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传奇人物——江南第一猛庄葛正
随着金华西市街那扇铁门上锁的咔嚓声,昔日的“江南第一猛庄”金信信托“奢侈”地死了,留给投资者的是40亿元的窟窿和悲愤的眼泪。而这个故事是从一个叫葛政的人开始的。神话背后就是陷阱:银广夏“造假系统工程”
葛政与金信信托的兴盛
葛政,1961年8月30日出生,祖籍浙江金华,高中毕业后,进入金华工行工作。金华工行成立信托部后,葛政担任了信托部的副总经理。1993年5月,信托部从银行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信托投资公司,下称金华信托,葛政继续担任副总经理,并于1997年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07年1月26日,葛政被正式拘捕,2008年7月14日被判有期徒刑六年,罚款40万元,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职务侵占罪,两罪并罚。
葛政在金信信托的兴衰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金信信托的前身工行信托部——金华信托,成立伊始不过7个人、5000万元资本金,但这家信托业的小辈甫一成立,就显示出不甘地方性小公司的势态,屡屡推陈出新,并借此脱颖而出。
1991年11月,金华信托公开发行“金信受益证券”,募集的500万元资金悉数投资于浙江兰溪康恩贝制药公司和武义好来西服装有限公司,初试信托公司长期投资功能。
1992年,金华信托公开发行了浙江省第一只共同基金“金信基金”,并于同年上柜交易,因交易活跃,创当时国内每份基金单位的最高成交价8.27元,年交易量突破8个亿,当时就有了“北有淄博、南有金信”的美誉。
1993年5月,金华信托从银行脱离,成为独立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是浙江省首家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尽管拥有市省两级政府的支持,但掌门人葛政考虑政策形势,决定二次增资扩股,将注册资本的底线划为3个亿。三年后,人行发布信托业整顿原则规定,获准保留的信托公司资本金最低限额正是3亿元。
1996年,葛政决定涉足证券投资。当年,上证股指从500多点一直冲到2200多点,不仅使金信信托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后来纵横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使金信信托的周围聚集了第一批高素质的证券投资者,为以后的资本运作平台——上海邦联、金信证券以及金信证券研究所输送了大量人才。
1998年10月,金华信托发起设立了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掌管5只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基金裕阳、基金裕隆、基金裕元、基金裕华和基金裕泽。借助这些资源,金华信托做庄凶猛,金信信托持有的股票涨幅异常可观,其控制的某只股票三年之内涨幅竟高达900%。金华信托也正式打上“江南第一猛庄”的名号。
2001年年底,金华信托完成第三次增资扩股工作,正式更名为金信信托,注册资本增至10.18亿元,旗下战将包括博时基金、金信证券、金迪期货以及上海邦联等,并参股多家上市公司。至此,金华信托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实力跻身同行前茅。
停业整顿的导火索——伊利股份
金信信托闻名业界主要在于其二级市场的凶悍操盘,很多有名的大牛股均出自其手,在业界有“江南第一猛庄”之称。其旗下的上海邦联公司,屡屡收购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更是当时市场上有名的法人股大鳄。自2001年下半年,市场走上漫漫熊途,二级市场行情逐渐萎缩。在此形势下,金信信托开始为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做MBO(管理层收购),比如金地集团、长丰通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为郑俊怀等伊利高管做隐形MBO(管理层收购),而伊利风波就是金信信托被停业整顿最直接的导火索。 2003年3月,伊利的大股东呼市财政局将其持有的14.33%的股权以每股10元的价格转让给金信信托,转让价款2.8亿元。而当时还有一家国际食品巨头欲以每股20元的价格收购伊利,最终败给了金信信托。金信信托成为伊利股份的大股东之后,并没有派驻任何人士进入伊利管理层,当时业界就怀疑金信信托在做MBO(管理层收购)。
所谓MBO(管理层收购),就是公司高管利用所融资本购买公司股份,以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金信信托参与的MBO方案大致如下:上市公司在MBO条件成熟的时候,将过去储备的可计提资产进行坏账计提,放出利空消息,金信信托配合打压上市公司股价,同时在低价大量买进,然后伺机低价转手给企业管理层,从而帮助公司高管实现低价收购股份的目的。
2004年底,郑俊怀东窗事发被拘,有关方面要求金信信托退回伊利股份,但金信信托负责人葛政却一直坚持不退,直到2005年4月份,呼和浩特市法院出面直接和金华市政府联系,葛政才加价让有关方面买走伊利股份,并公告从中获利4000万元。金信信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也引来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和介入调查。金信信托帮助上市公司高管完成MBO以及非法挪用资金的事宜渐渐露出眉目。
金信信托的最后一炒——朝华集团
朝华集团是金信信托炒作的最后一只股票,两个庄家的合作和反目,被视为中国股市众多庄家故事的收官之作。 其实金信信托和朝华集团向来关系匪浅,朝华集团作为金信信托的股东,有1亿元的入股资金,而早在金华信托(金信信托的前身)时代,朝华集团掌门人张良宾就与金华信托有过数度合作。
如在2003年年底,被张良宾控盘的华西证券疯狂炒高东方锅炉后,金信证券等金信系公司高位接盘,以便华西证券抽身。这样操作的目的一个是便于证监会早日批准华西证券的股权转让,另一个是两庄家可利用华西证券的盈炒作朝华集团。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部分资金最终确实砸向了二级市场的朝华集团。朝华系通过华西证券曲线提供炒作资金,金信系做背后的操盘手,这就是两大庄家的合作方式。
2003年11月20日,金信信托和朝华集团开始联手坐庄,炒作朝华集团股票。金信系每天投入的资金都在2000万元以上,最高达2.6亿元。截至2004年3月4日,朝华集团股价涨到最高位9.38元,金信系连同朝华系的总投入已经超过5亿元。
可惜两家的如意算盘没能成功,北京两家机构中途杀入,联手跟庄,打乱了他们的炒作计划。坐庄计划功亏一篑,伊利事件又使得金信信托的资金开始受到银监局的关注。金信系不得不暂停炒作计划,而朝华集团则不得不通过旗下公司举债,试图通过融资来自行炒作,无奈又被证监会给盯上了。双方联手坐庄,不仅金信系的资金深陷其中,朝华系的资金也紧张到了极致。这时朝华集团决定通过贷款的方式从金信信托抽回资金。朝华集团的套现引起了金信信托的不满。葛政经过百般公关后终于获得喘息机会,第一时间加紧了对朝华集团的资金催收,并且开始抛售朝华集团股票,砸盘金额据传达到上亿元。这令朝华集团陷入了危机之中。 同时金信信托还盯上了朝华集团控股的华西证券,这个打算无疑是对朝华集团来了个釜底抽薪。紧张之余,朝华集团加紧收购华西证券,但证监会的一纸批复到底让朝华集团美梦破灭,而金信信托也在政府干预中梦断华西。朝华系开始土崩瓦解,与金信系的合作也走到尽头。两方联手坐庄,最后的结果可称得上是共存亡。
金信信托留下的烂摊子
伊利风波愈演愈烈,二级市场上又严重亏损,金信信托已经难以为继,葛政不得已辞去董事长的职务,香港新鸿基的汪晓峰浮上水面,成为新任掌门。2005年7月,汪晓峰自编自导了一出引资闹剧,金信信托声称苏格兰银行旗下的泛盈投资将入股金信信托,投资金额达4.975亿元人民币。但所谓的苏格兰泛盈投资其实就是汪晓峰自己在境外注册的一家公司。葛政见汪晓峰引资无望,反而弄出一场闹剧,于2005年10月宣布重新担任金信信托董事长,并且带回了一份引资计划,由省、市两级政府各出资10亿元,用于改善金信信托财务问题以及增资扩股。浙江省和金华市原本希望通过注资挽救金信信托,但却遭到了监管部门的坚决反对。2005年12月30日,金信信托终因“违规经营和经营不善,造成较大损失”被监管部门勒令停业整顿,由建银托管,葛政也被警方控制,配合工作小组完成停业整顿工作。至此金信信托亏空已高达30多亿元,有问题的资金达82个亿。
相关部门成立了两个小组进行整顿工作,金信信托的债务登记也开始展开,当时公告整顿时间为半年,但由于情况复杂,整顿工作难以在半年内完成,不得不延长,而债权人的债务收购也不得不一推再推。根据债权登记小组的信息,金信信托登记的债权共有1.2万笔,近9000户,涉及资金33亿。其中涉及金额最大的有几千万,300万以上的有113户,1000万以上的有27户,300万到1000万的有96户。为了收购金信信托的个人债权部分,央行不得不再贷款23亿元,浙江省政府也提供配套资金7亿到8亿,剩余资金由金华市政府解决。对于债权人来说,自己的钱也只能部分拿回,余下的损失只能自认倒霉。
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原来庄家都是这么玩的
想要做一支股票,首先要找到一支大小合适,前景无需多么优秀,但几年之内绝对不会倒闭的那一种。然后我去拜会该公司领导,告诉他我想投资他那支股票,请他们配合。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吸筹时,在公报时尽量将业绩放平,或者适当隐藏利润,这一点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对报表进行适当调整就行了,例如,将某些损益一个季度提完,使其报表看上去亏损;或者将后面数年的费用半年摊完,这都使得当期报表非常难看。在这之前,我肯定是要进一些筹码的,这些筹码主要用来砸盘的。
1、那公司为什么要配合庄家呢,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其实很简单,我将股票拉到高位,他们也能卖个好价钱;在低位时,他们同样可以购入自己的股票,还能挣得名声,这样一来收益会相当可观,何乐而不为?这当然要和大盘走势相同,在这中间,散户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2、怎么收集这些砸盘的筹码?
我不会每天慢慢去收集,因为这样会使股票天天上涨,反而难以收到足够的筹码,还容易被散户抢酬,并使技术指标形成向上趋势,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我会在某一天用大涨的办法来收集,当连跌数天后,散户都悲观失望,猛然一个大涨,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会抛出;而短线获利的,可能就交枪了,其实,在这个价位我只是要砸盘的筹码,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涨的办法就很容易达到目的。
3、第二天要来个低开
为什么要低开而不高开,因为我昨天收集的筹码并不准备获利,而且要让昨天追风进去的短线筹码帮我砸盘,如果高开,很容易让短线筹码获利,他们就会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资金来跟我抢酬,所以一定要低开,消耗这些短线资金。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都解决完了,砸盘就要开始了
1、盯着指标股去做
关键就在于成本,随着大盘波动,你的成本最低,指标股跌时,你也跌,所用砸盘筹码量最少,因为没有多少人敢买,可以深砸。当大盘涨时你去拉,同样无须买多少,只要将关键点位的筹码买掉即可,有人会将股价推上去,到一定高点,你还可以将低位进的筹码出掉一些,这样可以腾出一点资金做一点差价。
所以,我们看到的股市局面就是要涨一起涨,要跌大家都去跌。
2、砸多少适宜?
根据大盘状况,每天操盘必需跟着大盘走,当大盘大跌时,你必需深砸下去,这时候成本很低,只要用少量筹码将关键点位砸开即可,会有止损盘帮你接着砸下去。但是尾盘必需进一些筹码,防止第二天大盘走低或者走高,有一定量筹码就好灵活掌握,也就是说,要在操盘时盯着指标股。
炒股真难吗?
想做到控制与自律就只有一条路且几乎没有第二条路。那就是足够多的亏损经历。只有足够多的亏损经历反复告诉自己那些决策是不能做的时候,剩下的才是能够做到。
其实走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技术层面人与人的差距不是特别的大,百年来技术理论就那么一些,大家都再学,不是天赋太差的话,只要肯努力且态度端正,学出来效果差不多,好也好不到哪儿去。这就是为什么到处都是说起来很厉害的人但是实际上股市却没有那么多人赚钱的原因。说是靠理论,赚钱靠的是实践。
控制和自律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很多事情你明明知道是错的不能做的,但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不去做。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当你的人性要你去做的时候一定会想出无数理由和借口让行为合理化。而高手低手的区别恰恰就在于此,一个高手一定是能够比低手更多的控制自己人性感性的东西而是用理性的东西。所以炒股或者做其他事儿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练技术了,而是练心了。心是怎么练的?就是反复积累错误的经验,错到让自己心疼,让自己受伤,让自己活不下去以至于自己从内心深处对错误产生深深的恐惧厌恶而不再去错。只有负面的积累多了才能改变人性,这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且很痛苦的过程,明知道要受伤还要反复伤害自己,因为就像锻炼肌肉一样,不拉断原有的肌肉纤维就不会长出更强大的肌肉纤维。这种过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
以上想表达的主要是自律和控制也是毫无捷径可走的。认识这个现实后我还想说就是他虽然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方法就是每天操作的记录和对记录的反复复习。只有把伤害过自己的行为准确完整记录下来并且每天回顾反复刺激才能快速产生效果,一次伤害才有价值,不然会一条阴沟反复翻船,交学费是必须得,但是反复交学费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股市的套路跟谎言
股市谎言之红五月
红五月有如下含义:红五月是个热情高涨的月份、同敌人搏斗的光辉月份。“红五月”这个名称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群众的高涨的热情,永远铭刻着群众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鼓舞着群众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英勇战斗!
不查不知道,原来这个词还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特征,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把“红五月”变成了股票在每年5月大涨的代名词。可能是从99年A股5·19科技股行情爆发后人们对于行情上涨的美好期盼吧,每年5月的时候都会叫嚣行情大涨。然而,自从99年5月股市是大涨的以外,这他么的哪一年5月是上涨的?扒扒历史,是不是还有个“5·30”半夜鸡叫?包括去年15年5月28日股市单日暴跌,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大家就不要再相信有什么红5月了,它和6月7月8月9月……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还是洗洗睡吧。可以这么说,自从1999年5·19行情以后,A股就没有过真正意义的红5月,每年股评家越是叫嚣,越是打脸打的疼,啪啪啪的打!
股市谎言之:资金大幅流入、流出
这条谎言是最具诱惑力、最容易让人上当的一个。众所周知,股票的上涨是由资金推动所致,那么,当股票出现资金大幅流入,价格自然也应大幅上涨。正常的逻辑是这样的。但主力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不管什么股,一般在资金大幅流入后的第二天都见顶回落了。有的人不淡定,看见资金流入就冲进去,这还等什么?抄家伙给我买!看哥明天怒抓涨停板!!!然而主力就送了他一件外套和被套,呵呵哒。
中石油流入0.1%的资金,可能是其他股票50%的换手率,如果你按资金流入金额进行排比的话,这他喵的有毛用?吃瓜群众们散了吧,神秘资金不管是流入还是流出,都不会让你轻易看到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象,都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如果股市是一个舞台的话,那么主力和庄家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并且还是穿着裸露的女演员,她们会竭尽其能的搔首弄姿,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不怕你看,就怕你不看,就怕你不关注,就怕你不上心。
股市谎言之:金九银十
金九银十,据传说最早来自于楼市,而且这时候人们的消费心理比较松动,容易构成一个相比于其他月份比较高的购买欲望,所以这两个月的消费额会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这就是“金九银十”的现象。并且,这个时间段恰逢中秋佳节与我们的国庆节,中国人喜欢过节,喜欢热闹,大盘可以不涨,但是你不能阻止泱泱股民节日幻想大涨的冲动吧?于是乎,就有了股市版“金九银十”的美好憧憬(跟红五月一样)。补一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红五月”和“金九银十”其实都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相反,每年的6月、7月以及11月和12月往往是容易上涨的月份,成功率蛮高,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历史。其实“金九银十”跟“红五月”一样,都不过是投资者盼望股市大涨的一厢情愿罢了。试想,如果大盘以大众的意志为转移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赚钱、人人都是股神啦!
中国股市的十大定律
第一定律:闻利好消息应坚决斩仓。此时态度之迅速决绝,非用壮士断臂一词不足以形容。
第二定律:闻利空消息可倾囊一搏。尤其要大力买进ST家族之宠儿,公司越发布股价异动告,越宣布亏损严重,越不需理会,或者干脆视为利好消息可也。简言之,公司越亏损,股票越易涨,也即负利润率与股价成正比。
第三定律:专家意见与选股错误率呈正相关。越听专家意见,越容易选错股。这倒不是说专家都是骗子。一般情形是,若专家推荐两只潜力股,你斟酌再三,选中一只。未选中的偏偏大涨,你买的那只绝对不涨,而且必跌无疑。
第四定律:买入时机肯定错误。无论多好的股票,无论大盘涨势多么肯定,你一买入必下跌。
第五定律:卖出时机绝对错误。持股一年甚至两年,非但不涨而且大跌,于是忍痛斩仓。但今日出局,该股明日十有八九涨停矣;而且十有八九要连续涨停数日。其停止上涨的时间,一般在你追高后之一小时内,而且随即大幅回调,再度令你套牢。
第六定律:鼓吹做短线的股评家一般是券商的喉舌;鼓吹做长线的专家大多是庄家的哥们,或者就是庄家本人。故中国股欲不受人摆布,以做中线为宜。何谓中线?定律曰:中线的时段长度,一般正好是你买入的那家公司从盛而衰直至破产,开始有谣传将被收购这样一个较长的周期。
第七定律:股市指数变化与绝大多数股所持股票价格的变化没有关系。即,指数上升而很多个股价格下降。
第八定律:公司业绩与公司经营状况无关,一般是根据大市特别是该公司股票的表现而确定年报的赢利状况。在帐面上做业绩,可以避免被摘牌、被告、被股抛弃。
第九定律:决定股票价格的既非赢利水平,也非供求关系,而是题材。题材决定价格,犹如文学上的题材决定作品艺术水准。故从审美意义上,中国股市可以称为会主义的革浪漫主义的证券市场。
第十定律:由以上所有定律可以得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定律:对一切股市资讯,基本上均应从相反方面理解并以此为投资决策之依据。此种决策之所以正确,乃在于可保证投资者不亏本。当然也不会赢利。因此,零收益率乃是中国股的理想境界。
稳定盈利需要做到哪些事
抓住机会 追涨杀跌
许多股评人士总是劝戒股民切忌追涨杀跌,应以观望为主,这使一些股民往往驻足不前。其实,无论是股市大幅震荡时,还是大盘横向整理时,获利机会仍然很多。关键在于抓住机会,善于在资金运动中获得差价。尤其是在近期炒作中,机构采用了弃 大盘、炒个股(板块)的操盘思路。一天上涨10%的个股即使在下跌行情中也能觅得到。由于机构炒个股,一般持仓量都很大,进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股民若能以敏锐的观察力,尽早发觉,抓住机会追涨杀跌,还是可以获利的。
及时换筹 避免套牢
做股票切忌一味死守教条。因为市场热点大多是机构为营造炒作个股的氛围而挖掘出来的。经过大造舆论和一段时间的炒作后,机构一旦撤庄,这个题材必将被市场所抛弃。所以做股票不必相信这题材、那概念,只把它作为市场热点,积极参与就是了。若发现交投已逐步趋弱,则应及时退出。此时,市场肯定又有新的热点产生,因为机构是不甘寂寞的。如果股民执意等待这类股票,不到成本不出货,那么等待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因为恶炒过的个股,上档套牢盘重重,没有哪个机构愿意充当“轿夫”角色。只有及时换筹,并且顺势而为,才能保证多赢少亏。
以熟为重 半仓长线
时下流行一种古风就是伯乐辈出。应该承认,发现一匹黑马,无疑挖掘到一口金矿。但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发现一匹黑马并骑上它,恐怕很不容易,所以盲目人骑瞎马的悲剧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中小投资者炒股应抓住一只自己熟悉的、且股性较活跃的股票运作。具体做法是用一半的资金,专买一只股票,高抛低吸。之所以坚持半仓,是可以在持续上升的趋势时,分批追加持有;在不断回调时且未知底部时分批补入,可以摊低成本。而只做且专做一只股票的好处是,既避免了精力的分散无暇顾及,又不会因个股无序炒作带来的此赚彼亏的结果,更可熟知其阻力位、支撑位,比较容易进出自如。
树立自信 逆水行舟
股市有句名言:“最好的顾问是自己”。作为中小投资者,应当坚信自己每一次作出的投资决定都是正确的。唯有这样,才能不产生任何无益无用的沮丧或懊悔。在如此良好心态的基础上,如果再辅以“多头行市不做多”,“空头行市不做空”的逆向运作,同时在指数与股价上设定上限与下限,到上限再好也要抛,在下限再跌也要买,不拘泥一时的涨涨跌跌,相信还有什么能妨碍你成为驾驭市场的强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