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短缺论”的背后,是严重的住房“分配失衡”
在任院长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数据,2017年中国城镇住房存量、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住房套数分别为261.3亿平、34.4平方米、2.93亿套,套户比为1.07,也就是说按“户”平均的话,一户人至少有一套房子。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因为任院长还提到另外一个数据,最低20%的城镇家庭户仅拥有约6%的住房面积,而最高20%的家庭户拥有约40%或更多的住房。住房“过剩”和“短缺”的矛盾点就是这样引起的,因为住房的“分配失衡”。
尽管我国一直极力避免“阶层”的产生,但随着经济发展,出现“阶级划分”是必然的现象,或者因为权力,或者因为财富。单从经济方面来看,“阶级”带来的差异是消费能力的区别,也就是产生“消费分层”,对很多“底层”的人来说,房价翻倍难以接受,但对于“高层”的人来说,带不来任何变化,甚至他们可以买很多套房子来用作投资,于是房价越来越高,处于“底层”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
而“消费分层”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分配不均”。穷者欲穷,富者欲富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穷人跟不上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物价上涨,会持续的处于一种“低收入高消费”的状态,而富人因为本身就拥有不少的原始资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只要不盲目投资,更容易完成资本累积。
尽管“高层”阶级拥有大量住房,但他们依然不会说出“住房过剩”这样的话语,因为一旦“过剩”被落实,就意味着他们财富的贬值,所以哪怕房产真正处于“过剩”的阶段,但迫于“需要”,也会一直处在“短缺”的趋势中。
恒大任泽平的“房产短缺论”背后 是严重的住房“分配失衡”
很多人都爱用“平均”这个词汇,无论是“人均收入”还是“人均住房”等等,“平均”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在早餐君看来,任何“平均”后的数据,都是假的,对于“被平均”的人来说,更像是一个耻辱。
因为“二八定律”是真实存在的,八成的社会财富都掌握在二成人的手里,单以“人均资产”来说,把总人口去掉两成,再把总财富去掉八成之后平均其实更接近实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