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本身也是一种可交易商品,影响股市走向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股市必跌当供不应求,股市必涨,股市也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因为只有实体经济才能创造财富。股市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快速更开放地参与上市公司进行实业投资的机会,因而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与股市走势存在着正向的关系,实业强,则股市涨:实业弱,则股市跌。个股亦是如此。
上证综指涨到6000点以上时,全民沸腾,搞学术的弄出了“沪指上万的十大理由",搞调研的则大喊“中国股市理应享受高溢价",买菜的大妈听到菜贩子为两毛钱讨价还价,不屑地自语自语道:“切,小家子气,咱隨便买个涨停板,够得你砍价!”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A股市场结束了因股改而引发的超级牛市行情。崩盘之前,时任证监会副主席的尚福林反复告诫,“不是每个人都能玩股票的”,但投资者此时已将警示当成耳边风。接着股改的限售股流向了市场,原来1亿股的,现在一下子多出了5千万股,入市资金跟不上解禁股份,股市崩盘。紧接着,招商银行(600036)、浦发银行(600000)等大盘权重股趁着最后的牛市余温纷纷开始大规模增发圈钱,股市“谈筹资即色变",再受重创。中国股市给投资者印象最深的两大特征,第一是大主力投机捕纵现象普遍,第二是大股东增发圈钱随意。“大字头"们总是赚,“小散户”们老是亏。
股改之后,原有的非流通股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相当于再造了N个原有规模的股市。供需失衡,股市自然要下跌,牛市因股改而始,亦因股改而终。当股市跌到4000点之后,投资者认为已经“跌够了”,大把的机会将出现。但此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了,因美国房地产行业过分借贷,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业的大动荡,银行挤兑、银根紧缩,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噩耗连连....
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新一轮的衰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自然也难逃一劫,出口严重下滑,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国内GDP增长速度首次回落到8%以下,实体经济发展受挫。作为实体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前方只有一条路:继续下跌。
2008年10月,A股市场已经从6000点跌至1600点,“不识相”者被深度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