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下称“报告”);两会前后,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发布《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预算草案》,中财办、人民银行、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答记者问。
解读:
2018年两会期间,信息量很大,重磅政策纷至沓来,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史诗般展开。不难发现,所有这些政策,均围绕一个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速目标已经淡化,M2也不再提,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一五三”经济政策顶层设计日渐清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已经开打,建设制造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房产税正在立法,个人所得税将提高起征点增加抵扣,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机构职能,金融监管体制重点加强宏观审慎和监管协调,“独角兽”也要回A股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展现新时代、新气象,开启新周期。比总结“中国做对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需要做什么?”
1、淡化经济增速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
2018年GDP目标定为“6.5%左右”,去掉了“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淡化经济增速,强化高质量发展、就业和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2、新时代中国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日渐清晰:一一五三
“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转向去杠杆、补短板和降成本
目标增加了“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去产能力度不减,去杠杆的重点在企业尤其是国企,降成本体现在减税。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
中财办杨伟民提出,去杠杆最重要是企业杠杆要有所下降,居民杠杆最主要是不要再增加。在企业杠杆中,国企杠杆率较高,虽然2016年5月以来工业国企资产负债率整体向下,但截至2017年底仍高于私营企业8.8个百分点。
降成本方面,今年预计减少个税和企业所得税约8000亿,减少非税负担3000亿,继续推进“放管服”,降低制度性成本。
补短板方面,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发展: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4、积极财政从支出转向减税降费,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房地产税立法大势所趋,高度重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201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财政赤字率下调为2.6%,为2012年以来首次下调,绝对赤字规模与上年持平为2.38万亿;专项债券增加5500亿至1.35万亿,连续三年扩大规模。综合考虑一般预算赤字和专项债,2018年的实际赤字率为4.4%,略低于2017年的4.6%,对基建投资将产生压力,但是非标、影子银行清理带来的影响更大。
图1公共财政赤字率自2012年以来首次下调
积极财政的方向发生变化:从支出转向减税,侧重民生和支持三大攻坚战。
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抵扣:提高“起征点”(费用扣除标准);增加分项扣除项目,即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征收模式变革:从分类征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劳动性质所得,作为综合所得合并起来,然后再确定基本扣除费用。
房地产税开征已是大势所趋,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
5、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淡化M2和社融增速目标,去杠杆金融收紧。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M2增速创新低,指示意义下降,《政府工作报告》不再提增速目标。M2 增速下降反映了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加强取得初步成效,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慢一点的货币增速仍可以支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低增速将是常态。
2018年社融将呈四大趋势,一是严控居民杠杆,二是支持实体企业信贷投放,三是表外回表,四是直接融资占比提升。信贷上升社融下降表明监管趋严下表外回表,影子银行体系融资将大幅收缩: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产品等通道业务面临大幅下滑,表外理财、同业存单等影子银行资金来源面临收缩,表外回表带来表内贷款上升以及银行补充资本金压力。房地产调控,居民抵押贷款下降。
图2国企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民企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6、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主要是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房地产风险等。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行为。省级政府对本辖区债务负总责,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中央办公厅发文专门强调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决不允许新增各类隐性债务。
杨伟民表示,重点整顿地方隐性债务、通过调控房地产泡沫控制居民债务过快增长、把控制国有企业债务作为今后控制总债务的重中之重。
郭树清表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银行是一个主战场,重点需要把杠杆率稳定下来,并尽可能降下来,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要降低,居民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也需要降低。今年继续聚焦影子银行整治,加大信托、互联网金融等薄弱环节整治力度。
金融风险的背后是财政风险,是国企、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带来的问题,有激励无约束。按照金融监管,金融机构不能给产能过剩的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和不达标的企业提供融资,而影子体系却可以向没有约束的融资行为提供融资。当前,地方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主要是机制问题而非规模问题。化解金融财政风险关键是建立机制。建立对无效投资的约束,打破刚兑和隐性担保。
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7、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主要是两大特点: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机构职能,加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文化旅游、金融宏观审慎、市场监督、新闻广电、社会民生、纪律监察等部门或职能,削弱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8、金融监管体制大变革,重点加强宏观审慎和监管协调
周小川行长近期表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参考研究了英国“双峰”监管机制。改革后的英国“双峰”监管模式根据目标设置监管机构和职能,分别由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MPC)、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审慎监管委员会(PRC)以及独立于英格兰银行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负责物价稳定、金融稳定(宏观审慎)、个体金融机构稳健(微观审慎)、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不同目标,防止出现监管空白,弥补监管短板,消除监管套利。
中国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保监会和银监会。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描述,新组建的中国银保监会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进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性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均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新监管改革主要是应对两大挑战和趋势:分业监管不适应混业经营,货币政策盯通胀忽视资产价格。改革方向:货币政策保障币值稳定,加强宏观审慎保障金融稳定,加强微观审慎保障个体金融机构稳定,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央行负责前两个,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第二个和监管协调,合并后的监管部门负责后两个。补监管短板空白让不该混业的交叉金融回归本业,合并分业监管体系适应正常的混业经营趋势。
9、为“独角兽”回归A股开绿灯,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
日前证监会对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4个行业中的“独角兽”企业,开通“快速通道”,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
刘士余表示会创造好的工具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支持新经济企业,选择合适方式回归A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比任何时候都强,监管力度还不够,退市规则将逐步加强。
10、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降国企杠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提出:在监管方面,要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进一步转变,加强分类监管、分类考核;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包括集团层面的战略重组及专业化的重组;大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公开,在建设阳光央企、阳光国企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接受全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对于央企,加大风险的控制,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仍然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很重要的任务。
11、建立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发展购租并举,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2018年开工580万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12、房地产税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开征房产税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全国人大、财政部表示“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由于房地产税涉及千家万户,对于普通老百姓征税要慎重,有关部门应出台切实合理、科学的细则。
那么,房地产税何时推出?如何征收?影响多大?
1)权威人士怎么说?
房地产税立法进程加快,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作为健全地方税体系的一部分,目前方案正在设计中,需要多方论证和征求意见。
十三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张业遂说,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牵头组织起草,目前正在加快进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内部征求意见等方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提请常委会初次审议的准备工作。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回答两会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房地产税总体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先设计、完善,再进行论证和听取意见。
2)为什么要征房地产税?
有三个作用:一是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二是筹集地方财政收入,逐步替代土地出让金。三是增加保有环节税收,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收。
房地产税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收入分配,特别是个人财富的集聚,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同时,筹集财政收入,用来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按照国际4个房地产税通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合理设计房地产税制度。目前,中国房地产税体系主要有10个税种,涉及开发建设、交易、保有三个环节。其中,开发建设环节涉及7个税种,交易环节,涉及7个税种,在保有环节,有2个税种。合并整合相关税种、合理降低房地产在建设交易环节税费,既能够起到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又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
3)未来的房地产税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按照评估值征税。对于所有的工商业住房和个人住房,未来需要建立一整套的评估体系,包括有公信力的房产评估机构、不动产登记制度。
二是有税收抵扣,保障基本住房需求。未来需要清楚界定居民“基本住房标准”,以确定房产税的免征条件。也会有税收优惠或扣除标准,对一些困难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三是房地产税由地方自主征税。未来房地产税归属地方税,收入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用这些收入来满足教育、治安和其他公共支出,替代现在从政府性基金中列支的费用。
四是具有完备的税收征管模式。对于一个全新的税种,要想顺利的在全国进行推广并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对纳税人进行“培训”,让纳税人充分了解相关的规定;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采纳纳税人的建议和指导,使双方尽可能的削减信息不对称。在开征之后建立房地产税监督机构,建立纳税申辩制度。为保证房地产税的公平客观,对房地产税的采集及使用都需要监督,纳税人有途径提出异议和申诉。模式完备才能保障征税公平。
4)什么时候开征?
房地产税改革,要坚持立法先行,做好立法再提征收,由于工程浩大,预计2020年立法会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