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降级并存与社会分层
消费理论主要研究消费与收入、储蓄的关系以及消费者面临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消费理论主要包括:1)凯恩斯提出“现期消费是现期收入的函数”;2)欧文·费雪的跨期消费理论,利率影响消费者在当期和未来消费的分配;3)杜森贝利提出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取决于消费习惯和周围环境的消费水平;4)莫迪利亚尼和弗里德曼分别提出生命周期模型和永久收入模型,当期消费要考虑当期收入,而且要考虑未来收入。
消费升级指消费品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享受型消费的占比提高,带来总效用的提高。收入下行甚至负增长等导致消费更低劣的商品、减少发展型消费,增加生存型消费,即消费降级。
我国消费的整体情况:社零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整体放缓,但因投资增速下降更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依然偏低,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驱动转换为消费驱动型经济仍需时间。这种局面主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占比偏低、社保福利体系不健全、贫富差距拉大,投资刺激经济的增长模式。
我国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的消费分级特征明显。1)长期看,消费升级趋势仍在继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至30%以下,医疗、教育、通信等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服务消费占比提高至40%以上;2)短期看,部分中低收入者消费降级,流动性退潮叠加刚性负债高企、房租和医疗价格大幅上涨,消费降级,集中体现在娱乐文化消费占比较去年下降,集中于中间阶层人群,如加杠杆购房的高负债中产白领和一二线租房的城镇职工等人群(既无财产性收入,又无类似最低收入人群获得的财政转移性收入保障)。根据五等分收入划分,高收入户的收入增速逐年上升,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收入增速持续下行,其中2017年增速最慢的是中等偏下入户,为7.3%。3)贫富差距连续两年上升,城市能级之间、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消费分级特征明显。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大国与拼多多盛行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并存,高品质汽车消费高增长与中低档低增速乃至负增长并存,高端白酒价格持续上涨与低端白酒竞争激烈并存。上述现象需高度重视。
短期的消费降级与明显的消费分级特征折射出中国宏观经济下行预期转差、流动性退潮、社会阶层分化和就业困境的经济金融社会环境。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速随经济增速换挡而放缓,资本市场下行等导致居民对未来预期转差;2)流动性退潮,“大河无水小河枯”;3)贫富差距拉大与阶层分化明显,基尼系数连续两年上升,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应不同的消费档次和水平,升级和降级分属不同人群;4)就业机会萎缩,影响收入与消费。
从美国、日本等国际经验看,消费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增速换挡规律,我国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结构升级有较大空间。1)GDP增速下降,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下降,但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升;2)伴随经济增速换挡和人均GDP扩大,恩格尔系数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消费结构升级。3)实物消费占比下降,服务消费占比提高。4)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下降。我国恩格尔系数2017年首次低于30%,高于美国(7%)、英国(8.1%)、德国(10.6%)、韩国(13.3%)和日本(24%),从长期看消费升级有较大空间;体现实物消费的社零增速下行,但服务消费占比将上升。
扩大居民消费应当从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两方面入手,需要减税并优化税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对低收入的转移支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社保体系、开放服务业市场、提高中高端产品质量。一是要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降低政府的收入分配比重。主要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降低增值税税率、完善消费税,加大政府对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土地和住宅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等。二是要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过改善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降低财政供养人员和基建支出比例,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保的比重,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减少预防性储蓄。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四是建议从供给端发力,提升中高端产品的供给,提高产品质量,使海外购物和奢侈品消费回流本土市场,满足中高收入者需求。五是放宽旅游、文化、医疗、养老、教育培训和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民营机构参与竞争,加强标准建设和有效监管。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