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掠食者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早经营的是纺织业务。巴菲特以这家公司作为母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建立了今天集保险、能源、食品等多种业务于一身的综合商业帝国。然而,伯克希尔最初经营的纺织业务则不得不选择关闭。
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当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个价值“2000亿美元”的最大人生失误。如果当初没有买人伯克希尔公司,那么公司现在的价值将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两倍。
其实,在巴菲特买人这家纺织公司后不久,他就意识到了自已的错误。在当时的美国,纺织行业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兴起。大量廉价的海外纺织品涌人美国市场,形成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挤压美国本土企业。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在成本中的占比较高,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是美国本土企业无法提供的。最终的竞争结果是,纺织业几乎在美国本土消失。
美国本土纺织企业的衰落,供应端这一头 最早提供了可观察的迹象。当纺织行业供过于求时,并不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就可以发现外米的纺织产品。而在当时的美国,即使竞争力再强的本土纺织企业,也不得不面临每况愈下的经营局面。
投资者都喜欢需求处于上升态势的行业,这意味着这个行业“前景”被看好。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太乐观,不要忘记观察供应端的状况。如果供应量比需求端的增长速度更快,那么仍然会产生供过于求的局面,结果往往是“量升价跌”。出现量升价跌现象,应当引起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此时企业利润并不一定增长,反而有可能(但并不一定) 出现倒退或亏损。
假设行业整体的需求处在上升态势,而行业中的竞争个体并没有增多,说明这个行业具有准入门槛一我们乐于看到这种情况。 反之,则说明这个行业进入门槛低,增长的需求可能被外来者蚕食——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潜伏在供应端的危机
如果某行业利润丰厚,不仅行业内的生产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还必然引起外来资本的觊觎。如果产业没有进入门槛,那么投资者可能面临这样的尴尬,在某一 时点, 你判断该行业未来拥有不断增长的需求,前景看好。你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功课和调研,最后你的判断是对的,你也买人了对应的股票。只是万万没想到,粥多的同时,庙里来了更多的和尚.....
这种情况其实还比较常见,投资者经常会踩中“地雷”。比如说目前严重供过于求的多晶硅产业,我们在网上可以找到2007年初的一篇研究报道,其中写道:
我国多晶硅2006年总产量仅480吨,国内市场的需求超过4000吨,其中太阳能产业需求接近3000吨,因此绝大部分多晶硅必须依赖进口。硅原料供给不足和成本过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从当时的这一篇报道看, 多晶硅行业确实是前途一篇 光明。当时的多晶硅供不应求几乎是显而易见的。而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如图6-2所示,多晶硅的产量爆炸式增长。站在我们现在的时间节点,很容易判断产能过剩。但是在过程之中,判断拐点并不容易,各行各业均是如此。类似的事情,也曾在2007年的钢铁行业上演。投资者必须密切地关注行业的供需情况。
2010年初,一篇关于多晶硅的报道中,已经出现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论。自国务院发布“38 号文”以来,业界对我国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一直争论不休。究竟如何看待我国多晶硅的产能、产量,多晶硅产业的现状和前景,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从光伏产业发展前景研判多晶硅产能是否存在过剩现象,同时也让他们对如何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发表看法。
其中一位专家的言论:2009年全国的多晶硅产量为1.8万吨~2万吨,需求4万吨左右,约50%需要进口。目前实际产量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对于过剩问题,有许多争论,较集中的意见是,目前供不应求,但潜在产能过剩。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处在极端困难的状态,部分企业已亏损,一些小厂相继停产。事实证明,国家“38号文”提出行业预警是恰当的,对减少.过热投资、减少国家损失,起到很好的作用。
虽然2000年行业需求达到4万吨,一半的产量需要依赖进口。但话音刚落的第二年(2010 年),中国多晶硅的产量就达到了4.5万吨。而这个产能扩张的劲头,并没有减弱,一年之后的报道如下: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4.5万吨,比2009年2.2万吨翻了一番,全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就业总人教超过1.5万人。2011 年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将超过8万吨,产能达到14万吨,到“十二五”末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0万吨以上。
伴随产能提升的是多晶硅价格的下降。2006年多晶硅价格维持在150美元/千克左右,到2008 年升至500美元/千克的顶点,之后一路下滑,最低在2010年初跌至40美元/千克,之后虽大幅反弹至80美元/千克高点,又继续低迷。2015 年4月初多晶硅的价格不足22美元千克。其中, 2009年是产量急剧上升但价格急剧下跌的一年,也正是前文讲到专家正在“争论”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那-年。再次强调,如果出现量升价跌,投资者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关注该行业产能是否过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扒开上市公司的损益表,看看利润及利润率的变化情况。然后扒开资产负债表,看看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景气度。
量升价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前文讲述过的,企业通过降价来扩大产量,得以减少单品的固定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还有一种则是本节所说的,产品供过于求,企业不得不挥泪大甩卖。两种情况的分辨办法很简单,就是直看上市公司的利润变化情况。
百度一下,你能找到很多生产多晶硅(包括光伏企业)的上市公司。在正确的时间买人相应的股票,你可能获益匪浅。而如果你运气不好,就可能碰到2012年光伏产业的倒闭潮。在了解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密切关注行业的供需情况。在惨烈的下行周期,泥沙俱下,即使投人竞争能力再强的公司,也很难获得好的投资回报。
投资者光看到需求端的美好前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密切注意供给端的变化情况,同时留意上市公司的财务变化情况。我们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相关行业协会的网站,或者一些调研报告,都可以找到某一行业供应情况。如果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数据,那么你至少应当把行业前几名大公司的情况汇总起来进行观察。如果你没有了解这些数据,那么你的投资就犹如在黑暗中行进。
掀起需求端的盖头来
在供应的另一头——需求端, 隐藏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供应端的数据可以统计出来,而需求端却是难以捉摸的。投资者无法统计出市场有多少真实需求,没办法得到一个定量的数字。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后市的乐观程度,也会影响其对需求的判断。
好消息是,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并非毫无办法。即使无法定量估算需求,我们也必须判断需求变化的趋势。对于需求的判断,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销量。然而销量并不等于需求,销量只是被满足了的需求。在销量之外,还有多少潜在需求,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要把存货量以及存货周转速度结合起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把价格的变动情况考虑进去。销量、存货、价格,三个变量同时变化,会非常复杂。因此我们以销量为中心,先假设其中一个变量不动。需要注意,以下各种情形,应当将行业内的公司都拉出来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消除个体企业的特殊情况。
销量与价格
销量上升,无疑客户需求是在上升的。但如果销量上升的同时价格在下降,那么必定有一部分上升的需求,是由于价格下降而引起的。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定律,即价格下降,需求上升(少量商品除外)。因为普通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同时同向作用,会推动需求上升。
听到价格下降,投资者必须警惕,但也不要丧失信心,我们必须继续探究价格下降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某些情况价格下降是不利情况,例如过度竞争,供过于求。另一些情况则不是。事实上很多的产品打开市场的局面,都将价格作为武器。而如果价格下降有成本下降(特别是单品的固定成本)做支撑,那么价格下降是可被接受的。此外,如果价格下降,打通了更低阶层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消费升级的情况,那么投资者可以偷着乐了。
我们再来看另外几种常见的组合:
(1)销量上升,价格也上升。此时产品供不应求的可能性非常大。投资者此时应当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成本,如果成本上升的幅度更大,利润反而会减少,此时价格上升可能是成本输入型的,而非产品供不应求。
(2)销量下降,价格上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通常发生在农作物产品中。当农作物减产时,就会出现销量下降价格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动情况,主要不是需求端主动变化,而是供应端减少导致的。
(3)销量下降,价格下降。按理说,价格下降会刺激需求上升。如果此时销量反而下降,说明需求已经在价格因素之外主动减少。可能的原因有:替代品的出现,流行元素的更迭,耐用品的需求已经被大量满足(例如汽车)。
销量与存货
销量上升,存货在下降,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需求,也就是供应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需要注意这个存货下降的过程,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且 比较明显,而不是正常的波动。此外一些产品的存货会存在季节性的变化。
如果销量上升,存货下降,企业会补库存。如果库存长期得不到有效补充,那么销量的上升也就戛然而止。很明显这时令投资者高兴的事情发生了一“ 供不应求”。在供应无法满足需求的同时,另一个现象必然会发生,那就是价格将上升。
我们再来看另外几种常见的组合:
(1)销量上升,存货上升。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要首先警惕前文光伏产业的例子会不会 “ 粥多和尚更多”? ;
(2)销量下降,存货下降。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则可能是周期行业萧条期的尼声。此时许多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市场,行业内的供求情况会逐渐转好。
(3)销量下降,存货上升。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般销量下降都会引起存货上升。
投资者使用以上方法时,必须同时研究整个行业和上市公司本体。如果只研究某-家上市公司,那么出现偏差的概率较大。若无法得到行业数据,投资者可以将行业内若干家企业的情况叠加。这种叠加综合判断的方法,比较适合产品差异化小的行业,多集中在原材料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等。此外,叠加的样本越多,越接近行业的平均情况。
关注预收和应收
在考察销量、价格、存货的同时,投资者还必须关注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他数据。首先是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定程度上代表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当然- -些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卖现货的企业,不存在预收账款,如高速公路收费)。如果预收账款增加,且增速超过营业收入,说明企业的需求在往好的方向走,前提是公司并没有打算做假账,也没有让关联企业来凑数。
其次是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这两项如果增加且增速超过营业收入,说明企业在向F游经销商加大铺货力度。根据会计制度,产品只要铺货给经销商,就可以计算营业收人,并核算利润。但此时产品并不一定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很可能仍然停留在渠道。而很多企业为吸引经销商,允许经销商将卖不完的货品返还给企业,冲抵欠款。所以建议投资者密切注意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变动情况。保守的投资者,应当将超出业务所需,或者最近一期新增的应收,看作企业的存货,并在营业收入里剔除,再来研究供需情况。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相比,质地更好。因为应收账款有时无法收回,当经销商无力还款时就成为了坏账。上市公司针对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必须计提对应比例的减值准备。而应收票据,通常是指银行承兑票据,这种票据只有信誉较好的经销商才能开出来。同时由于银行的担保,这笔款项可以得到保障,上市公司也无须计提减值准备。
逻辑思维看供求
需求的变化非常复杂,受各种外力影响,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往往是非线性的,捉摸不定且无法得到统计数据。供应的变化,虽然数据来源相对较多,有时行业协会和统计局都能查到供应量.新增投资额等数据,但同样变化莫测。因此,投资者必须想出各种办法,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去判断供求关系。
房地产在中国一直是热门话题。房产崩盘论,早在十多年前的2004年就开始被热议。然而,当年没买房的人,估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为何看似不合理的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并且持续十年之久?中国的房地产究竟还能火多久?
投资者买人地产股前,如果看清了这些问题,那么买人的逻辑也就会清晰很多。
要讨论房地产( 住宅部分),一整本书也写不完。光是每一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都可以列出厚厚一本。这里只是从简单的供需关系,来探讨这个问题。中国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可以从国家统计局找到数据,供应量也可以从房屋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去推演,各地的房地局也提供批准预售面积的数据,从这些数据,对房地产的供应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需求很难把控。特别是房地产具备了投资、投机的属性以后,就更难揣度。
1997年以前实行福利分房政策,当时除少数沿海发达城市有商品房外,绝大多数人通过福利分房获取住房。当时住宅就已经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员工都在等指标分房。行政及企事业单位根据员工的数量修建房屋,这种按需修建的模式,不会形成过剩的房屋。所以1997年可以看作一个分水岭,1997 年之前旧房老房居多,而1997年之后的住房需求,绝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商品房来满足,无法通过消耗之前的存量房解决。
在中国房地产突飞猛进的这些年,巨量需求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过程中,这种迁徙产生了住房需求一人总要有房住才行。这部分需求,一是通过自购住房来满足,二是通过租房将需求转移给投资客。一些人早期租房,可能和很多人挤在一起,人均居住面积小,后来组建家庭,就需要更大的住房,这些需求随时间而推进和扩大。
城市化进程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新增的城镇人口意味着新增的住房需求。首先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见表6-2。
通过表6-2,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化率分作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这一阶段城市化率从10.64%提升至17.92%,30年间提升了7.32%。第二阶段是1979-1995 年,这期间城市化率从18. 96%提升至29.04%,城市人口新增I.79亿人,平均每年新增约1000万人。第三阶段是1996 年至今,城市化率每年提高超过1.2%,每年新增城市人口均维持在2000万人左右。
投资者通过对比数据,就会发现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的供需缺口明显。以下是商品房销售数据与人口数据的对比,见表6-3。
为什么站在2004年的时点,中国房地产根本不可能崩盘?从表6-3可以看到,虽然1997年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还陆陆续续存在福利分房,但绝大部分缺口落在了商品住房。1997-2004 年,每年的缺口均在900万人以上。从2008年开始,这个缺口才由正转负,但这之前的十多年已经积累了1.3亿城市人口的住房缺口。
2009年及以后的商品住房销售量,已经超过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量。2009年开始,商品房住宅销售开始补总缺口。当总缺口逐渐缩小以后,商品房销售量将会有所下降。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个缺口仍然有点大。
当然,还有一类需求没有统计在城市化人口之中,就是原来就属于城镇人口的青年,成家后从父母的房屋分出来单独居住。而某些人的住房需求可能暂时压抑,如工厂宿舍,或建筑工地临时房屋等。与此同时,在供应端有一些房屋未参与到统计之中,很多城市(特别是县城)自建房、小产权房很常见。所以,以上数据只是思考的一个维度,不能作为精确数字去度量。
除此之外,我们从另一个维度来思考房地产需求的问题,可以得到更丰富的答案。因为住房的需求,还与成家立业有关。在一个新的家庭组建前后,必然产生新的住房需求,因为他们要从父母那个年代兴建的老房子中分出去居住。在统计数据中,找不到各年出生人口的详细数据,但是我们可以用另一个数据代替。这个数据的可参考程度,得益于我国接近0的文盲率。
在中国,25岁至30岁是成家的一个高峰期。假设7岁小学入学,那么取平均27岁(有报道中国人平均第一次购房年龄27岁),也就是将小学人学往后推20年,可以得出大致的新增房屋需求趋势。我们看到,1997年的小学新增生源是一个拐点,从2500万人左右的数量级,逐渐降低至;2004年1700万人的数量级。1997 年往后推20年是2017年,也就是说,从2017年开始,新增的成家立业的住房需求,从趋势上开始迅速减少。
由以上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成长期,步入成熟期。也就是万科高管说的“白银十年”。房地产不再是人人能赚钱,而是优胜劣汰的行业。投资者在选择房地产股时,要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