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实践盲点一:投资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
若想从理财中得到理想的收益,一个必备的知识是:不要让投资超出自己的“能力圈”。
股神巴菲特在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固守在“能力圈”范围内的基本原则。他曾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专注于我们所了解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所有情况都不会驱使他作出在“能力圈”范围以外的投资决策。
巴菲特坚定地掌握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命运,相信能够实现他为这家公司所制定的目标,这是因为他已经确定了一个能力范围,他能够在这个范围之内进行他的资本管理。同样,巴菲特宁愿在重要的和可知的范畴之内作出他的资本分配决定。如果你会打棒球的话,这是一个击球区。在这个击球区里,巴菲特愿意挥动球杆,打击向他投来的球。这种比喻浓缩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巴菲特能够客观地评估提供给他的机会:在这个世界当中,巴菲特在作出决定时所考虑的变量是那样明显,以至于他几乎可以触摸到它们,而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是如此相信它们,以至于他能够基本上消除不肯定性。
可见,要想成功理财,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股神巴菲特学习,只在自已熟悉的领城活动。为了管理好这种认识状态,巴菲特用以下标准来衡量他的能力范围:
1.他确定了他知道什么,其办法是鉴别真理、真理之后的动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他保证他知道什么,其办法是进行一次逆向思维,为此他会寻求证据证明他以前的结论有误。
3.他检查他所知道的事情,其办法是从他所作出决定的后果当中挑出反馈。
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是对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等传统行业中百年老店的长期投资,这些“巨无霸”企业的不断增长使巴菲特成为世界著名富豪。与巴菲特不同的是,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最成功的投资是对他创建的公司微软的长期投资。正是微软这个新兴软件产业的“超级霸主”使比尔.盖茨成为超级富豪。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不投资微软呢?同时比尔.盖茨为什么不投资可口可乐呢?答案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如果巴菲特投资高科技产业,而比尔.盖茨投资传统产业,这两个在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圈外进行投资的人可能为全世界增加两个新的百万富翁,但绝不会是百亿富翁。
在交易的世界里,巴菲特坚持做那些他知道的和他能做的,他不会去试着做那些他不能做的,他知道他了解媒体、金融和消费品公司,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将资金集中投资在这些领域。巴菲特同意奥森.斯科特.卡德的至理名言:“大多数胜利者出自于迅速利用敌对方愚蠢的错误,而不是出自于你自己出色的计划。”
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投资人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巴菲特所拥有的正是这种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就是衡量一笔投 资是否有理想的平均利润期望值的能力。只要他关注的是其他任何类型的投资,他的“衡量工具”就会立刻失效,而只要无法衡量,他判断一笔投资是否可能贏利的能力就与普通投资人没什么两样了。
巴菲特并没有刻意去占领某个特定的市场领域,这只是由他的能力范围自然决定的,对自己懂什么又不懂什么,他心中如明镜般清楚。他已经证明,如果他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会轻松赢利。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可能确实有一座更高的山,但他对这座山不感兴趣。他那种已经得到验证的投资风格符合他的个性。去做其他事情无异于穿上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件太大或太小的阿玛尼不如一件正合你身的廉价衣服。
让我们牢记股神的告诫吧:“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