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地说,为谨防中国金融掉进“技术陷阱”而引发债务危机,中国央行必须认知面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技术手段。我们认为,更多侧重“价格(利率)调节”的技术路线并不适宜中国经济。从发达国家近10年的货币政策实践看,在方方面面债务杠杆无以复加的前提下,侧重数量而更加讲求价格与数量结合的货币政策调节技术,不仅已经获得确认,而且已经在实践中收获良好效果。
作为同样被债务过高所困的中国,此时将货币政策更多转向“利率调节技术”是不明智,而且是“弊远大于利”的。原因是:它会使货币更加倾斜于“交易属性”,同时其“投资属性”。中国是一个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强化货币“交易功能”、弱化货币“投资功能”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背叛,是不可容忍的“重大技术性错误”。
从当下情况看,在中国的M2当中,代表国家信用的、作为信用货币之本的、M2中的“糖份”——基础货币占比只有16%——历史最低值;而在国家信用基础上扩张出来的商业信用、作为派生货币、M2中的“水分”——货币乘数高达6.4倍——历史最高值。我们看到的数据是:美国基础货币在M2中的占比达到11%,货币乘数9倍,则发生2008年金融危机;而现在,美国基础货币在M2中占比达到22%,则再次开启“扩表”——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过程。
为什么中国M2出现“降糖加水”的过程?关键原因就是: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越发倾向“价格(利率)调节”技术。实际上,加息减息就是“通过调节货币乘数(水分)”以达到控制M2增速的目的。美国的历史告诉我们:M2“降糖加水”,则货币功能越倾斜于“交易”而远离“投资”,这是实体经济的灾难。所以,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保罗·沃尔克为美联储引入“单一利率调节技术”之后,美国制造业在美国的占比每况愈下:1980年为23%,2017年仅为11.6%。与此同时,美国金融市场交易量暴涨。
这些年,中国是不是经历着同样的过程?“脱实向虚”仅仅发生在金融方向吗?实业资本、乃至整体经济是不是都存在“脱实向虚”的问题?为什么?M2“糖过少、水过多”引发金融短期化,货币越发倾向“交易”而远离“投资”。
为此,我们严重同意央行行长易纲“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说法,不要没完没了地压低利率,保持“必要的利率水平和调节空间”。但我们也必须提示:中国M2“低糖症”危害严重。所以,中国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不是“通过降息继续给M2加水”,而是通过释放基础货币、尤其是释放长期基础货币,为M2“加糖”。这不仅是人民币币值稳定之必须,更是中国参与国际实业资本、股权资本竞争的必要条件。
对货币和货币政策的认识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更要敢于否定自身的“惯性思维和理论认知”。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认识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