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的,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际的货物,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际的货物,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帮助投资者理解:比如你去花店买花,现买现付就属于现货交易;若是约定两个月后过生日时再付款提货,则属于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就是在远期交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前面谈到的期货合约,实际上也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也就是说合约中的商品(合约标的物)种类、质量、数量和交割时间、地点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这样,买卖双方就不会因为商品的质量、数量和交货地点、时间等问题产生争议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期货并非是商品,而是一种标准化的商品合约,在合约中规定双方于未来某一天就某种特定商品或金融资产按合约内容进行交易。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形成的一种有织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标的物)本身,而是商品(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的功能
期货具有两大功能,分别是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
1)风险转移
期货合约为买卖双方提供了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买卖双方可以通过期货交易提前锁定买卖价格,转移相关的商业风险。因此,期货合约是一种将商业风险由不确定转移为确定的工具。
2)价格发现
参与期货的交易者很多,都按照各自认为最合适的价格成交,因此期货价格可以综合反映出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国内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大连期货交易所的大豆的价格都是国内外行业的指导价格。
期货价格的形成有如下特点: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供求集中,市场流动性强;信息质量高;价格预期不断调整,形成良性互动;期货价格有连续性。所以期货价格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求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股指期货与“裸卖空”风马牛不相及
A股连跌引发谣言四起,股指期货再次躺枪,很多投资者把股指期货与一直饱受争议的“裸卖空”联系在了一起。而在业内专家看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运行机制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不可混淆。
具体来说,一方面,“裸卖空”主要是指股票单向卖空,而股指期货实行双向交易机制,多空对立统一,天然均衡,不可被片面地视为做空工具。据了解,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中,很多国家采取了限制股票“裸卖空”措施,但从未限制股指期货运行。
另一方面,“裸卖空”存在明显缺陷,容易沦为市场操纵工具。传统的卖空是指交易者预期股价将下跌时,从经纪人手中借券卖出,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买入股票归还的行为。而“裸卖空”是指卖空者在借入股票之前就已向买方出售了手中根本没有的股票,且只须在规定的T+3结算日前买入股票交付,从而为卖空者提供了可以延后交付股票的三天空档机制。
据了解,这种“先行卖空”的机制在中国被完全禁止,但在美国起初并不违法,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全面禁止。此前,美国证券监管机构也很少对这类交易施以严格监管,甚至一些“裸卖空”者在超出T+3结算日未能借入股票交付买者,也仍能继续交易一段时间。滥用“裸卖空”并对股价进行操纵的行为容易造成股市价格剧烈波动,极易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与之相比,股指期货是标准化的避险工具,市场参与者既可以买多,也可以卖空,从而建立起期货头寸,在交易机制上并没有类似“先向买方出售手中没有的合约”的问题,也不存在延后交付的空档机制,因而与“裸卖空”完全不可相提并论。正因为如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恶化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裸卖空”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和措施,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股指期货并未施加任何限制。
东证期货高级顾问方世圣认为,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机制是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对完善股市内在稳定机制、奠定股市健康发展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不管是套保、套利还是投机,都是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交易方式。比如限制了投机,那套保盘就缺少了对手方,流动性受到威胁,整个市场也没法活跃,也就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
据他介绍,股指期货从1982年推出至今不过30多年,却迅速成为全球不可替代的风险管理工具,经受了历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对维护市场平衡及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刻,股指期货交易量和持仓量显著增加,不但为市场提供了充分流动性,且有效减缓了金融危机冲击力度,获得全球市场的一致肯定。台湾期货交易所在金融危机之后这样评价股指期货:“在金融危机当中,股指期货成为股市下跌期间的‘疏洪道’,减轻了持股机构卖出股票对股市的抛压,有利于股市稳定,股指期货是股市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