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券商开展股权众筹业务,欠缺优质的融资标的。
经过两年的用户教育,纯粹的股权众筹投资者已建立各行业投资价值的基本认知,从投资方向来看,互联网、新科技等信息技术领域公司更受亲睐。由此观之,普通生产制造业企业和低端无概念的创业公司,不再是适合股权众筹的标的,毕竟溢价预期不高,概念不时髦,众筹投资人买账的可能不大。所以,当前股权众筹平台,基本以互联网、科技、新材料等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的融资主体为主。
就趋势而言,券商若涉足股权众筹,必然也会以新媒体、新技术和互联网等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券商在三板项目督导挂牌方面已从被动找项目转到主动挑项目,新媒体、新技术和互联网等公司来源较多,然而,实际上我认为券商能够获得的品质较佳、适合众筹的融资主体相当有限,无论从种子期,还到天使轮、A轮、B轮和C轮融资,券商均力不从心。
相信一定有券商朋友反驳:拟挂牌三板公司的资源那么多,很适合股权众筹啊,募资金额大,相对融资中介费可观,再者券商也易于提供退出支持。然而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券商为何不能做拟挂牌新三板企业的股权众筹。
首先,众筹提供的金额远远不能满足融资方需求。我们来试着演绎一个处于B轮或Pre-C轮的拟挂牌三板公司通过股权众筹融资的过程:一家已到B轮融资的TMT公司,它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行业天花板已具备可预见性,如果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投资人必然登门造访络绎不绝,而且融资金额一般在千万元甚至亿元以上,因为这时候企业已步入“烧钱赛道”,需要加大融资提高费用支出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那么此时通过股权众筹能够提供的资金会是多少呢?在一个中型平台,一个项目众筹金额五六百万已鲜见,但五六百万元的额度对融资主体而言完全是杯水车薪。
然后,众筹资金不具备竞争力,无法提供附加价值服务。我们可以试想一家优质的准挂牌三板的公司,是接受PE送来的2000万元,还是网上一人几千几万地众筹资金?
显然,拿PE基金的钱最为合适不过,毕竟众筹融资耗时耗力,沟通成本高、融资时间长,融资是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其次众筹资金提供方也不如PE基金管理者那样,可以为公司提供附加价值服务。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一个B轮或Pre-C轮找股权众筹平台融资的创业公司大概率上是那些自知质量不佳融资困难的企业,这种企业当然也不是投资者喜欢的标的。
记住,拟挂牌三板的优势公司,拿每一笔融资都是希望获得其他附加资源的,众筹的资金不能提供附加价值服务,必然是下下等的选择。
最后,券商没有择优选择拟挂牌项目的能力。券商做拟挂牌新三板企业股权众筹,问题有两个:一项目从哪里找,二是下多大功夫找。
一家券商仅仅把自己存量拟挂牌三板的意向企业作为项目池,是远远不够的,汇聚优质项目的前提是做大项目池,做大项目池,就要手伸到其他券商的三板项目池,可想而知障碍重重,陷阱重重。想想看,为啥大流量的BAT做不成品牌手机,反而只有小米成功了,道理是一样的。
再说下多大功夫挑,券商会说,我们会挑选优质项目的,问题是券商三板业务部门,或者说场外市场部业务人员具备挑选优质项目的能力吗?我认为没有,原因在于,券商场外市场部人员是投行思维,只是一种中介的思维,大多数项目经理在督导挂牌过程中不存在对项目端真心择优的动力。
也不否认,如果券商聘用团队用投资思维精挑细选项目,或许可以克服项目品质问题。但是问题来了,这么做必然是不符合商业现实,人员被大材小用。整个团队既然以投资为目的研究拟挂牌三板的公司,为何不成立一个新三板基金,岂不是更能体现专业性和个人最大化的效用价值?!对不对?
我们再来说天使轮和A轮的项目是否适合券商玩众筹。
天使轮和A轮项目一般还没有进入券商督导挂牌三板的项目池,券商没有资源获取优势,这时候券商必然要求助于VC,不过券商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VC把项目推荐到券商股权众筹平台挂牌的动力在哪里;其次,券商股权众筹平台为天使轮项目和A轮项目融资的优势在哪里,是否足够吸引优势公司?
券商一般对天使轮融资和A轮融资项目没有估值经验,必然求助于VC。VC单纯帮忙给出估值,估值可信度必然极低,如果按照这个估值VC投资了,估值就具备一定可信度了,那么作为VC而言,必然是希望把众筹资金作为杠杆,降低自己的边际投资风险。
那么对于天使轮项目而言,众筹部门的额度仅仅三两百万,券商的收入难以覆盖成本。对于A轮数千万的融资需求,被VC看好的公司大部分会全部选择VC递来的资金,只有次等的项目愿意选择众筹,这时候VC会倾向只投三两百万,众筹七八百万,众筹部分资金成立有限合伙,VC做GP。只有这种玩法,VC才有动力为券商推荐项目,但是券商股权众筹与京东“东家”的股权众筹就形成了竞争,并且券商众筹平台不具备先发优势和用户优势。同时券商股权众筹业务尴尬的是,面向天使轮、A轮项目,并不具备提供资源整合、挂板保证和公关宣传等优势。
那么券商做种子期项目股权众筹合适吗?我认为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其一,种子期的项目确实适合股权众筹融资,但是券商首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长期获取种子期项目的渠道,因为获取这类资源要纵深到创投媒体和孵化器领域,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券商并未对此有所布局。
其次,券商股权众筹平台为早期项目提供股权众筹服务,是收取服务中介费,还是服务中介费折合股份,也是个大问题。服务中介费微乎其微,一个项目只能收取十万左右,无法实现收入覆盖运营成本;服务费折合股份,可以提供收益预期,但也就意味着券商众筹业务两三年内不产生现金流,对员工和股东,都是巨大的心理考验。
其三,券商股权众筹平台对种子轮期项目展开股权众筹,前提是平台投资经理团队必须寻找和择优一些具备潜力的初创项目,这对投资经理个人专业素质要求极高,投资经理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沉淀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券商目前并没有此类人才积累。
其四,优质的投资经理,能不能够被券商招至麾下,券商还要再三掂量高额薪资待遇与实施股权期权激励的可行性。原因在于无论是平台收取融资服务中介费,还是折算股份,都是杯水车薪,对于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而言,无论在众筹平台做投资经理,还是在创投基金做投资经理,寻找优质项目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一样的,但是众筹平台带给自己的收益显然不如创投基金。
“总结来看,股权众筹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业务,国内券商熟练服务于成熟期企业,但之前对初创期和发展期的企业融资服务并无经验,因此踏入股权众筹业务领域,必然面临优势资源不足问题,一旦券商对股权众筹融资主体品质(含行业潜力、股权结构合理性、盈利潜力等指标)放水,对券商众筹平台将是重大打击,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券商承销保荐业务。
今年以来,先后有20多家券商布局股权众筹领域,虽然大多数还未有明确发展思路,或者具体落地项目,但是被越来越多机构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有效途径。
股权众筹不仅从民间机构跃入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法眼,也获得越来越多券商的青睐。
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牵头券商、众筹机构成立的中证创投(原名“中证众筹”)成立不到一年,已上线70个众筹项目,而项目多由券商作为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推介。
一位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券商参与到中证创投一方面是应证券业协会的要求,与当前的众筹平台合作;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力方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中证创投平台发布项目的券商分别有华融证券、太平洋证券、华龙证券、国盛证券、德邦证券、东莞证券、东北证券、浙商证券、西南证券、联讯证券、中泰证券、东方证券、民生证券等13家,加上通过发布公告宣布成立股权众筹子公司或者相关业务部门的光大证券、广发证券、中原证券等,目前将股权众筹纳入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板块的券商已经多达20家。
从券商规模来看,布局此领域的券商仍以中小券商居多,在具体业务中,多数依旧扮演承揽、推荐发行等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
开拓新的“跑马场”
今年可谓是券商进军股权众筹领域“元年”。
去年12月证券业协会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监管层首次对股权众筹进行规范后,今年2月,“国家队”中证众筹平台上线众筹项目拉开了券商进军股权众筹的序幕。3月,中原证券就与原始会合作推出了股权众筹项目伟恒生物。该项目计划融资800万,预约资金已达到3790万元,超募374%。到5月,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宣布成立合资“互联网+”公司,主营业务为众筹及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当时被市场认为,此举开辟了券商盈利的新模式,收益渠道也会相应增加。
时隔半年,记者就目前该子公司运营情况如何、有无众筹项目落地等相关问题向光大证券方面发去采访提纲,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该公司相关回复。
《投资者报》记者从另一家较早进入股权众筹领域的券商方面了解到,公司今年上半年开始涉足股权众筹,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业务或将成为继新三板定增、股权质押之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又一有效途径。
据盈灿咨询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0月,股权众筹行业共新增项目3760个,新增项目共完成筹资金额8.14亿元,比9月的7.32亿元上涨11.20%。许多众筹平台筹集资金超过预期,整体表现强劲。
股权众筹平台天使客创始人石俊表示,股权众筹是资本市场非常有利的补充,券商布局的目的也是为了开拓业务,就像之前新三板比较火,券商都在跑马圈地,现在布局众筹是将企业服务向前段移近一步。
此外,一位众筹研究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近日有一家杭州的券商咨询成立股权众筹平台的事宜。“股权众筹可以把企业投资的链条拉长,从早期投资到后期上市,如果质地较好,这对券商收入将提供较大空间与储备。”该人士表示。
短期盈利希望不大
虽然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前景可期,但是从目前运营的相关平台来看,盈利还需等待。
券商在盈利方面也未有较大突破,虽然从券商的角度来讲,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众筹项目以后可以自己辅导挂牌新三板甚至是IPO,向前段服务延伸。但是形形色色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真正的好公司、好项目未必多见。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寻求股权众筹的企业一部分纯粹是为了圈钱,项目没有发展前景;而另一部分相对有前景的公司姿态相对较高,认为机构是跟着他们赚钱。这两种公司对于券商来讲,自然都不会选择。
“挖掘好的项目,对于券商来讲要花很多精力,回报却缓慢,从公司发展来讲,过多投入的话,可能会影响主营业务发展。”该分析人士表示,这一点也得到上述券商相关负责人的认同。他表示,对于股权众筹业务,券商更多的是将其当作创新业务一个分支进行,因为开展时间短促,公司业务发展不会依靠这一部分,“券商股权众筹业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会作出相应调整。”
当前券商在项目选择上,还是持比较谨慎态度。该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主要从公司盈利情况、公司治理、企业经营规模以及对投资者负责方面来筛选企业。券商内核风控趋严,目前很难大规模开展业务。
盈利方面,一位券商股权众筹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前仅是收取象征性的服务费用。一个项目募集资金也就是几十万到几百万,服务费用和券商其他业务收益相比的确没有吸引力。行业的服务费标准是5%。”
“券商更愿意众筹平台能够推荐项目给他们辅导上市,毕竟挂牌、承销业务更赚钱。”某股权众筹平台方面表示。
石俊表示,虽然短期来看盈利困难,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是选择非常优质的标的,一旦项目爆发,那么获取的利润是惊人的,可以作为业绩增长点。
事实上,从目前统计布局股权众筹业务的券商来看,中小券商颇多,这和此类券商对互联网金融更加敏感有关。多数机构都认可股权众筹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到底如何做、以及如何处理与原有直投部门之间的关系,仍需探索。
“公司直投部门面对的是机构投资者,而对象也都是注册资本达几十亿的企业。股权众筹则不同,针对小项目,如果引入机构投资者会普遍存在压价现象,对企业发展有伤害,未来应该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一位已开展股权众筹业务的券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企业靠谱的话,股权众筹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定向增发,对投资者分散投资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