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在城市经常拥挤的道路中驾车的目的是以下几个:
最大化路程的平均时速
最小化驾车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注意力和体力
最小化违章的可能性
最小化事故的可能性
各位如果有其他的目标比如最短化路程可以加入进去,但我觉得和文章想讨论的问题并不矛盾。那么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怎样的驾驶方式才是最可取的,或者说达到如上目标概率最大的方式?
首先对我们最有帮助的其实就是出行的时间。不管你开法拉利还是速腾,如果在不随意突破北京环路限速80km/h的情况下,你很难在早上7:30出门、晚上6:30下班的大潮里有什么超过平均时速的机会。笔者昨天下班时间在北京南向北行驶了十几公里,此方向在下班时间普遍属于较好走的,相比于对面北向南的车流,我感觉很幸运自己不在那个方向。可是由于下班高峰,我在三环路上的行驶均速为31km/h(导航数据)。试想,如果您上午是10:00出门,下午4:00前可以离开工作地点,这样的路况就算是夏利也能60km/h以上的速度回家。很不幸,之所以有高峰有低谷正是结构性的因素。正是绝大多数人需要在高峰出行,导致了具有结构性优势的人可以在低谷快速到达。
这就好像在《投资体系的三个层级》中的第一个层级,假设你只能选择在股票市场60 PE以上,3 PB以上时候开始,那么你最好有非常非常非常出色的选股技巧,要我说最好是比巴菲特还厉害(当然你也可以当股神,炒短线,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去讨论)。换句话说,买法拉利不会帮助你上午8点在西二环行驶比开速腾的到公司快太多,但是如果你能9:30以后再出门一定可以提高平均时速,这时的环境就像5 PE、0.8 PB的股票市场,闭着眼睛扔飞镖可能最后的预期收益还是正的。
好了,在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结构性情况的时候,也即我们只能随着人潮时,最优的驾驶方式具体是什么呢?各位不知有无亲身体验,在拥堵的环路上,有的车换道频繁,恨不得一分钟之内从最里道并线至最外道,然后又回来,就为了提升那一点点的优势。还有很多司机这么做是因为看到旁边的道变快了,立刻切过去。
老司机都知道这样做最后是什么结果。刚一换到现在看起来快的,马上这个变慢了,自己离开的却变快了。细心观察者可能还会发现,就算自己钻来钻去半天,可能和一直走最里道那个没什么区别。开车不难,一共4条车道,哪个现在快、哪个现在慢也能看出来。但是人却不能知道自己视线之外、向前1公里的情况,往往现在快的可能是因为刚才慢,或者有出口车出去,或者就是随机因素。人们看到快的就过去,反而把自己之前的道变快了。此消彼长,长期来看这样的频繁换道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却增加了违章、车祸、行驶距离和为此所付出的精力、体力。
以北京的环路为例,最内侧车道基本上不会有入口出口,情况最少,路况最简单。至少你可以少照顾你的一侧,你只需最多担心外侧车辆。然而最外侧车道(往往是很多人喜欢切换过去的“快道”)其实总是有出口入口,你要担心外侧的突然进来的车,还要担心内侧有车要出去,车况复杂。更不要说一般的道路设计是小客车道在内测,大货车在外侧等等因素。所以这就有几分像《投资体系的三个层级》里面的第二个,就是选择车道要有战略性和概率思维,在大概率上哪个车道最快、最安全?还要想清楚为什么,不然难以坚持。
我们总结最好的驾驶方式:可能的话尽量错开高峰,总是保持在最内侧驾驶,除非需要出去,不要轻易换道。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很枯燥。这里有两点和投资很像,第一,其实很难坚持,最左侧和其他任何车道一样,也会有慢的时候,这时其他车道嗖嗖走,你肯定忍不住。这时灵活的会很快切换,还有跟风切换的,很快旁边的慢了,最里侧的开始变快。也就是说你即使知道这个策略,有时候也不能坚持(自己开车遇到拥堵的人都知道我什么意思,真的很难忍);第二,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做,则最优方式是和所有人反着,也就是说大家都理性的走最里侧,则这样的方式就无利可图了。但是和投资一样,长期有效的方法之所以长期有效,恰恰因为短期有时会无效,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
依据估值选择进入市场的时间就好像选择自己出发的时间,可能不管买什么车、怎么练习车技、熟悉路线,对于绝绝大多数人路途的速度和安全性的80%以上都是取决于出发时间。其他的因子边际效应太低。选了半天车道,换来换去,到公司累得半死,可能提高了10分钟或者5分钟。在刨除出发时间的因素时,战略性、概率学地去选择车道就像在做资产配置,选好了就是从资产包和大资产类型的角度去审视投资(驾驶),会比较从容。最后不排除有那些特别熟悉路线、知道什么时候该换什么道的老司机。他们跑了这路很久了,哪有摄像头,哪有出入口特别清楚,闭着眼睛都能跑个二环十三郎,那这样的人可以去选择标的,细化自己的投资。这里我还要引用@微光破晓 的一句话,选股就像练武功,从第一级练到第八级能累得半死,但是和没练的人没有太大区别;只有练到第九级才能实现飞跃。
投资和驾车一样,路漫漫,方式很多,成功概率各不相同,但最重要的是保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