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两手准备”的投资理念
【核心提示】有时,“一定”是一种规律,但“不一定”也是一种规律,且是更常态化的一种市场现象。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是相对的“一定”和绝对的“不一定”的统一,有规律和无规律的结合。只有认清股市“不一定”这个硬道理,做好充分的“两手准备”,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里赖以生存。
置身于充满诱惑却又变幻莫测的股市,每天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例如,股市的确是个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特殊场所,指数“明天”涨还是跌—“不一定”;个股未来“牛”还是“熊”—“不一定”;操作下单对还是错—也“不一定”……“不一定”,既是股市的魄力所在,也是投资的一大难题。疑团:为啥要有“两手准备。
老股民常说,股市难以揣摩,操作亦无定律。此话不无道理,但股市也并非一点规律都没有。
首先,看股市“333现象”。A股自1990年12月开市以来,每次上涨后大调整的低点都与333这个神奇数字的倍数有关,并呈现底部逐级抬高(1、3, 5, 7倍)的趋势。出现于1994年7月的第一次大调整的低点325点为333的1(误差8点);2005年6月的第二次大调整的低点998点是333的3倍(误差】点);第三次2008年10月的低点1664点是333的5倍(误差点);最近一次2010年7月的低点2319点则是333的7倍(误差12点)。股市调整低点的"333现象”便是一种规律。
其次,看期指“交割日现象”。以期指上市以来的头三次交割为例.观察发现,每次期指交割后下一个交易日股市均有不俗表现:2010年5月21日首次交割,其后大盘上涨3.48%; 6月18日第二次交割,其后大盘又涨2.90%; 7月16日第三次交割,其后大盘再次大涨2.11%。期指交割日后股指大涨也是一种规律。
最后.看一些股民的“反向现象”。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投资者,时常喜欢预测股指,但十有八九猜错测反,这似乎已成为一种规律。有的投资者喜欢频繁进出做短线,但奇的是多数情况下刚好做反,“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也已成了这部分投资者的“家常便饭”。这同样是一种规律。
这些规律虽只代表过去,不能说明将来,日后准不准“有待观察”,但至少说明这些规律已被以往的市场所验证。问题是投资者若过于迷信、依恋,简单、片面地套用这些规律,显然是危险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呈现在投资者面前的并非一成不变的规律,而是充满变数的各种“不一定”。
以投资者K为例。因重仓持有限售股即将到期的某股票,K判断该股即将大跌。实际上却“不一定”,该股限售股到期前后.股价不仅分文未跌,反而出现了连续大涨的“不一定”走势。因持有的紫金矿业突发利空,K坚信该股短线不会上涨,于是选择卖出,结果还是“不一定”,K卖出后的第二天.该股便放量涨停。不仅如此.K还多次建议笔者卖出呆头呆脑的几头“大象”,认为这些股票盘子太大、跌易涨难,结果还是“不一定”,这些“大象”并没有出现K所预料的“不作为”走势,反而连续多日出现了稳步上涨的“小阳攻击”态势……
有时.“一定”是一种规律,但“不一定”也是一种规律,且是更常态化的一种市场现象。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是相对的“一定”和绝对的“不一定”的统一,是有规律和无规律的结合。只有认清股市“不一定”这个硬道理,做好充分的“两手准备”.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里学会适应、赖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