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正式披露,这份报告第一次披露了外汇储备经营业绩、货币结构等重要数据。年报显示,2018年末,我国境外所拥有的金融资产总额达7.32万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规模为3.16万亿美元。截至201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58%,非美元占比42%;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间,外汇储备投资平均收益率为3.68%。
为什么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的数据只到2014年,而不是2018年?不知道,但从2005年至2018年全部7.32万亿美元对外金融资产年均投资收益率仅为3.3%——低于3.68%的情况看,外汇储备近年来的投资收益率恐怕不会很理想。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对外金融投资收益收入2146亿美元,较2017年下降19.1%,而相对于当年末我国73242亿美元对外金融资产,资产回报率仅为2.93%。
对外金融投资收益率下降,显然和境外金融市场状况密切相关。2014年之后,欧美股市泡沫化倾向严重,而债券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比如,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开始执行负利率政策的情况下,欧元区和日元债券、特别是其主权债务资产收益率低得难以想象,甚至可能出现负收益。据统计,包括主权债券和公司债券在内,全球负利率资产规模目前已经逼近14万亿美元,这在人类经济史上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负利率情况必然带给各国外汇储备投资以巨大的负面影响。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排序原则”,安全性越高、流动性越好的政府债券越会受到中央银行外汇投资的青睐,但近年来,此类债券的收益性却非常糟糕,负收益的可能性最大。这当然会大大增加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投资能保持正收益已经很难,而收益率下降则完全可以理解。但我想说的是,外汇管理者完全可以如实披露,报喜不报忧反而容易引发“逆反心态”。
据介绍,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理念,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持续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利用不同货币、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控制总体投资风险,保障外汇储备保值增值。这是事实,但需要阐释清楚的是:近年来多元化、分散化组合投资的难度,远远超过债券正收益的年代。那时,买入后别动,持有到期,无论如何都会得到正收益,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但“负利率时代”则不然,稍有不慎,账面浮亏和最终亏损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有些人会说,那不会“炒汇般”辗转腾挪吗?可以呀,但几亿、几十亿美元问题不大,问题大的是:央行需要动辄数百亿、上千亿美元的资产腾挪,市场容量受得了吗?如何才能把操作成本降到最低?说实话,想想都痛疼。或许,这样的困难更加激励外汇储备投资管理制度的改革。其一,降低操作成本;其二,确保央行外汇流动性需求;其三,相对强化安全性和收益性。基于这三大前提,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地分散外汇储备责任主体,实施多主体分散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次公布的报告中,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对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作用和意义给出了明确定位:既“黄金储备一直是各国国际储备多元化构成的重要部分。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说实话,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记得2009年,IMF出于种种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抛售403吨黄金,价格在每盎司1000美元出头。当时,外汇储备非常充裕的中国央行一盎司都没买。为什么?那时在国家外汇局一些领导的眼中,“黄金只是一般性商品,根本不具金融属性,而且价格存在巨大的泡沫”,“黄金市场太小,如果中国央行要是出手购买,那黄金价格就会更离谱”,所以不能买黄金,不仅不合算,而且会影响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就是这样的认知,IMF的403吨黄金被印度、毛里求斯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吃下。
当年那样的说辞或许只是“声东击西”,因为在发表“黄金只是一般性商品”的同时,中国开始增加黄金储备。2009年,从600吨附近跳升至1054吨,但此后停滞近6年,直至2015年6月,央行公布中国黄金储备已由此前的1054.1吨升至1658.1吨;而现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黄金储备已达1828吨,是全世界第六大黄金储备国,但这样的黄金储备规模仅占中国外汇储备的2.4%。很显然,应当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