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缺陷引起的投资风险
性格和心理缺陷指的是人在这些方面的普遍毛病,而且是较难正的通病。例如,人们通常较难掌控与避开人性的侥幸赌博心理与贪婪欲望,容易产生紧张与恐惧,会变得无耐心,常会盲目自信与自尊,有时情绪化与羊群化,不时会偏听偏信,更容易贪小与短视,坚持主观意愿及固执,常在客观及他人身上找原因,还会懒惰依赖与无计划等。
通过举例说明这些性格心理方面的众多问题,相信大多数投资者都能在某一方面觉得有对号入座的感觉。
赌博心理与贪婪欲望
金融投资市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赌博心理和贪婪欲望,可投资市场恰恰又给人们提供了赌博和贪婪的温床与机会,使得很多投资者把人性的这方面毛病暴露无遗。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应属2007~2008年的中国大牛市中流传过的句顺口溜,大意是投资的股票不翻倍,打死也不卖掉它。想一想,投资股票是有风险的,股票代表着股份公司,市场经济规律常常又决定股份公司的未来命运,投资者不可以也不可能要求及保证公司的股价就一定要翻倍。
这句顺口溜实质上就是赌博心理和贪婪欲望在作怪。谁有这种心理并坚持这样做,最终只能是受损无益。
另一典型例子就是,有些投资者非要去抓住市场的最高点,或是市场的最低点。殊不知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人会真正知道市场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哪里。市场分析家发布的所谓上证股指2008年奥运会前要到8000点或10000点,这都是个人的预测和观点,不是什么肯定的事情。如果投资者非要相信这些预测一定是真的,那他/她至少有一些赌博和贪婪的心理在作怪。
巴菲特在上证指数到达4000点至5000点时抛掉了手中的全部中石油股票,那大师为什么不等到牛市的最高点再出场呢?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最髙点在哪里。他觉着他赚够了,市场快到头了就出场。估计他决不会因出场后股市还在继续飙涨而后悔莫及,重新入场跟进。
投资者只有真正克服了赌博心理和贪婪欲望,才有可能最终在股票投资上赚到钱。
紧张与恐惧
金融投资市场排行第二忌讳的就是紧张和恐惧心理。当投资者心理紧张和恐惧时,便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决定,常见的案例是很多人反复“割肉”出场和入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金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不断影响股指和股价的上下波动,常常会是大幅的跳动,的确会吓坏不少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者,客观上迫使他们一遇股价大的下降就割肉出场,一见大幅反弹上升就进场。结果是来回赶末班车输钱,还以为自己没财运,其实是没搞懂股指和股价为什么会不停上上下下跳个不停,自己又为何要那样紧张和恐惧。以上说明,过分紧张和恐惧心理是投资的障碍和敌人,也是一种内在的投资风险。
变得无耐心
这排行第三忌讳的是对投资过程变得没耐心。没有耐心是不会在投资市场上最终取胜的,这是因为任何投资都不会一帆风顺,就像人生经历一样,会不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遭遇问题和挫折就灰心丧气,退场放弃,那永远也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常见有些投资者,一见股指和股票出现大幅下滑情况及持续下滑较长一段时间,或当账单上出现亏损时,便会变得坐立不安,怨天尤人,常常不问青红皂白,便放弃投资。殊不知,投资需要耐心,财富靠得是长期积累。
性质上,无耐心是一种放弃行为,是不成熟的表现,它的确也是投资成功的绊脚石。
盲目自信与自尊
自信自尊是人类崇尚的高贵品德,但盲目自信与自尊,特别是把它用在金融股市上就会吃大亏,因为金融投资学科领域的情况很特殊,不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提并论。
科学科技领域的研究报告可信度大,并有可靠及较长时间的实效;而金融股市领域出台的研究报告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且会有瞬息无效的可能。股评分析师和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出台的报告做研究,但如果研究的报告资料有虚假成分,那研究了半天这个研究结果又有多少价值?
投资者买的是股份公司的股票,股评分析师分析的也是股票,这两者都不是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人员,基本都无法知道所投资、所评论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真正在想什么,也无法控制他们做什么。只能凭他们的过去业绩和信誉相信他们,可人有可能随环境变化而变坏,过去的业绩和信誉也不一定能保证未来的。
人们在其他学科领域搞研究,一般都是学历越高,对自己及研究方向越自信,越能出杰出的成果。但在股市投资上,如从事工程统计数学一类的人反而容易吃较大的亏,因为他们太自信,也习惯了相信研究报告,更习惯了自己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规范行为。可是投资股市是门艺术,而不是他们研究从事的纯科学。要想改变他们固有的、长期的自信与自尊信念及行为习惯谈何容易?往往都要经历吃尽苦头,付出沉痛代价,长时期的痛苦经验教训总结这样一个过程,才能使他们在金融投资上修正与以往不同的,可谓是盲目的自信和自尊信念及行为方式。
确确实实,投资者在金融投资市场一定要审视自己固有的自信与自尊信念及行为方式。反之,盲目的自信与自尊照样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
情绪化与羊群化
人是感情动物,都有七情六欲,经常会情绪激动和失去清醒理智,也常会情绪化和羊群化行事。投资者在全球金融投资市场上,特别在牛熊市期间,把人性的情绪化和羊群化不良特征演绎绝伦。
1999年,为什么美国的雅虎公司股票从约30美元一股,在不到年的时间,热炒到近600美元,两年不到又狂泻为8美元附近?为什么日本的日经股指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从1万多点狂炒到约40000点,后最低又降为7000多点?为什么中国上证股指,从2005年的1000点左右,用了两年多点时间,疯炒到6200多点,不到一年,又急降至2000点附近?
以上几个案例,除了其他方面一些原因,无疑都是投资者的情绪化和羊群化作用在推波助澜。金融投资者特别要学会在投资过程中控制情绪,不能疯狂跟风,情绪化和羊群化的投资多数注定要遭遇重大损失。
容易偏听偏信
导致人们偏听偏信的根源很多,主要有:无知与无经验造成无能力分辨好坏投资信息;盲目相信股评的预测与推介;个人的好恶和亲朋好友的影响。
很自然,当自己缺少金融投资知识和经验时,肯定无能力分辨优劣,更不要说提取有用的投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只能索取他人的建议,而索取的信息渠道和建议本身就有可能带有偏见和误导之嫌。
有些投资者盲目相信一切股评的预测和推介,殊不知股评和推介大多都不灵,往往与股评和推介反着来做倒灵验多一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同一件事,不同好恶感觉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同一个人,也会得到喜爱不同的人的不同褒贬。人们之所以偏听偏信,正是人性中常有的一些偏见和好恶感觉在作怪。父母通常最爱自己的孩子,也常常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也最能容忍宽恕自己孩子的毛病,也最心疼和最相信自己的孩子。人们对亲属朋友与般人也有这样的区别对待和偏向。这就导致了众多投资者的投资产品和方法是来自亲朋好友的建议和推介。这样的金融投资难免会夹杂过多偏听偏信的成分。
偏听偏信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在金融投资市场上也不会例外。谁偏听偏信越多,谁遭遇的投资风险就越大。
贪小与短视
这种人性毛病在不同人身上和不同场合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日常生活中的贪小与短视与金融投资的贪小与短视有着质的区别,也有截然不同的风险后果。
买菜可以讲价钱,哪种菜较便宜买哪种,不会有太大区别,也谈不上什么风险。买衣服买打折的,质量差就少穿一段时间,这种贪小和短视无碍大事,甚至是节约过日子的好习惯。买电视买打折多的及商家急于出售的,这可能存在质量差的隐患,不过没关系,店家和厂家都有售后质量保证和免费服务期。
金融投资市场上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如果贪小和短视,投错了时间、方向、公司及产品,风险结果是极其严重的。投资者不可能把买错的投资产品退货,也没有任何券商和公司保证该产品的质量并进行免费售后服务,一切风险和损失要自负。
很遗憾,众多投资者对待金融投资如同在百货商场买一些日用商品,既随便也贪小与短视,很喜欢购买便宜的垃圾股,却不知摊上的垃圾股十有八九最终要受损严重。
更让人感叹的是,多少投资者平常省吃俭用,一毛钱一块钱都舍不得乱花乱用,买日常东西常常会防上当受骗。然而,对待金融投资市场,却完全像变了个人,一改平时的行为准则,可以把一生的积蓄随意投入一两个根本不了解的公司股票,死活听天由命。仔细分析研究,驱使投资者这样做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有贪小与短视的赌博心理作怪,只想赚一把就走,没想到有掉入深渊再也走不了的可能投资者切记,贪小与短视的毛病绝不可以运用在金融投资市场上,那样做几乎肯定要有大风险并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主观意愿和固执
一些投资者处理投资的股票就像处理“婚姻关系”一样,始终坚持不离不弃的原则和行为,可谓要同生共死。这在金融投资市场上可算是主观意愿和固执的表现,也是一相情愿。
以这样的原则和方式对待婚姻关系,应该是提倡和得到社会道德观认同的。但把它用在投资股票上,一定是错误的。不能说一旦买入何种股票,就一定要从中赚到钱,或至少不能输钱出场。经济市场和股市周期在不断变化,股份公司的市场运作也在变,投资者原来投资的公司或产品会随时出现大的问题,如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处,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硬要坚持持有不该继续持有的金融产品整个投资额最终会有全部打水漂的可能。
人们常说活得不愉快,就换种活法;工作不理想,就换个工作。对待长期不理想的金融投资产品,更应采取这种灵活思维和处理方式,换个理想新产品可能就有了新天地和生机。
确实要注意,金融投资市场上的主观意愿和固执照样会严重伤害投资者及其投资资产,投资者不能忽视这类情况引起的投资风险。
客观怪罪他人
出了问题,容易先从客观上及他人身上找毛病,这是人性的另缺陷,它同样在金融投资市场上处处显现。
在成熟资本投资市场,投资出了问题,投资者容易把账算在投资顾问和证券投资公司身上,怨恨投资顾问的建议和公司的推介产品不好。然而,很多投资者不理解,投资顾问也是受害者,他也是根据当时的证券公司的推介提出投资建议的。时过境迁,早先的情况至今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要让投资顾问向一切未知的突发事件负责,也实在是不公平。
新兴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容易将账算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上及股份公司的运行管理上。常见众多投资者抱怨政府宏观调控和救市力度不够,引起股市持续下降,可很少检查自己为什么不顾市场风险,硬要去跟风投机赌博?
懒惰依赖与无计划
这类毛病大多人都有。不少投资人对待金融投资也是懒惰依赖与无计划。
懒惰常表现为对投资产品不做深入的调研就乱买;平时懒得看报纸杂志及看书不断充实自己的投资知识;投资出了问题也懒得想办法应对;更懒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依赖的表现是处处都听他人的投资建议和推介,自己不想也不采取行动认真学习钻研投资知识,去想法提高自身的投资技能。无计划就是随心所欲,想买就买,想卖就卖,没有合理科学的投资组合,也没有任何防范投资风险的措施,遇到投资问题和挫折不知如何应对,全靠赌博运气决定成败。
总之,金融投资学科领域的确不同于其他领域,需要长期学习与实践观察,才会不断发现新问题,更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个性和心理素质,以适应金融投资市场的各种特殊情况。否则,因自身内部因素引起的投资风险绝不亚于外部的。这个学习、训练、实践和提高内部心理的过程一般人至少需要约10年的时间;悟性极高又善于总结和提高的人也至少需要约5年的时间,不管他/她的智商有多高,所处环境有多优越便利,都要有此长时间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