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马家进 范城恺 李晓桐
金航羽、宋宗远对本文有贡献
导读
距离11月3日投票日仅剩两个月,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拉开架势竞选总统宝座。双方将耗费巨资,通过广告大战、竞选演说、公开辩论等多种形式,阐述其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拉拢选民选票。两人在移民、贸易、外交、经济、能源、医保、教育、防疫等领域持不同政策主张。
目前在民调支持率上,拜登暂时领先,但特朗普仍可能翻盘。
无论谁最终当选,都不会改变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美国两党对此已达成共识。中国最好的应对是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以新基建、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全面放开生育为三大抓手,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目录
1 两党候选人就位,美国大选白热化
1.1 后续时间表
1.2 主要候选人简介及其政策主张
1.2.1 两党候选人:拜登&;哈里斯 vs 特朗普&;彭斯
1.2.2 拜登和特朗普政策主张对比
1.2.3 少数党:重在参与,或有分票效应
2 拜登暂时领先,特朗普仍可翻盘
2.1 拜登民调支持率暂时领先
2.2 特朗普仍可能翻盘
3 大选结果难以改变美国对华遏制态度
正文
1 两党候选人就位,美国大选白热化
8月17-20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和24-27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落下帷幕,拜登和特朗普正式获得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共同角逐下届美国总统宝座。
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拜登和特朗普将耗费巨资,通过广告大战、竞选演说、公开辩论等多种形式,阐述其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拉拢选民并争取选票。
1.1 后续时间表
11月3日是全国选民投票日,也就是所谓的“总统大选日”,当晚各州计票结束后即可得知谁将最终当选。12月14日的选举人团投票只是走个过场,538名选举人根据各州的普选结果进行投票,正式选出总统。2021年1月20日,新任总统宣誓就职。
当前距离大选日仅剩2个月,在此期间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还将进行4场电视辩论,其中3场总统候选人辩论,1场副总统候选人辩论。
1.2 主要候选人简介及其政策主张
1.2.1 两党候选人:拜登&;哈里斯 vs 特朗普&;彭斯
乔·拜登:78岁,1942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雪城大学法学博士。律师出身,曾是奥巴马时期的副总统,1998年和2008年两度参选,本次代表民主党第三次参选。竞选口号是“为美国之魂而战”(Battle for the Soul of the Nation)。长期属民主党中的温和派,但近期其政纲中已吸纳部分进步派主张。因政坛经历而得到党内高层支持,也较受黑人、少数族裔欢迎。
卡玛拉·哈里斯:56岁,1964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博士。律师出身,曾任加州总检察长、联邦参议员,此前曾参与本次总统竞选,现作为拜登副手参选,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副总统提名的有非裔和亚裔血统的女性。主要关注种族平等、女性平权问题,较受非裔选民、进步派和少数派支持。
唐纳德·特朗普:74岁,1946年生于纽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商人出身,现任美国总统,代表共和党竞选连任。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America Great Again)。2016年特朗普意外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政治经验最少、最富有和最年长的总统。在本次大选中,特朗普原本高调宣传执政期间的美国经济发展,但今年疫情突发,经济和社会问题日趋严峻,其在应对疫情和处理种族冲突等事务上饱受诟病。
迈克·彭斯:61岁,1959年生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大学法学博士。律师出身,曾任印第安纳州州长,现任副总统,本次继续作为特朗普副手参选。曾称自己先是基督徒,再是保守派,最后才是共和党人。属正统的保守派,代表观点包括减税、反对堕胎、支持自由贸易等,较受共和党建制派和基督徒支持。
1.2.2 拜登和特朗普政策主张对比
拜登与特朗普政策主张差异明显,主因其所代表的民主党与共和党在执政理念上有本质区别。共和党属于保守党派,奉行文化保守主义、经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自由与效率、公平贸易、限制政府规模和政府管制等,支持减税、反对非法移民、减少社会保障水平、保留持枪权利等。民主党支持新政自由主义理念,提倡缩小贫富差距、加大政府经济干预以及更多社会福利、宽待移民以及包容多元文化,认为减税加重联邦政府债务负担。
具体来看:
移民上,特朗普继续要求加强边境安全,废除奥巴马有关移民改革行政令等;拜登则主张撤销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结束边境的“国家紧急状态”、保障“追梦人”等。
贸易上,特朗普继续坚持对进行“不公平倾销和补贴”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而拜登不支持使用关税武器,但也关注“不正当竞争”问题,倾向于通过团结盟友向中国等“贸易政策滥用者”施压。
对外政策上,特朗普继续强调“美国优先”,恢复美国在全球外交的地位,重塑美国军事力量,让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费用;拜登则强调对外团结,希望重构盟友关系,结束阿富汗和中东战争。
经济与就业上,特朗普宣扬执政期间的经济政策与成就,包括全面减税、鼓励制造业回流与就业等,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拜登则反对减税,在就业上更强调提升最低工资、促进种族平等政府保障措施。
能源与环境上,特朗普坚持发展传统能源,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则更重视新能源,计划重返《巴黎气候协定》。
医保上,特朗普主张通过市场竞争降低医保成本;拜登更强调政府干预,希望推行并完善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
教育上,特朗普仍希望以救助金形式进行帮扶;拜登则提出免贷、免费等力度更大的教育投入。
防疫政策上,特朗普长期反对、但近期开始呼吁戴口罩,退出WHO;拜登则提出强制性“口罩令”,积极推进病毒检测,重回WHO。
1.2.3 少数党:重在参与,或有分票效应
美国总统候选人并非只能两党提名,还有许多少数党和独立候选人,只是两党具有绝对优势,其他候选人重在参与。本次大选中,除拜登和特朗普以外,影响力较大的还有自由党的乔·乔根森和绿党的霍伊·霍金斯。
虽然少数党候选人基本不可能赢得大选,但有时也会对大选结果造成一定影响。自由党主张经济体制的绝对自由、政府角色最小化,与共和党主张有相近之处;绿党强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与民主党主张有相近之处。由于政治资源有限且政策主张过于极端,少数党支持率一般仅为个位数,并不具备赢得大选的能力。例如,自由党候选人分别在2012和2016年大选中获得1%和3.3%的选票,绿党候选人分别在2000和2016年大选中获得2.8%和1.1%的选票。但少数党参选有时可能会间接影响民主、共和两党的竞争结果。例如,2000年大选中,绿党候选人在佛罗里达州获得1.635%的选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民主党选票,最终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凭借0.009%的微弱领先获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25票),以4票优势打败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成功入主白宫。
2 拜登暂时领先,特朗普仍可翻盘
当前民调结果显示,拜登领先优势明显,但最后两月变数很大,特朗普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重演2016年逆袭戏码。
2.1 拜登民调支持率暂时领先
一般来说,现任总统竞选连任会有显著优势,体现在党内提名、新闻曝光、竞选募资、执政经验等多方面。1933年以来的13位前总统中,除肯尼迪遇刺身亡以外,仅福特、卡特和老布什三位连任失败,皆因任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和民生问题。
特朗普当前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不力、疫情冲击下经济低迷、种族矛盾冲突加剧等困境,其总统工作支持率自3月底以来快速下滑。此外,特朗普的总统工作支持率显著差于往届总统,仅在近期好于卡特和老布什,而这两位恰好都未能连任。
从目前的民调支持率来看,拜登暂时领先。拜登的支持率一直高于特朗普,5月以来优势进一步扩大,反映了民众对特朗普政府糟糕表现的不满。
但是,美国大选实行“选举人团制度”,普选票数最多者未必当选。美国大选其实并不是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而是各州选出的选举人代表该州投票的间接选举。各州的选举人票数与其联邦议员数相等,50个州各拥有2票固定票数(对应全国共100名参议员)和按人口比例分配的额外票数(对应全国共435名众议员),再加上华盛顿特区的3票,共计538张选举人票。候选人只需赢得超过半数(270张)的选举人票即可当选总统。
除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以外,其余48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奉行“赢者通吃”原则,普选得票较多的候选人将获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在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总票数胜者将获得全部2张参议员票,众议员票则按照州内各众议员选区的竞选情况进行分配。例如,2016年缅因州的4张选举人票中,希拉里获得3票(2张参议员票和1张众议员票),特朗普获得1张众议员票;内布拉斯加州的5张选举人票全部由特朗普获得,因其赢得了全部3个众议员选区。
因此,得摇摆州者得天下。两党各自拥有较为稳固的基本盘,西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多为支持民主党的“蓝州”,南部和中部地区多为支持共和党的“红州”。在51个选区中,约五分之一属于有悬念的“摇摆州”,对大选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是历届候选人竞相争取的对象。2016年希拉里在普选中领先特朗普约290万票,但在选举人投票中,特朗普以304票当选,希拉里仅获227票,其余7票是因为出现“不忠选举人”,未遵守承诺将票转投给了其他人。特朗普以微弱优势获得佛罗里达、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和以较大优势获得俄亥俄、艾奥瓦等六大摇摆州共计99张选举人票,成功逆袭,而在2012年这六州均支持民主党奥巴马。
从目前各州的民调支持率来看,拜登同样领先。截至9月1日,拜登支持率领先15%以上的票数有176张,领先10-15%的票数有36张,领先5-10%的票数有56张。相较之下,特朗普支持率领先15%以上的票数只有71张,领先10-15%的票数有10张,领先5-10%的票数有38张,剩下的151票仍处于胶着状态。
2.2 特朗普仍可能翻盘
接下来美国大选将进入白热化,局势瞬息万变,当前民调结果可能与最终投票结果偏差很大。部分选民的偏好本就摇摆不定,极易受到影响;“赢者通吃”的规则使得选情胶着的选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特朗普后来居上也是极有可能。
从竞选资金来看,特朗普目前领先。美国大选在一定程度上是金钱的较量,竞选资金越多,广告投放、竞选活动也就越多,吸引的选民也可能越多。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C)的数据,截至7月31日,特朗普共筹得竞选资金4.15亿美元,大于拜登的3.28亿美元。特朗普当前的竞选资金已高于2016年的3.51亿美元,且由于其现任总统的身份,在后续筹款上也具有很大优势。
特朗普在健康状况和演讲能力上都强于拜登。拜登的年龄和健康问题一直饱受质疑。拜登今年78岁,若成功当选,将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美国总统,其能否胜任繁杂的总统职责、是否还能在四年后竞选连任等都是选民担忧的问题。相较之下,74岁的特朗普只需再连任一届,且精力更为旺盛。此外,特朗普的演讲和煽动能力更强,而拜登此前则多次在公开发言中出现张冠李戴、口齿不清等问题,可能会在之后的总统电视辩论中落入下风。
特朗普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是现任总统。一方面,他能制定各种对内对外政策来吸引选民。例如,前段时间对中国频繁挑衅的强硬态度使其民调支持率自7月以来显著回升;从博彩投注情况来看,其支持率正快速接近拜登。另一方面,如果后续美国经济恢复,就业出现好转,特朗普也会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以此获取选民支持。
3 大选结果难以改变美国对华遏制态度
近期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主因美国国内疫情、经济、种族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特朗普选情落后,企图“甩锅”中国以转移内部矛盾并拉拢选票。特朗普政府于今年3月开始对中国发起舆论攻击,5月发布《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方针》,6月组建“中国行动小组”,并从科技、军事、政治、外交、舆论等方面向中国施压。
科技方面,白宫提出“净网计划”,要求在运营商、应用商店、应用程序、云服务和海底电缆领域切断和中国的联系;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禁止美国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同时禁止与微信母公司腾讯进行任何有关微信的交易;美国商务部进一步限制华为在全球获取美国技术,同时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军事方面,美国派遣航空母舰前往中国南海进行演习,并谴责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军演。
政治方面,美国称中国在南海的领土声索“完全不合法”;美国通过《香港自治法》,对林郑月娥等11名中国内地及香港官员实施制裁。
外交方面,美国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领事馆。
舆论方面,特朗普频繁以“中国病毒”污名化中国。
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或持续升级。一是11月3日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将继续维持对华强硬以拉拢选票。预计将继续围绕外交、政治、科技和意识形态领域向中国发起攻势,并可能借助朝鲜、伊朗、中国南海、台湾等问题牵制中国,发动对美国企业和民众损害较大的金融战和关税战的概率较小。二是美国疫情失控、经济低迷,两党对华政策形成共识,无论最后谁当选,美国存在对华转移内部矛盾和战略遏制的诉求。
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强硬共识,即使大选结束,中美关系也回不到过去,我们要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有清醒认识和准备。2020年5月20日,白宫发布《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方针》,明确中美关系的性质是大国竞争。7月21日公布的民主党纲领强调,“民主党将会对中国以及任何试图削弱美国制造业的国家采取积极行动,我们将抵制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以及要求中国停止对美国企业的网络间谍行为。”“民主党将与盟国一道,发动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经济体对抗中国,并尽可能从最强有力的位置进行谈判。”“民主党人对中国的态度将以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盟国的利益为指导,并利用美国社会开放、经济活力以及同盟力量来塑造反映我们价值观的国际准则。”“我们相信,欧洲是我们与中国竞争的天然伙伴。”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我们密切追踪美国动态,仔细梳理美国历史,深度分析美国战略,对中美关系形势作出了准确预判。1)中美贸易摩擦打打停停,只会缓和不会结束。2)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对华强硬政策大概率延续,并将再度成为候选人赢取选票的策略。3)中美博弈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由贸易战上升到金融战、科技战、地缘政治战、国际规则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
面对来自美国的单方面挑衅,中国最好的应对就是做好自己,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在构建实施“双循环”战略中,以三大抓手为突破口。一是大力推进“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尊重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以常住人口增量为主要标准供给城镇用地,地随人走,人地挂钩;优化城镇用地在地区和城市之间的配置,推进市场化的跨省换地和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积极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和应对老龄化的制度和社会体系。人口因素变化缓慢但势大力沉,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峻,若不抓紧调整将严重影响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