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本章之前,让我们把目光回放到1940年,考虑一家生产汽车收音机的美国公司的命运。这家公司已经和汽车行业的两大巨头——福特和克莱斯勒都签署了长期供货合同,订单充足,当年的销售额接近1 000万美元,比1930年的30万美元增长了30多倍。形势看上去还真不错,有稳定的订单,有很高的增长。但遗憾的是,当时美国的汽车收音机市场已接近饱和,超过90%的汽车都有了收音机。转向家用收音机,怎么样?不错的想法,3年前公司就这样做了,但现在几乎所有美国家庭都拥有了收音机。面对这样一个接近饱和的市场,如果公司有一大笔钱(赢利留存或者发行债券得来),管理层该拿这笔钱去做些什么?
它可以有多种选择:
1.拿这笔钱购买新的工厂和生产线,继续扩大生产。这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市场已经饱和了,再砸钱进去护大产能,只能加速产品价格的下滑,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2.拿这笔钱购买国债,享受稳定的收益。这是一种保守的策略,很多面临增长瓶颈的公司都会这样做,老态龙钟的管理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想熬过几年拿走退休金安享晚年。但是,在不利的情形下采取防御的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迟早,毛利率的下滑会挤干公司最后一点赢利,久而久之,研发人员失望离去,销售队伍士气涣散,投资人夺路而逃,这时,公司就丧失了最后的扭转机会。
3.拿这笔钱投人新的项目,开发新的产品,或者开拓新的市场,为公司找到新的赢利增长点。这种策略,才是投资人所乐意看到的,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所有公司,只要它活得够久,总有一天, 都会面临市场已趋于潜力极限的境况。如果它想继续成长,就必须转向新的方向。否则,若不思进取,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在危险面前闭上双眼,那么,它的赢利不仅停滞不前,还可能一落千丈。很多晖煌的公司就是这样没落的,例如美国钢铁公司、通用汽车、柯达、彩色电视机制造商真力时等,曾经都是各自领域里不容置疑的老大,今天已变得可有可无。它们在投资人心目中的印象,也如同桂在墙上以曲杠操作的手摇式电话机,已经过时得差不多可以进人博物馆。
幸好,我们所说的这家公司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它组建了通信部门,利用自己在收音机上积累的单向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出双向通信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它为美国陆军开发出第一台手持式双向对讲机,这种产品很快风靡全球,从出租车司机到登山的驴友都在使用,至今仍在畅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又开发出可以把信息定向发给指定人员的寻呼机。后来又开发出手机。这家公司在1943年发行了股票,每股为8.5美元,到1957年的时候,它的股价已经涨到每股45.5美元。这家公司就是我们熟知的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公司要持续成长,除了要拥有坚固的护城河,还要拥有另一种力量一突破性的力量。 就像一个强大的罗马军团,既要有坚固的防御体系,也要有强大的冲击力。所以,在讨论完公司的护城河之后,我们将把目光投向公司的另一方面一一突破现状的力量。
对于公司的突破性力量的重要性,我想实在是毋庸置疑。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找出突破性力量的来源。这才真正有助于我们评估一家公司能否突破增长的瓶颈,或者走出困境,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