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首次公开募股> IPO对股市是否有影响?IPO与股市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IPO对股市是否有影响?IPO与股市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2018-09-29 23:39:48  来源:首次公开募股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7分钟的时间

IPO对股市是否有影响?IPO与股市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时间:2018-09-29 23:39:48  来源:首次公开募股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IPO对市场行情到底有没有影响?

或者说,如何看待IPO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呢?以本人之见,IPO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定是存在的,否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对市场供求规律的否认。IPO之于股市的关系是一种供求关系。在市场资金一定的情况下,IPO的过程其实就是增加市场供给的过程,IPO越快,发行数量越多,股市的重心就会越发下移。这是供求规律决定的事情,也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当然,要想减少IPO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就必须增加股市需求方的力量,即为股市引入新的投资者,引进新的资金,使需求方的增加与股票供给的增加相匹配。

但现在股市所面临的情况是,在经过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的股市三波股灾之后,投资者的信心受到重挫,股市根本就没有经过休养生息,股市资金一直处于流出状态。不仅大量的投资者从股市撤离,而且大小非套现,上市公司再融资都向股市张开了血盆大口。整个A股市场失血严重。在这种情况下,IPO又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进入加速发行状态,尤其是从今年开始,IPO更是进入高速发行阶段,每周核准发行的IPO公司数量不低于10家。如此一来,股票重心如何能不下移呢?又怎么能说IPO对股市行情没有影响呢?

当然,从现阶段来说,由于证监会对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同时也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等再融资也予以了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IPO对市场的冲击。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认为,IPO对股市行情没有影响。因为这种IPO对市场的影响除了资金上的分流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投资者心理上的冲击。因为在行情不振的情况下,管理层仍然加速IPO,这在投资者看来,管理层只重视融资,而不重视投资,完全不顾及投资者的利益得失。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对投资者的信心构成打击,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用脚投票,进而加剧行情的下挫。

而更加重要的是,目前的IPO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给股市带来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新股发行成了限售股的生产机器。因为根据现行的IPO制度,任何一家公司发股上市,都会给市场带来不少于三倍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限售股。而公司股本达到4亿股的,其限售股的规模更是9倍于首发流通股的规模。而这些限售股将会在一年之后或三年之后进入市场流通。而且这些限售股的成本又十分低廉。因此,一旦这些廉价的限售股流通套现,股市就成了限售股股东们的提款机。由此带给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今年5月第一创业限售股的解禁,其股价急挫了近50%,投资者因此蒙受的损失是惨重的。而当下的新股发行仍然还在一批又一批地生产着大量的限售股,投资者不能不对这样的IPO制度感到畏惧。这也是导致投资者对IPO加速发行感到恐惧的原因。所以投资者反对IPO加速发行,希望能放缓IPO步伐,甚至能够叫停IPO。

当然,面对IPO加速发行,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个股行情都会全军覆没。比如,当下的“漂亮50”行情,这其实是在行情低迷情况下出现的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行情。不过,尽管有“漂亮50”的出现,市场也不能因此否认IPO发行对股市行情的负面影响。毕竟与“漂亮50”相比,“要命3000”更代表了股市的主流,更代表了最广大投资者的命运。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监管者需要正视IPO对股市行情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股市行情低迷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减缓IPO对股市行情的冲击。实际上,在新股发行节奏的把握问题上,管理层完全可以将新股发行节奏与行情的发展挂钩。比如,上证指数在2500点以下停止IPO;2500点以上到3000点以下,每天平均发行的新股不超过0.5只;往上每500点指数为一个区间,每个区间每天增加0.5只新股发行数量。即指数在3000点到3500点,每天平均发股1只,3500点到4000点,每天平均发股1.5只,依此类推。这样新股发行既考虑了市场的稳定,也给了投资者明确的预期。尤其重要的是,根据这种做法,管理层不会片面追求新股发行,管理层要想多发新股,就必须把股市提振上去,以此达到融资与投资的“双赢”。

而从股市的长治久安来说,管理层在调节IPO节奏的同时,还必须尽快完善IPO制度。比如,通过当下对《证券法》的修改,来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让上市公司告别“一股独大”的局面,使股市不再成为限售股股东们的提款机。如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控制在33%以内,将首发流通股的比例提高到50%,以此避免新股发行成为限售股的生产机器,减缓新股上市后由于大股东等重要股东的减持而给市场带来的冲击。而这种IPO制度的完善也是有利于减缓IPO对股市行情的冲击的。

IPO

IPO

IPO与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究竟是否存在联系?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大小非的解禁对股价影响巨大。新股的大小非套现而导致股价快速下挫的最典型证据是“第一创业”的股票。5月11日,第一创业迎来9.8亿股限售股解禁,解禁比例占总股本的44.77%,占解禁后流通股的81.74%。第一创业解禁股数是其此前流通盘的4.48倍。在解禁前后股价出现持续下跌,从20元左右下跌到5月23日的8元,下跌幅度超过50%。既然一只股票的新股解禁对股价形成冲击,那么,这样的新股越多,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就越大,这是IPO对股价构成影响的直接证据。

如果因此认为是新股发行速度太快导致了股市下跌,在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在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不断下跌的同时,上证50指数却不断上涨,截至5月底,沪深两市共有140多只股票创2015年以来的新高,有17只股票创历史新高。有800多只股票创2015年来的新低,但出现下跌的不仅仅是存在大小非解禁或减持的股票,创新低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小盘股、垃圾股。如果是新股IPO的速度太快影响市场的供求平衡,那么,它影响的是所有的股价走势,而事实情况只是部分股票下跌。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IPO的速度与数量似乎与股市的二级市场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

从股价定价理论来看,股价是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贴现价值取决于三个因素:上市公司的收益预期、无风险收益率及风险溢价。股价高低与IPO的速度与节奏之间的确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因此而认为股价波动与IPO的速度无关,似乎又与市场运行的现状及投资者的直接感受不一致。6月初,在市场呼吁下,新股发行由之前的每周10家减少到每周5家左右,募集资金数量也大幅度减少。受此影响股价开始止跌。不仅如此,历史上多次发生类似暂停IPO的政策干预。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7月底出台的“三大救市政策”,为了刺激股价,当时出台了三个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暂停新股发行。后来,每当股价低迷,无论是市场的呼声还是监管者的政策储备里,都会有“暂停IPO”这一选项。因此,“IPO的速度与股价无关”的结论不符合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

要理解中国股市的现实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应该从股票的“壳价值”入手。对于我国沪深的股票市场而言,上市公司的股价里不仅包括“贴现价值”,而且包括“壳价值”。在中国香港市场或国外成熟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壳价值”接近于零,股价由贴现价值决定。“壳价值”可能是我国沪深股票市场最重要的特点。

因为IPO一直受到严格控制,因此,沪深股市的新股发行存在较高的“成本”(包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和灰色成本),这些成本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有了“壳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没有任何主营业务,却有不菲的市值的原因。我们可以把这些基本没有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的市值视为“壳价值”。

壳价值取决于IPO的成本,因此,每当IPO暂停或暂缓,壳价值就必然上涨。例如,2013年底单个壳价值大约在7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底单个壳价值上涨到了30多亿元人民币,期间主要原因是IPO被暂停。壳价值与股本大小之间关系不明显。因为小盘股重组的成本低,其壳价值比大盘股的壳价值要高。假设一个壳公司的价值是30亿元,那么,一个股本为3个亿的上市公司,每股包含的壳价值约10元。股本越大,每股包含的壳价值就越低。

因此,给上市公司估值时,要将其“贴现价值”与“壳价值”区分开,上市公司的“贴现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未来预期,而其“壳价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完全无关,它主要与IPO的成本有关。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股本大多数都较小,每股包含的“壳价值”较高,这就是为什么中小创的估值一直居高不下的关键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同一家上市公司之间A股与H股之间存在差价,而且差价与股本大小呈反相关关系。

“壳价值”存在的前提是新股上市要存在“成本”,如果新股发行速度加快,意味着IPO成本降低,壳价值自然贬值。如果符合条件的公司就可以上市,则股票“壳价值”将自然消失。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2016年第四季度以后中小创的股价开始步入熊途,主要原因是IPO步入常态化,新股上市加快,壳价值在贬值。

如果实施注册制,则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将重新估值和定价。这就是为什么市场对注册制高度忌惮之原因。壳价值的存在使得沪深股市难以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也扭曲了投资者的行为,必须进行改革。即新股发行的注册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高估值的股票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操之过急会出现市场恐慌性抛售,导致系统性风险爆发,5月之后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就部分与有关。

一旦IPO发行节奏超过了相应市场的承受能力,就会影响股市的稳定性。从一月批一次到一月批两次,再到一周批一次的发行节奏,中国股市IPO发行速度不断加快。然而全世界的股市都在创新高,而中国股市还是落后于世界股市,大蓝筹炒的火热,中小创,都在创新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IPO太多了,上市企业的质量稂莠不齐,无论是什么企业想做大做强,都跑到A股市场上市圈钱。

在一定时间内,市场的资金存量是有限的,并且当前金融监管,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等政策频出,留存在股市里面的资金存量越来越少。而且,源源不断上市而很少有退市,无法新陈代谢,实现优胜劣汰,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一旦IPO发行速度达到股市承受极限,无论是对则对股市心理层面以及实际影响还是不可小觑的。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