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一些经济数据,比如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降到6.1%,工业生产继续降温,而全国上下依然在进行环保风暴,发电量增速创了2.4%的新低,可见我们并没有因为价格上涨而放开限产政策,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钢铁水泥,仍然在大力整治当中。
此外,制造业的投资仍然在4.1%的低位,未来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制造业也会倍感压力,目前还是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基建投资达到15.6%,而地产投资已经下滑到4.8%。未来投资还能不能这么增长,是个问号。这取决于财政积极的力度,也取决于还有多少钱。
从消费方面,11月是个购物节,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拉动力就是网上的零售,说白了就是双十一的拉动,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消费拉动经济的潜力,供给侧改革还要继续深化下去,争取把经济推到这条轨道上来。
其实,从11月的数据,能看到一个信号,之前我们的GDP为纲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忍受着阵痛,比如环保限产,行政去产能,确实造成了一些工业原材料因为供给短缺而价格上涨,但仍然不为所动,明年环保税还要开征,而污染最严重的河北跟北京一起基本都适用了最高税率,那么也就意味着,明年整个华北可能经济都要受到影响。
这就属于是饥饿疗法,先把规则定下来,放任价格上涨,用价格再去倒逼生产制造业转型,你要负担不起成本的企业就尽快滚出市场,这可能会是一个常态,这波环保风暴在冬天里的力度可能会更强,目前仍然看不到任何放松的苗头。
再说房地产,这块一直是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但这波调控已经持续了一年,地产销售已经严重下滑,开始影响地产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速。但我们在多部门的表态中仍然听到最多的是,坚持调控不放松,另外,最主要原因还是资金,资管新规的落实,未来流向房地产投资的钱,将大比例减少。没有资金支持,预计未来至少半年,地产销售仍然是继续下滑。而房地产投资也很有可能进入一个负值区间,成为经济的拖累。
综合来看,我们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阵痛,未来传统制造业可能会面临大范围的收入下降,一些高耗能工厂甚至高耗能生产企业,都将因为生产成本大幅提升而无法生存,目前看河北河南,以及陕西山西的经济受到的影响比较大。2018年,才是这些地方的考验之年,企业关停,员工收入下降会造成两个结果,短期可能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到资产泡沫之中,参与资本炒作,所以经济越不好的地方,炒房的情况可能越突出。而另外,中长期看,这必然是条不归路,因为预期强烈成交量低迷,大量的钱进去容易但退出难,新房火爆但二手房成交却逐渐降温。最后这些关了企业去炒房的人,可能会在楼市泡沫里面临第二次损失。
从人口来讲,华北是限产环保最严厉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人口恐怕要继续南迁,未来整个华北的经济并不看好,很可能是东北化的延伸,目前的政策是打造北京天津和雄安的三角经济区,大量的资源都会倾向于雄安,其他的地方可能很难得到雨露滋润,老的产业被限制,好的产业被抢走,只有一些低端产业也许会落在河北,但是这还只是一厢情愿,只不过是纸上的规划,能不能真的把产业带到河北也未可知。就比如当年规划的曹妃甸,除了过气的首钢之外,难有亮点。如果经济持续一段,河北年轻人口也会出走,最后会形成以大型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北方经济衰落,而以新经济和民营经济,贸易经济为主的南方经济持续升温的局面,经济结构的调整,可能在客观上会形成南北经济的隔阂,未来的经济重心还是在东南沿海一带,以及紧靠东南沿海的几个中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