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预期或再升温 上海国改概念股可期 2013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推出以来,上海国资国企的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得以加速推进。
国企改革预期或再升温。而地方国企改革,首先还是要盯住上海。
2017年上半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利润总额1491.5亿元、资产总额17.4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地方监管企业总量的1/6、1/4、1/5。在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国资改革的力度还是前瞻性,上海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中不乏借壳(如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重大资产重组注入园区资产)、整体上市集团)、股权流转控股权转让)等重磅改革案例。其中浦东科投的混改案例尤其值得关注。从引入宏天元基金,到囤壳上工申贝、万业企业、ST新梅三家上市公司,再到引入社会资本成为其实际控股人。浦东科投MBO落地等,标志着上海国改“换挡提速”。
一些公募机构乐观地认为,2017年上海国企改革主题依旧有非常好的确定性布局机会。华商基金李双全表示,其所管理基金目前较为关注改革发展预期强化下的国企改革、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智能交通等新兴服务业,以及景气度有望延续的造纸等周期行业。
上海国资改革瞄准“三个一批”
在浦东科投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中,上工申贝(600843)的角色是进行集成电路产业的海外并购。一旦政策限制放开,浦东科投入主后的相应收购就会推进。国金证券指出,已经做了混改的上工申贝,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在台州建立了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标准化智能型服装缝制。后续有望做引入战投的或是:百联股份、徐家汇、隧道股份、浦东建设、上海建工(600170)等。
2013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推出以来,上海国资国企的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得以加速推进。先后成立了两家国有资本流动平台——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有企业股权统一划拨到了两家资本运作平台,统一管理。
上海的国资改革主要分为公共类、功能类、竞争类。上海的国企改革目标是:上海国企改革完成“三个一批”,就是要转型创新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到“十三五”末期,除了一些公共类和基础类的,其他的国企资源70%以上的要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上海市政府今年1月明确指出,上海国资改革目标中的“三个一批”的目标实现,主要采取三个方式:一是2017年上海将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进产融结合;二是2017年上海将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三是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
根据以上思路,上海已经搭建了相应的平台,相应的投资基金也在募集中。
今年5月,张江高科公告称,公司拟与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国泰君安创投公司、上信资产管理及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共同发起设立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一期基金(有限合伙)(暂定名,以工商核定名称为准,以下简称“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目标管理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募集资金规模拟为人民币65.2亿元,公司拟出资人民币5亿元。
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作为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负责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的日常经营管理。由张江高科联合上海国际集团等基石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张江高科拟出资人民币650万元。
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将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对接“中国制造2025”,关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行业。重点投资区域是上海的主要高新园区如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以及上海股交中心的“科技创新板”,并向周边区域辐射。
金融机构“引流”参与混改
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国资国企“混改”中,金融机构都深度参与。
ST新梅在其2017年半年报中指出,公司还正积极寻求外部融资以提供公司持续经营的资金保障。公司已经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签订了《银企全面合作协议》,获得了一定的意向授信额度。
9月26日,平安集团方面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确认,平安集团与东航集团近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出行、云生态、创新技术等方面“强强联合”,进行深入的业务合作。关于东航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双方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同时,东航集团也与招商局集团、中国邮政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仅与平安集团的合作领域中包含混合所有制改革内容。这也是东航首次披露将与中国平安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的合作。
东航是2016年9月公布的第一批六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之一。第一批混改试点包括联通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 、中国船舶共6家集团央企。其中,2017年6月东航集团下属的东航物流和2017年8月联通集团的混改方案都已落地,其余4家央企的混改正处于不同阶段。
过往案例中,金融机构多是混改重要参与方。根据联通集团的混改模式,可以猜测平安集团参与东航混改的路径。
今年8月,中国联通宣布的混改方案中,联通拟发行90亿新股并转让19亿老股融资780亿元,引入BATJ等互联网巨头、金融集团、产业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联通A股的35.2%。
中国人寿以217亿元认购中国联通10.22%股权。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曾表示,入股联通至今收益已经超过了其预期。参股联通混改第一单以后,中国人寿信心倍增。未来,根据保险资金长期性特点,中国人寿将积极参与下一轮混改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中国平安战略入股东方航空的可能性。国海证券指出,接下来的选股逻辑是,关注国企改革带来的资产注入、基本面改善和盈利能力提升的标的,包括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中电广通。
上海国企改革“换挡提速”
已经清理了历史问题,账面盈余静待转型的有ST新梅。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仍主要来源于房产销售与物业租赁。但公司积极清理了非核心业务。完成了宋河酒业5%股份的回购事项,累计回笼资金1.98亿元;处理了与中粮置业关于新兰房产股权转让款余款纠纷,收回现金约2782.69万元。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约9100万元,无有息负债。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ST新梅的实际控制人——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浦东科投”)管理层,正积极与各个项目方接洽,或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装入”ST新梅。目前虽然还没有定论,但10月底左右应该会有初步的结果。
和ST新梅类似的,还有万业企业。
当万业企业一纸公告宣布将斥资10亿元认购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筹)时,这家上世纪90年代初上市的上海老牌房地产企业真正开始了向集成电路产业进军的转型之路。
2015年,三林万业将其持有的2.27亿股转让给浦东科投,转让后浦东科投持有公司28.16%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三林万业则持有公司22.38%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明确提到以创新加速转型,不断加大新兴产业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比重。
平安证券指出,浦东科投主要从事并购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板块,聚焦于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高科技领域,在并购投资、股权投资等领域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积累了丰厚的产业资源。
今年4月27日,万业企业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认购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筹)的关联交易议案》。拟以自有资金10亿元人民币认购首期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筹)20%的份额。5月19日,公司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事项。7月21日,基金参与各方签署《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出资人合作备忘录》,对基金设立及运营等事项,形成合作备忘录。至此,万业企业正式迈入集成电路产业。
万业企业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将持有的湖南西沃100%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给长沙创润,转让价格为15.98亿元,获得一次性转让收益8.96亿元。此次股权转让将大幅提升今年业绩,拓展公司的盈利空间,为公司战略转型进一步夯实资金基础。
国企改革的“落地见效年”
2017年是国企改革大步向前的一年,被称为国企改革的“落地见效年”。目前,国企改革的三大主线——混改、重组、国有投资运营公司,逐渐明朗起来,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深改组会议等都提到要“深化国企改革”。发改委已批复两批共19家混改试点企业,第三批正在审批中,涉及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石油、天然气等重要领域。
国资委也确定了国企改革试点的五大方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董事会职权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中央信息公开试点。中共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已先后完成18组34家企业的重组,中央企业由117户调整至98户。
群雄竞逐
央企混改先锋——中国联通10月12日发布公告,其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了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通过。联通计划通过此次非公开发行引入腾讯、阿里等战略投资者,是公司实施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可见,这次“互联网+混改”成为国改新方向。一些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无一例外的都是引入了诸如阿里、腾讯、百度和京东等互联网企业。
此外,引入外资也成为混改的一大亮点。在东航的混改方案中,除了联想控股、德邦、绿地等国内民企,具有美资背景的普洛斯集团也参与其中。
另外,在国企合并重组层面,改革越来越着眼于国际市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比如,8月28日,神华集团吸收合并国电集团,创造了1.8万亿元的大型能源央企。
市场人士指出,2017年国企改革已迎接了一波又一波浪潮。而2018年必将是国企改革的井喷之年。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日前发表的最新一期《投资中国》月报指出,有关国企改革的讨论可能集中在推进行业整合以削减产能、提高效率、引入民营股东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瑞银认为改革宗旨是通过有利的政策、税收优惠、顺畅的融资渠道,使央企发展得更大更强。瑞银看好优质且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央企。
外资看好国企改革
瑞银还指出,预期中国境内债券利率将维持高位,这使得离岸美元债市场对发行人来说魅力重现。新债发行量最终将取决于中国政府的额度审批,预期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申请海外发债。
伦敦一家固定收益投资基金——Stratton Street公司认为,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务院将推出对国企融资集中控制的措施。该公司目前管理多项固定收益策略,当中包括世界上首只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人民币债券基金。
野村证券指出,明晟中国指数成分股中期业绩全面好于预期,加之稳定的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引导国际投资人提升中国股票配置。野村证券预计,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的各项改革(包括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均有望提速,从而推进行业整合,促使市场集中度上升,提高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总/净资本收益率,及增厚股票估值。
9月22日,野村证券在模拟组合中降低iPhone概念股票和互联网股票的配置,维持金融股权重,新增医疗和必需消费标的,并在地产和科技行业中切换至风险回报比更高的标的。目前,金融类是中、美、印、日四国股票细分行业横向估值最低的,而互联网是最高的。
研究机构认为:国企改革料长期影响银行股价值
瑞银证券近日发表最新行业报告认为,国企在未来几年将会是左右银行资产质量趋势的主要力量。不过,穆迪评级在对16家上市中资银行2017年上半年业绩分析后指出,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金状况均有所改善,但盈利能力趋缓。
债转股已显成效
瑞银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陈圣贤认为,考虑到国企的杠杆率更高、盈利能力更低、不良率可能未充分确认,且占中国公司贷款的50%-60%,国企在未来几年将会是左右银行资产质量趋势的主要力量。同时,中国政府进行国企改革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有望加速。
瑞银证券认为,在近期的中国重工和南钢股份(5.28 -2.04%,诊股)两个案例中,债转股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帮助目标公司融资偿债。在完成债转股之后,预计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降低14%-17%。在此过程中,借方银行没有任何损失,因为贷款是以账面价值转换为股权的。银行可以提出债务和覆盖比例要求作为债转股计划的一部分,以此进行财务约束。由于没有附加业绩要求,财务去杠杆和利润改善的可持续性没有保证。在此过程中,目标公司的上市母公司以股票或者现金来回购股权,投资者就可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股票来变现。
瑞银认为对银行影响总体偏正面,债转股等改革旨在改善国企的经营和盈利能力。短期内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将会降低,因为债转股主要针对3.4万亿元的特别关注类贷款。在经营方面,瑞银认为执行银行将通过识别出合格目标以及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来创造价值,在此过程中,银行可提高投行业务收入,也许还可强化客户关系。
上半年银行资产质量改善
分析人士指出,国企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需要长期持续观察。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金状况均有所改善,但盈利能力趋缓。
穆迪评级对16家上市中资银行2017年上半年业绩研究表明,1月以来实施的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初见成效,部分影子银行及同业业务得以遏制。在当前的严监管环境下上述成效有望持续。监管措施从缓解银行资本占用和融资结构改善来看具有正面信用影响。过分依赖市场资金支撑资产扩张的银行盈利能力更可能会受影响。这16家上市银行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70%以上。
上半年16家银行资产增速降至4.4%,主要是应收款项类投资普遍下降。贷款增速也依然较低,政府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房贷增长产生压力。
宏观经济趋稳帮助改善资产质量。截至上半年末,16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平均下降27个基点至3.02%。同期新增逾期90天以上贷款平均占比为0.73%,低于上年同期的1.27%。16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均超过逾期90天以上贷款。
净息差下降影响盈利能力。上半年16家银行的平均年化净息差均值为2.03%,同比下降17个基点,但低于2016年36个基点的同比下降。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下降速度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