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系两公司停牌引发南北船合并想象 相关概念股关注建议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中船集团就已初步提出混改实施原则,即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混改。
作为造船业央企首批混改试点,中国船舶(24.67 停牌)工业集团(简称“中船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昨日晚间双双收到控股股东通知,宣告停牌:“(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本公司资产重组”。
中船集团旗下主营船舶建造、维修等业务的中国船舶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26日收到控股股东中船集团公司通知,中船集团正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公司的资产重组。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9月27日起停牌。此外,公司还承诺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承诺在停牌后10个交易日内确定该事项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同样,前身为广船国际的中船防务(26.66 停牌)(控股股东同为中船集团)也披露了类似信息。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中船集团就已初步提出混改实施原则,即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混改。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行业兼并整合,实现战略性产能布局,广船国际于2014年、2015年先后收购了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完成了对中船集团在华南地区优质造船资产的整合,实现境内核心军工资产上市。
以黄埔文冲为例,资料显示,黄埔文冲(含子公司)是华南地区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也是目前中国疏浚工程船和支线集装箱船的主要生产基地。其船舶建造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等各类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等军用船舶。
军工业务注入后,广船国际于2015年5月更名“中船防务”。有行业专家当时就表示,整合中船集团华南区域防务资产后的更名,事实上就是中船集团正式将中船防务定义为防务装备的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后续的军工业务发展。
中船集团官网显示,目前集团旗下有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船科技(19.03 +3.20%)三家上市平台以及27家工业企业。
如今,随着北船资产结构优化,南船业务整合预期加剧,南北船合并的预期或将再度升温。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从中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央企重组、造船等三方面关注:
一、中船集团(南船)共计有3家A股上市公司:
中国船舶:是目前中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开发能力最强的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主要为国内著名造船企业提供世界上先进的船用柴油机产品,2016年亏损26.07亿元。
中船防务:主要建造散货船发展到建造高性能多用途船、成品油轮、滚装船、半潜船、客滚船等,2016年盈利0.71亿元。
中船科技:2016年主营业务发生变化,收缩原有的船舶配套件业务、成套机械设备业务和大型钢结构业务,新增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等业务,2016年亏损0.43亿元。
二、对于今年的央企重组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关注煤电、重型装备、钢铁、煤炭四大重点领域的相关公司,我们梳理具有合并可能性的相关公司如下:
火电:大唐发电(4.46 +0.22%)、华能国际(6.92 +0.29%)等;
重型装备:核电(中国核电(7.49 -0.40%)、中国核建(12.04 +0.17%))等、矿山机械(中国一重、中信重工(5.12 +0.79%))等、港口机械(振华重工(5.41 -0.73%)、天桥起重(5.83 +1.92%))等、船舶(中国重工(6.21 停牌)、中国船舶)等;
钢铁:首钢股份(7.03 +3.08%)、河钢股份(4.47 +1.59%)、鞍钢股份(6.67 +2.77%)、八一钢铁(13.14 停牌)等
煤炭:中国神华(21.45 +1.04%)、中煤能源(6.27 +0.64%)等。
三,海外机构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造船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船企拥有比日韩更低的成本优势;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湘电股份(11.80 -0.08%):拟打造完善的海军舰船动力驱动系统科研体系和生产基地。
中船防务:通过收购黄埔文冲切入军船领域。
中国重工:船舶制造、船舶修理及改装、舰船装备、海洋工程和能源交通装备及其他五大业务。
中国船舶:船舶制造、船舶修理及船舶配套。
闽东电力(9.69 +0.31%):持有厦门船舶重工32%股权、福建福宁船舶重工30%股权。
太阳鸟(14.65 -2.66%):公司致力于高性能多混材料船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是国内最大的游艇、商务艇及特种艇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