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的发展简史
为了让投资者们更好地理解各类分析系统和技术指标的有效性,我们有必要从分析方式的发展历史来回看一下。
K线缘起
关于投资领域的技术分析,出现得最早且在现代依然还在使用的应该是日本米商制作出来的蜡烛图。在上个世纪下半期被引用到欧美市场,也就是现在很多证券技术分析走势图上的最小单位——K线。 在K线系统中,有很多到现在还在使用的分析方法,总的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单独根K线,由于四个关键价格不同而呈现不同形态的意义推断。一种是多根不同形态K线组合,由于之间的排列组合顺序和位置关系不同而做出的意义推断。单根K线判断标的物的价格多空情况,基于K线形态和组合的分析系统在K线出现之后不久就逐步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案例的增加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体系,发展比较充分,之后没有再出现比较显著的变化和调整。
但是K线形态与K线组合分析产生于日本米商的现货与期货交易,由于期货和现货交易有交割期限,所以K线分析的时效性相对较短。而随着现代投资体系的出现,仅仅是K线以及K线组合对股票市场的分析,由于时效性较短,逐渐不能满足对比较长期趋势的判断了,尤其是在欧美市场早期,K线分析方式还没有被引进的情况下,更是急需一种对整体趋势进行判断的分析方式。
道氏理论
于是,道氏理论就应运而生了。1922 年出版的《股市晴雨表》是道氏理论第一次公开的系统性阐述。由于道氏理论基于三大假设和三大定理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又将证券价格运行趋势合理地划分为短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所以一出现就得到了市场的好评和认可。但是问题也就此出现,那就是无论短、中、长哪一种趋势, 都会有转折点和方向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转折和如何转折?单纯的道氏理论对这一问题除了双重顶和双重底的描述,做不出更为有力的分析和判断。
如下图,道氏理论对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的转折点都是参考长期趋势的走向和位置判断,但是长期趋势是否转折和如何转折却只能依靠主观判断。
针对道氏理论这以关键不足,在1937年,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给出自己的一套分析方式,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固定了各种趋势变动中的次级波动的次数和一定的幅度。也就是说,短期趋势如果走完一个五浪上涨,那么由它组成的中期趋势就完成了一个浪位的上涨,一个短期趋势如果走完一个三浪下跌,那么由它组成的中期趋势上看,就完成了一个调整浪。通过层层推递米判断市场是否进入一个趋势的转折点。
针对一些八浪周期解释不了的情况,虽然后来艾略特又做出了一些修正,同时对转折点的解释加入了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数列的考虑。但是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那就是数浪的主观性太强,即使加入了相对客观的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数列的考虑,波浪理论依然是带有强烈的主观判断色彩,经常出现有几个分析者就有几种数浪结果的情况。
还有比较关键的两大问题,一是艾略特本人是会计师出身,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关于他使用波浪理论进行实际应用的、有说服力的投资操作结果。同时波浪理论是对道琼斯指数的历史走势结果进行总结为主而产生的,艾略特本人明确指出过,这套理论不适用于个股的研判。
所以投资者在国内如果遇到说自已掌握了波浪理论秘密和精髓,而没有使用任何重大修正方案,就直接把波浪理论应用于个股走势研判的所谓分析大师,直接将其视为骗子基本上不会冤枉这种所谓的分析大师。
而对于技术分析,另一位成名于1910年前后的投资大师威廉·江恩,给出了另一套系统。 如果说波浪理论是线性的,主要研判的是证券价格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这条由价格组成的线,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数列是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种辅助的话,江恩则恰恰相反,他把重点从整个证券价格趋势线转移到了趋势线之外的空间上,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一些思考, 充分利用趋势线外的空间,把这些空间按一定规律的压力支撑线和时间线,分割成很多个小区城,对价格趋势线和这些小区域和构成小区域的支撑压力线和时间线的关系进行研判。
上证指数周线中,仅仅使用了一组江恩角度线和一组黄金分割线的效果。对于很多分析方式束手无策的6124高位,江恩角度线中有一定的预判价值。
江恩理论的优势在于,它不同于主观的数浪,而是在走势图中事先按照一定标准画好支撑线和压力线,一旦画定,这些线基本就不再随着价格的涨跌而变动位置,之后通过价格和这些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趋势转折点。相对于波浪理论,客观性大大提升。
给大家看一张典型的江恩式图表,
而江恩对时间周期的思考也是一项重大贡献,但是因为江恩在解释自己的理论的时候,说法往往很玄妙,这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同时大家会发现,江恩的角度线、外接圆、时间轮等,不是离开走势图单独进行推算,就是全部尺规作图,几乎没有现代指标中那些曲线指标的身影。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通讯手段和计算机的使用,图表都是手绘的,所以做出的支樟线和压力线都是尺规作图就能完成的直线和圆。在那个年代甚至连单日总成交量都没有办法有效统计和使用。
由于江恩理论中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相对客观性,以及对时间的充分考虑,同时江恩自己又在股票和期货市场的交易中有良好的获利记录,所以江思理论一直是无数人追捧的容易研究的对象。
但是,江恩理论有优点也有缺陷,尺规作图有时代局限性,同时江恩理论还是不能完全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一条线的起点和经过位置的考虑还是由人来决定的。同时玄而又玄的时间描述,也让很多追随者摸不到头脑。
所以如果有所谓分析大师自称把江恩理论使用到炉火纯青,而我们观察其作图依然恪守上世纪初期的尺规作图且对现代化指标呲之以鼻的话,那么这个所谓的大师对投资研判领喊的死板也暴露了其思维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机构投资者与基本面分析
为什么到艾略特和江恩之后,投资领域再没有出现宗师级人物?也没有新的体系出现?
其实关键原因就是机构投资者的登场和基本面分析的鹊起。到了上世纪后期,投资机构的兴起和经济学者与金融学者对投资市场研究的深入,像江恩这种个人投资起家和艾略特这种业余研究者逐步被取代。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出现和成功,标志着基本面时代的开始,加上机构投资的资金量巨大,技术分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巨量资金投资的需要,同时基本面分析和经济学以及金融学在学术上的交叉和联系,能满足巨量资金长线投资的需要,所以基本面分析逐步成为投资分析领域的主力。而金融机构对技术分析也开始借助数学工具和计算机以及先进通讯手段,演变为新指标的发明和应用,而不再是仅仅针对价格走势做文章,出现了MACD、KDJ、BOLL等比较综合性的新型技术指标工具,对工具的发明和运用替代了之前的一些技术分析手段。
所以技术分析宗师级人物就不再出现。
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对于资金量相对金融机构较小,投资时间长度相对于金融机构较短的情况下,技术分析依然有着重要作用和强大魅力。
所以在中国股市成立之后,引进了大量西方的技术分析系统和手段,甚至一直保持活跃,中国股市中对技术分析的研究不仅继承了西方的分析系统和手段,而且还有很多重大的创新。
于是中国股市的技术分析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缠中说禅为代表的波浪理论派,一派是以殷保华为代表的江思理论派,还有一派是比较杂乱的使用各种新技术指标,近期哪种有效就使用哪一种指标的混合派。
其中缠中说禅将波浪理论从死板的数浪中挣脱出来,使用K线分析的方式来优化走势图,同时用现代交易软件提供的实时的不同分时周期进行修正,构建了比较有效的、能系统性分析市场的缠论。
而殷保华这边,把江恩的支撑线和压力线从原来的尺规作图中平移到现代化新技术指标构建的走势图中。对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参数设置进行了大调整。比较好地顺应了市场的新情况。
而另外一派始终处于杂乱无章之中。价格通道、趋势性指标和超买超卖指标等没有固定原则的混杂使用。几乎没有出现比较自洽的研判系统。
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提到的多周期与多指标协同的技术分析方式,其实就是取目前中国技术分析领域两大派别之长,重新做了一个组合。多指标分析是参照殷保华八线理论中,使用现代技术指标来考虑支撑线和压力线。多周期分析是参照缠中说禅对不同时间周期的图形可以组合成波浪理论的判断系统。同时加入了我自已观察得出的不同大趋势下指标效果和指标用法差异的考虑。
这套分析判断系统目前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从这个系统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分析在广大投资者所不知晓的情况下,其实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现代通讯手段和计算机软件都是推进技术分析发展的动力。
更综合与更全面考虑证券运行价量时空关系的分析方式将代代更新向前,所以技术分析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短线技术分析从来不是搞懂一两个技术指标就万事大吉的,而是日积跬步的不懈努力才能保持技术分析的高水平和前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