,是猪肉的5倍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消费中,从2008年至今,每年人均猪肉消费量是牛肉消费量的20倍左右。一个人一年会吃40斤猪肉,但可能只会吃2斤牛肉。
猪肉行业产业链
文章开头的第一张图片就是猪产业链的图示,提到的那些生意分别属于猪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猪肉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饲料、疫苗的生产企业,这个市场有5000亿的规模;新希望、正邦科技、大北农、金新农以及唐人神的收入主要来自这个环节。
下游是猪的屠宰和猪肉的流通的环节,这个市场有4300亿的规模;双汇发展是这个环节的代表性企业。
中游猪的养殖环节规模最大,有1万亿的市场规模。所以我们看到创业板的温氏股份的市值超过了1000亿,去年温氏的营业收入有557亿,其中有350亿的收入来自肉猪的养殖。
被我们消费吃掉之后,一头商品猪的价值才最终得以实现。我们买到的猪肉,除了生鲜冻肉,还有很多经过低温或高温处理的加工肉制品。得利斯、龙大肉食、以及在港股上市的雨润食品都是该环节的企业。
另外,双汇发展除了屠宰业务,也有肉制品业务,它是国内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截至2018年9月30日,双汇肉制品业务的收入为114.22亿元,占总收入的29.98。其中,高温肉制品的收入为72.31亿元,低温肉制品的收入为27.76亿元。
养猪的哪个环节最赚钱?
本文选择了11家猪产业链上的上市企业,并对其主营业务构成作了分析,数据如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卖饲料赚钱很难。
除了大北农大家的毛利率都很低,甚至不到10%。如果期间费用控制不好的话,净利率就会很低甚至为负数。
2、养猪、屠宰赚钱也不容易。
养猪最大的风险是猪周期的影响。今年受非洲猪瘟疫的影响,雏鹰农牧三季度亏损,温氏肉猪养殖的净利率只有3.18%,上海梅林的毛利率要高点,但上海梅林主要是做牛羊肉的,生猪养殖占收入的比重只有12.66%。
3、肉制品加工好赚钱
好赚钱也是相对的。瘟疫对全产业链都有影响,但肉制品加工毛利率要高一些。
双汇肉制品的毛利率达到了29.98%,是得利斯的1倍多;原因之一是双汇在做全产业链,以屠宰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扩展,成本会下降很多。
下图是双汇发展历年来的销售成本率变化趋势。
文末总结
与猪有关的生意看上去是个大生意,而且肉制品企业比起饲料和养猪企业,容易赚钱些。
如果能在降低猪周期影响的同时,又能降低成本,尤其是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就可以赚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