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天津、成都、重庆、上海、济南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试图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但这真能解决地方经济发现动力的问题吗?
数年以来,我们曾多次引用两位经济学大家的研究结论告诉中国,简单地依靠政策拉动消费不可持续,而且,时间长了弊大于利。这两位经济学大家,一位是美国GaveKal研究机构查尔斯·杰弗教授,他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一个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时期绝不能“刺激消费”,否则适得其反。就是说,如果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时期刺激消费,只能导致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另一位是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他曾明确指出:如果现在中国真得拉动一轮消费热潮,那中国就会出现和美国一样的危机。
10年过后我们看看现实情况,在企业和政府负债高企——资产负债表不断恶化的过程中拼命刺激消费,结果是什么?一方面,居民负债率激增,现在已经达到40%——无以复加的高水平;另一方面,居民储蓄被严重消耗,贷款增长数额超过存款增长数额——净储蓄负增长,以至于企业投资增长无法继续依靠国民剩余,中国社会尚无彻底实现工业化却提前呈现“后工业化”特征。
这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如果有一天,因为“说不定的一件事情”老百姓突然收紧支出,中国经济动力会突然消失,经济增长失速就会随之而来。过去10年,中国消费拉动的效果十分明显,典型的体现是:住户部门的杠杆率。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测算,中国住户部门的杠杆率在2008年开始快速攀升,从2008年底的17.87%升至2018年底的53.20%,其间升幅35.33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住户部门杠杆率低于10%时,拉高杠杆率有助于经济增长;杠杆率超过30%时就会对国家中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杠杆率超过65%会影响到国家金融稳定。我们已经达到53%的水平,尽管它依然低于59.2%的世界平均水平,更显著低于72.2%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却远远超过38.7%——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
有人会说,居民杠杆率大幅增长主要因为住房贷款的推动,而“夜晚消费”主要是“碎银子”消费,根本谈不上贷款问题,所以用居民杠杆率太过否定“夜晚经济”没意义。当然是这样,但我想说的是:“夜晚经济”应当发展,应当再回归“城市风景线”,但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是“极其有限”的。原因:“碎银子”有限,“碎银子”拉动力更有限。
所以,可以把“夜晚消费”政策当成恢复“城市风景线”的手段,当成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物质生活的手段,当成丰富旅游资源的手段,但千万不要冠之以“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工作”。
去到一个城市,有时间的时候还真喜欢坐在街头、河边观赏一下城市夜景,体味一下城市民俗,那时光的确非常惬意。但这些年,城市中靓丽的夜市越来越少了。为什么?电商把大量喜欢“夜晚消费”的人们关进了家门。想吃什么,想用什么都可以点几下手机“足不出户”地加以解决。所以,政府要拉动“夜晚消费”,首先要有办法把人从家里拉到街上去,如何拉动?有人说,市民不出门,不是还有大量旅游者吗?对不起,如果没有大量城市居民支撑起“夜晚消费”的人气和财气,闹市街区的商铺无钱可赚,游客又去哪里寻找“夜晚消费”?
我们必须意识到,各个城市过去不是没有“夜晚消费”街区,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越来越冷清?是政府不拉动的结果吗?还是商业时代变迁导致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实际上,许多城市,尤其是历史名城,什么地方形成怎样的闹市、夜市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人群背景”,而现在,我们能否重新找回或重新开发出某种“功能和人群背景”?这恐怕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