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上海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701家,外资研发中心451家。其中,今年前8个月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1家,外资研发中心10家。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虽然国内许多城市的决策者千方百计地想招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当地,但纵观近年来的成绩,一线四城北上广深在引进规模上依然位处前列。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四城中的上海又明显扩大了此前已建立起的总体规模优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手笔推出资本市场的新层次板块——科创板,对外资企业在电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研发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企业领域的增资形成了极强吸引力。
科创板助推上海总部经济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作为跨国公司的“区域头脑”,其城市布局向来引人关注,因为地区总部设置在哪个城市,一般都会对相关城市的当地经济和就业等形成明显的拉动效果。
前述上海引进的70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其中亚太区总部就有106家,表明上海不仅是众多跨国公司在华的运营中心,也是整个亚太市场重要的企业运营中心。
自2002年出台全国首个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政策以来,上海总部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围绕“四个中心”建设,上海还陆续出台了《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等较多的配套政策加以辅助,使得其外资吸引既保持高位基础上的稳定增长,又不断优化引资的结构。
比如,上海近年来提出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于今年大手笔推出资本市场的新层次板块——科创板,对外资企业在电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研发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企业领域的增资形成了极强吸引力。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上海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10.3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86.4%。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近日就在上海设立了其在亚洲的第3家共创中心。
在结构优化方面,前8个月,上海实到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达19个,同比增加6成,主要流入领域为电气机械、化工、生物医药、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和食品制造等行业。高技术制造业实到外资5.99亿美元,占上海前8个月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额的4成。
北京仍在“掐尖”
而最早意识到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北京,目前则在竞争中稍逊上海一筹。根据5月28日举行的北京总部经济国际高峰论坛数据,一季度北京共有3961家总部企业,而跨国公司总部为179家。
仅从数量上参照,北京的179家确实较上海的701家差出许多,但从结构上看,北京有4成以上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来自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这是北京“高精尖”经济的重要力量,也让北京在拥有《财富》世界500强总部企业的数量方面,连续六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专业人士认为,在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竞争中,北京和上海所拥有的优势是目前国内其他城市暂难比拟的,两城可谓自成一极。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放在北京还是放在上海,根本出发点在于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国家经济政策决策、调控部门的所在地,也是最多中字头“巨无霸”的驻地,这对于希望及时获得独特的资源的跨国公司具有天然优势。而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不仅商业氛围隆厚,而且腹地还有江浙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周边可谓企业群密集,产业链完整,这同样对跨国公司形成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广深双轮驱动,谁能居上?
一线四城中的广州和深圳,是公认的珠三角地区两大核心城市,两城在近年的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行动中,同样富有成果。不过,由于在与京沪的竞争中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与其他城市之间又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因此穗深二者可谓另组一档,位居国内第二层级。
值得关注的是,共处第二层级的穗深同样竞争激烈,二者之间可谓你追我赶。不过,由于缺乏较为信服的数据,券商中国记者暂时只能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数据来呈现穗深之间的竞争格局。
早在 2011年以前,广州一直领先于深圳。但近年来,深圳实现了赶超。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广州有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广州地区跨国公司总部的数量有56家,而2013年深圳地区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有4家,深圳地区截至2013年底,全球500强中超过189家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设立采购或研发中心的全球500强已有30多家。
2017年2月,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在“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香港推介会”上透露,《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投资兴业的有288家,其中120家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了广州。而南都的公开报道则提及,随着美国高通芯片研发中心、美国微软公司硬件创新平台、中信资产华南区总部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相继落户深圳,截至2016年12月,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设立总部的数量已达到275家。
仅从数量上对比,深圳超越广州或许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业内人士显然还有更为关注的层面。
广州市政府在曾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辐射环珠三角、泛珠三角,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亚太地区最具活力“总部经济之都”。而深圳市政府则在印发《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的同时,不惜许诺千金以吸引企业总部入驻,2017年恒大“改穗入深”就是效果显现一例。
时光拨到2019年,党中央适时推出了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也为穗深两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但针对穗深异常激烈竞争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担忧两城在发展总部经济,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行动中不能实行错位发展而出现同质现象,因此也建议二者能择势而为,在竞争中实现优势互补,争取最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