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由于编制方法不合理,一般来说会由于以下两个因素导致失真:
1.不以流通盘为权,而以发行总股本为权会带来失真
从上证指数的算法可以得到,个股对指数的影响与该股票的总市值占当时市场总市值的比例有关,该股占总市值的比例越大,其价格的变化对指数的影响也越大,这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指标股。
我们假定市场由10只股票组成,流通盘都一样,而其中一只股票的总股本是流通盘的20倍,其余9只股票的总股本各为流通盘的2倍,又假设当前10只股票的股价一样,设其中股本大的股票的价格上涨一个板,而其他9只股价各下跌一个板。
那么很显然,市场上绝大多数流通筹码(90%的流通筹码)价格都降低,此时V8- VA应该小于0,但同时指数却在上涨: FB- FA>0!这是因为股本大的股票的价格的对上证指数的影响高达其他股票价格对上证指数影响的10倍!大于其他9只股票的影响之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的赚了指数却赔了钱的现象。
所以以股票的发行总股本作为上证指数的权是不合理的,很容易给上证指数带来失真。
虽然编制股价指数以发行量为权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我国的股市是有中国特色的:国外股票发行量一般都可上市流通,可我国股票发行量中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的比例很大,约占总股本的70%~80%,且不能上市流通(迄今为止如此,以后可能会有所改变)。将如此巨大份额的不能上市流通的股本列入计算内,就会给指数带来失真,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市场股价的综合变动情况。
以中国股市总市值最大的5只股票为例,其流通股数和总股本数之比例如表所示。由于这些超大盘股的流通股与总股本的比例严重畸形,会给指数带来严重的失真,导致指数不能够充分反映二级市场的价格走势波动情况。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从算法中我们可以得知,如果在编制上证指数时对所有的股票都以总股本而不是以流通盘进行考虑,而且如果所有股票的流通盘数量与总股本之比是同一个常数的话,上证指数也不会有这部分失真,所以说,失真原因是各只股票的流通盘与总股本的比例差别很大。
考察现有的上海A股,平均下来这个比例应该在1:3左右,所以像上表里的股票,前三只比例都大大超过了这个数目,很自然地加剧了上证指数的失真。
理论上说,要使得指数上涨,至少要有占总市值为50%的筹码价格在上涨,但是,上证指数的这种不合理的计算方法导致了只需很少的流通市值就可以控制指数的运行。比如,主力在需要指数上涨的时候,只需拉动上述一些大盘股的流通股,指数就会快速上涨,当需要指数下跌时,只要打压上述一些大盘股,指数就会快速下跌。这样,上证指数这种编制不合理性,给大主力操纵指数留下了便利条件。
2.新股上市第一天就计入上证指数,并且以发行价计入也会带来失真
目前上证指数的算法针对新股是当天就要计入指数。新股上市当天,上证指数的开盘参考价与前一天的收盘价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增加新股而在指数上留下一个缺口。
但是当天新股却以开盘价而不是发行价计入指数。一般来说,新股上市第一天开盘价往往要比发行价高很多,这样,上证指数当天的实际开盘价就比当天的开盘参考价(也就是前一天的收盘价)要高,这样,当天上证指数要高开,高开的程度与该新股当天高开的程度有关,也与该新股总股本有关。
这种高开实际上就是一种失真,也就是上证指数的虚增。因为这种情况下指数的上涨不会给二级市场筹码持有者(不考虑新股申购筹码持有者)带来任何实质性利益。
比如,我们假设在新股上市前一天买入所有筹码,那么在新股上市开盘时市值没有增加,但指数却随着新股上市开盘而增加,按照我们前面讲的失真标准,这也属于失真。
这种失真,也叫虚增点数,其大小与该新股的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以及高开的幅度有关。例如,如果新股的总市值占市场总市值的1/100,开盘高开幅度达到100%,那么由于这只股票的上市,上证指数可能会由1600点左右陡升16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股上市日,股票不挣钱,股指却出现上涨的怪现象。
每发行一只超级大盘股,指数就虚涨一大截。当然,一只总股本不大,价格不高的股票的上市,并不会给指数带来很多的虚增,但是每一只新股的上市都会给上证指数带来虚增,积少成多,最后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中小投资者也将越来越体会到“赚了指数赔了钱”的感觉。这样,随着不断地发行新股,只要新股上市的开盘价比其发行价高,根据目前指数编制方法,就必然会导致指数的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