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房地产真的变了,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就已经决定了调控跟以往的区别,炒房者可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百姓与实现住房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不少数据也在验证房地产正在告别辉煌时期,步入稳定阶段,其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也在减弱,指望房地产大赚的想法也过时了。
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第36周20城新房成交报告显示,“金九”首周(第36周)新房表现并不乐观,20城新房销售面积回落,环比下滑14.5%,尤其一线城市下滑明显,仅深圳成交面积小幅上升,北京、上海、广州成交面积分别大幅下滑37.7%,30.9%,29.4%。这虽然只是小周期的趋势,但楼市回归稳定也基本上已成大周期常态。
在房住不炒的严厉落实下,在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预期下,大家的心态在发生变化,因为资本是逐利的,这是天然的本性,所以一定得有出口去消化这些资金。如果房地产不太好,那么一般都会想到股市。于是,卖房炒股再次成风。
券商中国报道,最近,市场上“卖房炒股”又成热门话题。“炒房”氛围浓厚的江浙地区近期确实已经有不少人士将房地产套现资金投入股市。受访的投资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基本跌到了底部,以前配的股票比较少;另一方面是房地产调控越来越紧,后续空间有限。所以将一部分资金转到股市上来。“比如,有一个做大宗贸易生意的朋友,上半年卖掉位于上海的3套房子。”“这些房子是2015年投资的,套现2000万元,在8月份股市上涨前,资金就已经进场了。”
此时有不少朋友不淡定了,觉得大好时机已来,因为人家已经行动,所以自己也蠢蠢欲动,希望抓紧时间抛房。但我想说,盲目跟风死得会很惨。当年人家炒房时,人家都赚完要走时,你才反应过来,结果你被套,环京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如今又看人家卖房炒股,你也想跟,可能死得同样很惨。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千万不可盲目跟风。
事实上,卖房炒股只是少数人的敏感和专业,有机构称,可能会有一些将房地产资金投入股市的案例,但是要得出“炒楼资金进入股市”的结论尚缺乏数据支撑。理论上说,房地产资金投入股市的论断较为合理,但需要权威数据的证实,近期没有听说有客户卖房炒股。
理论上如此,也就是说,大趋势确实是这样,房地产不太景气,资金流向股市似乎也合理。“卖房炒股”在趋势上是合理的,房价也不会有大的波动,甚至有些局部下跌都是有可能的,但并不等于在实践上卖房炒股就是合理的,尤其是针对普通百姓。所以,卖房炒股虽然从理论上是个趋势,但并不一定适合你。
经济学家任泽平曾表示,“2017、2018年炒股票,2019、2020年买房。2019、2020年买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这是我的建议。”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建议增持股票,卖出房地产。他表示,“对于房地产,我认为已经进入减持窗口,如果房价长期走L型,对于用杠杆买房的投资者来讲就意味着亏损。如果房地产在个人资产组合中所占比重过大的话,则应该减配。今后国家在租赁用房方面势必要加大投入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未来前景不能太乐观。”
他们说得其实都对,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投资理论,但是对广大老百姓而言,总是喜欢盲目跟风,一听到房地产不行了,一股脑儿抛掉进入股市,最后赔个底掉。或者说认为房地产好,就大肆囤房。这都是不合理的。
房地产大涨时代过去了,大局已定,难有大起大落,并不是说所有人不能炒股,但你要经得起市场的大波动,必须要承受远高于楼市的波动风险,更要掌握远比房地产投资更专业的知识和判断力。对广大百姓而言,你不是炒房者,你更不会炒股,老老实实地坐享你那一两套房吧,不建议卖房炒股,更不要倾家荡产去炒股。
经济学家但斌也认为,对一般的老百姓,最好的财富保值的方法就是买房,股票并不能很好的保值,全世界最好的保持财富的方式就是房子。当然我认为,如果不懂,买房最安全保险也简单,毕竟它有保值增值的属性,不是建议你炒房,而是应该真正理解房住不炒的内涵。如果真的懂炒股,房子多的也不妨卖几套,反正此起彼伏是投资者赚钱的机会,但不是普通老百姓盲目跟风所能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