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生鲜成了刚需,在如何为武汉“破题”生鲜难题上,零售各界抱团发力,各展其能。“疫情前,食享会每天在武汉的物流配送大货车是20辆至30辆,但在疫情期间,高峰期甚至150辆以上,整个业务量增加了5倍以上。很多员工非常辛苦,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时候在仓库分拣完货物就睡着了。”社区团购企业食享会创始人、CEO戴山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丰富供应的品类,多家零售企业向武汉捐赠鲜食、蔬果,而需求方式的变化,在让企业面临压力的同时,商业模式也发生了调整。
本来生活也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疫情之下的生鲜更加刚需,给相关从业者都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样对供应链的整合,物流配送,人工分拣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规范的企业也随之淘汰。
到家服务+丰富品类
尽量解决顾客需求
综合来看,为保证供应,零售企业从两个层面着手战“疫”,一方面利用各自优势,为武汉的消费者提供商品;另一方面,调整自己,在“团购”“到家服务”两个需求节点上下了诸多功夫。
疫情期间,“食享会一直在积极为市民解决生活物资问题。积极丰富商品品类。从最初的蔬菜水果到乳肉蛋奶、日化用品,甚至防疫防护用品,不断丰富商品。例如,蔬菜套餐从最初只有1个套餐4个菜,增加到3个套餐超过10个菜(含调料),并且增加了水果、鸡蛋、猪肉、牛奶等商品。积极响应市民需求。”戴山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还有企业选择火线驰援物资,为做好疫情防控一线的后勤保障服务,便利蜂为援鄂医疗队无偿提供10万份盒饭,由于在武汉没有门店和工厂,便利蜂向武汉战“疫”前线提供的盒饭将由华东鲜食工厂生产,通过全程冷链物流配送至武汉。此外,由于第一批盒饭广受好评,来自重庆和北京的两支医疗队也要求加入受捐赠的名单中。
更多的企业积极调整了自己。沃尔玛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沃尔玛到家”服务升级迭代,在武汉率先推行“社区到家”。在线上,平台定位居民社区,集中管理顾客订单;线下履约改为拣货后批量派单,以社区为单位安排货车集中配送,直达社区。
本来生活则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除了在原有地区退出相应的蔬菜,肉禽,海鲜等礼包的基础上,特别针对武汉社区生鲜连锁品牌——武汉本来鲜在武汉开设近170家门店,3个配送中心,是湖北省民生保供重点企业,配送范围覆盖武汉全城。是目前武汉市区内少数的、且可以并已经为武汉实施封闭管理的小区进行团购配送业务的企业。“目前接到了武汉200多个社区定点配菜的业务,保障了武汉市数十万人的生活所需。”
社区团购力量显现
行业将进高速发展期
突然增长的需求,也让技术企业在短期内承接了大量需求。
杭州米雅科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无接触”购物已经成为众多零售企业对抗疫情、保障供应的重要选择,小程序到家服务正成为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购物方式,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大力提倡零售企业使用到家服务,保证商品供应的同时防控疫情。2月4日,杭州米雅科技向中国所有的零售企业开放小程序到家服务,开始了小程序到家服务项目。并承诺可帮助商户迅速开通小程序,已开通小程序的商户可快速对接上线到家&自提服务。
线上订单猛增的另一面,是人力的短缺。
在疫情初期,食享会号召员工组织成立武汉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10个人增加到现在80多个人。初期武汉市配送运力不够,许多员工、志愿者积极主动把私家车贡献出来进行配送和运输物资。作为目前武汉市主要的物资保障平台之一,食享会要服务武汉上千个小区。
但因为用户需求较大,订单量激增,食享会在物流方面和人力上面临很大的挑战。面对人力和运力的紧缺,食享会依靠自身努力不断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同时,武汉市政府也为食享会积极提供帮助,在员工食宿、临时仓库、车辆调度、物流通行等方面解决了不少问题
不过,“经过疫情,社区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强大,配套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受访企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戴山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当前需求的变化,打破了2019年对生鲜、社区电商的模式质疑,这种情况下,会加速催生社区团购模式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此前,线下门店、电商平台、社区团购三分天下,各自做各自的生意。但目前疫情之下,很多小区被封闭或者限制出入,线下门店去不了,快递进不来。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社区团购的优势开始显现,下单便捷,平价优惠,无接触配送,可以快速服务社区家庭用户,与传统商超开始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传统商超。所以越来越多的开始选择社区团购,这也是对于该模式的一种普及。”
社区团购的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就像超市替代柜台,电商替代超市区一样,“群+小程序”的购物场景,正在被广泛接受。我们依然认为,未来社区团购将与线下门店、电商平台并驾齐驱,三分天下,成为家庭消费的主流渠道。“更多的企业加入社区团购行业中,这样将会加速这个行业的成长。”戴山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