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图表
日线图通常被称为交易图表,构成要素包括价格、时间、成交量,可以为我们提供活跃度、时间拐点、价格形态三种信息。
日线图被我们称为交易图表,原因在于它是我们首选的分析图表。一个交易计划的开始,首先来自日线图的线家。哪一天是买入的时机,哪个价格区域是介入的位置,都是我们研究日线图的目的。通常而言,一个趋势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些 重要的价格形态和时间形态的信号,而周线来得有些过迟,日内线图则又有些过早。过迟会让我们延误交易的时机,过早会使错误的信号增加。所以,日线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枢组式的图表。
日线图是我们每8必须研究的图表,很多价格波动的线索集中于此。
日线图提供的信息
1.活跃度
一只股票必须具有足够的活跃度,价格波动越强,股票的能量越大,交投也越活跃,买入机会也就越多,短线交易者会热衷于这类股票。而一些喜欢细水长流的人,则会倾向于缓慢爬升的股票。日线可以为不同偏好的人提供不同的且较为容易发现的股票类型。
2.时间拐点
时间周期的拐点不只分布在日线图上,从年线图到1分钟图比比皆是。然而,由于我们采取的是T+1制度,因此日线就显得格外重要。T+I制度严格禁止日内买入的同时日内卖出某种股票相对应的头寸。因此,大量的日内周期被过滤掉了,我们只能发现并利用日线上的周期,在这里交易的频率被减少了。日线图上的拐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的,根据拐点进行交易,可以让我们轻松地捕捉到购买较为廉价的筹码的机会。
3.价格形态
价格形态的重要功能在于发现与时间周期相对应的价格位置以及通过测量来确定盈亏比。日内的价格目标的确定,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灾难性的损失。
交易图表的构成要素
1.价格
表示价格的刻度有两种,即简单算术图表、半对数图表。算术图表中价格到价格之间是等距的。例如: 1元到2元的距离等于2元到3元的距离。半对数图表的价格刻度则是按照对数形式展开的,呈现种比例关系。如果1元到2元的距离是100%,那么2元到3元的距离则是50%。
请看图,分别是益佰制药( 600594)的月线算术图表和月线半对数图表。
接下来,请对比宝钢股份( 600019)的月线算术图表和月线半对数图表,如图所示。
算术图表和半对数图表没有本质的区别。之所以半对数图表在过去比较流行,其主要原因是: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脑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工具,大多数人记录价格变化需要手工绘图,而半对数图表在手工绘图上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绘制同样的一只股票上升了300%的价格趋势,对数图表可以在一张纸上简单完成,而算术图表却很难做到。
在分析方面,半对数图表和算术图表的确存在着一些差别。半对数图表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历史数据的波澜,而在算术图表中历史数据则倾向于扁平。现在流行的软件,例如飞狐分析师,提供了这方面的强大功能,可以作为参考。
2.时间
交易图表的另外一个要素,就是时间。一般的图表分析软件只提供交易日图表,即图表所显示的只是交易日,节假日被全数剔除了,这种图表可以用来分析单位时间内价格的市场运动周期,但是忽略了自然周期对市场的作用。
在中海发展( 600026)的日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然H坐标在K线之间留下了节假目的空白。
所以,只看交易日图表来分析价格运动走势,对于以图表为主要决策依据的交易人而言是极不全面的。遗憾的是,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方面的研究。
3.成交量
在经典交易理论中,成交量被视为价格研究以外的第二重要的市场行为因素,他们坚信市场的趋势会被成交量所验证,一个上升的趋势,会伴随着成交量的增长面增长;同样,一个下降的趋势,成交量也会随之持续递碱。他们还认为成交量代表市场中的“人气”,人气会随着价格不断攀升而变得活跃。
经典理论对成交量的措述基本正确。 请看上证指数年线图。
成交量在长期上升趋势中的表现的确是这样。但是,在交易图表中它的表现也是这样吗?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量在价先",这是人们熟知的股市谚语。那么,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
成交量通常被解读为价格的先行指标,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了某段时间的天量,价格就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发生新的上升趋势。这样理解它似乎言之凿凿,然而非常遗憾的是。
2005年3月30日 深深房A ( 0000 )的价格出现反弹,成交量逐步放大,到2005年4月7日价格在巨大的成交量的配合下创出新高。按照“量在价先”的原则来判断,该股随后应该发生一轮较大的上升趋势。但遗憾的是,随后价格便一路狂跌。
这种情况不是个案,它具有普遍性。2005年6月6日,中集集团( 00000的价格也是携量向上,一切看来非常正常。但是到了2005年6月9日依然无法摆脱下跌的命运。
一些个性市场中的现象被毫无根据地夸大并以顺口溜的方式流传,这是国内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把“量在价先”这样的格言奉为圭泉,并津津乐道,然而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探讨其内在的含义,也不愿意去验证这类格言的可信性。
请大家记住: 量是价格的衍生物,没有价格就不会有成交量。要正确理解成交量。
成交量作为验证指标有它独特的价值,但在价格趋势面前它水远是第二位的。我们不能仅根据成交量充分与否来断定市场趋势是否会继续发展下去。
成交量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代表某 只股票的活跃程度。在选择股票的时候,我们除了寻找其卖点外,还要关心其流动性。流动性的通俗说法就是我们可以很自由地出人该股票,买的时候会有充分地供应,卖的时候会有充分地接盘,不会为了卖出1000股而在10%以下的位置寻找买盘。
换手率是衡量某只股票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一只持续上涨的股票会吸引大多数交易人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具体体现在:不断地快速买入和快速卖出。快速买入的原因在于人们惟恐赶不上这波上升行情,快速卖出者则是惟恐价格过高而错失到手的利润。当快速卖出者发现他们卖出的股票还在上升,就会像当初迫切地快速买入一样重新投人交易中,这种行为在一轮强劲的趋势中 表现得尤其激烈。
直到大家的态度发生根本改变,价格就会陷人震荡中,持续到价格开始下跌为止,而这种下跌则来自于多次买入者对他们快速买入和快速卖出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既然多次买入、 卖出之后价格还会持续上升,那么这次我决定持有的时间长一些。 ”于是买盘和卖盘的频率减少了,体现在图表上就是成交量萎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会因此而下跌。只要有新的事件出现,这种快速买入、快速卖出的行为还会出现在未来的行为循环中。
底部拐点区域的成交量
虽然说成交量在行情分析中处于二等位置,但它依然有它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恰好和谚语中流行的说法相反。
通常而言,当底部拐点出现的时候,成交量是萎席和清淡的。请看中信海直000099的月线图,2005年7月是该股的重要转折点,也是21个月的时间拐点。但是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的成交量是非常清淡的。为什么这里会如此清淡呢?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再次谈到交易者的人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易者习惯按昭如下模式进行交易,价格上涨一急于买进 急于卖出一 再急于买进一 再急于卖出。价格下跌一持有一继续持有一 继续持有、 不再关心市场的价格波动。
当价格下跌的时候,人们习惯于回避灾难。只不过回避灾难的方式有些可笑,采用的是著名的鸵鸟策略。鸵鸟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不是奔跑回避而是把头藏进沙堆里。在股票市场中,鸵鸟策略的表现是不再关注股票而任凭它下跌,这也就是当市场进人熊市的时候却成交清谈、人气稀缺的原因。
但是,当股票市场开始回暖的时候,人气并不是突然凝聚的。在最初的时候,会开始有较多的买单出现,这些买单在绝对值上可能无法比下跌之初的成交值更多,但它相对于当时的市场卖单而言,无疑是足够多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多的买单无法在较低的价格成交,于是便开始在相对高的位置买人。这种竞买情况一旦发生,价格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直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竟买的活动中。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个底部便形成了,否则价格还会随着抛单的增加而再次重归雄途。
一些交易市场中的老 手经常这样说:“价格的 上涨不只是因为买的人多了,还因为卖的人减少了。”在市场顶部到来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此时抛盘和买盘的绝对量要远远大于底部抛盘和买盘。这就是在底部形成的时候成交清淡,而在顶部形成的时候成交巨大的原因。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就可以让成交量为我们服务了。
底部拐点出现的时候,成交量大多数时候比较清淡,这是底部到来的有效证据。否则,我们就需要继续观望。当拐点过后、价格上升的时候,成交量必须放大,尤其是在突破重要的阻力位置时。如果在这个位置成交不足,则意味着该趋势有问题。
请看,这是贵州茅台( 600519)的周线图。该股价格创下新低的时候正好是18周修正周期的拐点,之后成交量创下了历史新低。这个新低保持了两周,第三周开始缓慢放大。在第八周的时候,价格突破了重要压力线并呈现出较大的成交量。必须强调的是:这里作为买人信号的基点是价格的时间拐点。
拐点位置成交的单周放大
单周放大通常是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发生在牛气冲天的个股的拐点处。由于该股的长期走牛,买入该股的人拥有较多的获利筹码。而大盘的快速下跌,会打击并动摇部分继续持股人的信心,最终导致他们在个股阶段回调的尾部采取一致行动-抛售 手中依然获利的筹码。这是基于一种落袋为安的抛售,它和由于亏损导致绝望的抛售完全不同。在这样的个股上,拥有信心的人一定多于彷徨的人,所以当这种知足者抛售股票套现的时候,有人就会大量地买入。原有多头的加仓和发现该股持续走牛的新多,会因为这样的机会的出现而以手加额。这种情况不会延续太久,很快抛售就会结束,通常在第二周,成交又会清淡下来。
在成交量的研究中,所谓筹码理论在近期较为流行。这个理论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和推论上的:
●每只股票都有一个庄家(或者称为主力)。
●庄家或者主力必须拥有流通盘50%或者以上的筹码。
●这些主力购入股票需要支付成本。
●这些主力不会低于成本而卖出股票。
●所有股票的上涨原因都是这些庄家或者主力的主动行为。
●主力拉升股票的目的是让无事的且愚蠢的散户在高位接盘。
●整个涨跌循环来自于政策导向,而庄家可以先于散户知道政策的改变并因势利导进行拉拾或者打压。
●主力或者庄家是市场的永恒赢家。
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么结论就变得简单:
交易是跟踪庄家的游戏,筹码理论可以发现庄家的成本,因此在庄家成本位置买入并坚持到庄家出货前夕卖出,就可以长期稳定暴利了。
这一切听起来是那么头头是道,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事实还是假设?如果是事实,那么就意味着价格每上涨10%,庄家就会从散户手里赚取10%的利润,而散户则要亏损10%。 如此一来, 散户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了,而每次牛市则必然是散户的坟墓。
现在的结论已经非常清楚了,散户们依然是这个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广泛亏损,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彻底破产的地步。这说明一点:在市场中,庄家并不是永恒的赢家,而且庄家的数量一定没有达到一股一庄的程度,甚至可以说盈利的主家不会超过5%。大家不妨计算一下,如果庄家超过5%,每年盈利30%,那么中国的证券市场也早就不复存在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跟庄?为什么一定要不择手段地加人作弊者的行列中呢?难道我们就不能体面地、道德地在市场中赚取利润吗?魔山理论认为是可以的,而且一直有这样的人群存在。
在成交量的范畴内,换手率是比所谓筹码理论研究重要得多的数据。可惜的是,在市场中鲜有人关注。
换手率
比较全部的A股的单日成交量绝对额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在跟踪资金动向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决定资金流向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单日成交量的绝对值。
以宝钢和永生数据来做比较。在成交量绝对值上,永远是宝钢大于永生数据,因为一只股票的单日成交量和一只股票的流通盘息息相关。宝钢和永生数据的流通盘有多大?看看公开数据就可以知道,宝钢是永生数据的20倍。这意味着前者只要每天有1%的换手,就远远大于后者100%的换手。所以,如果你想捕捉资金流向,则必须关注换手率,只有换手率才可以告诉你市场中哪些股票在被此刻的买家关注。
换手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成交量与流通盘之比。如果你的单位时间界定在一天,那么当天的成交量与其流通盘之比就是换手率。如果你关注的股票的换手率远远领先于其他股票且价格上升,那么就意味着在这一天市场资金正在流入这只股票;相反,你关注的股票的换手率排名第一, 但是价格却以跌停报收,就意味着资金正在流出这只股票。
资金流向
如果价格上升,且换手率加大,则意味着有实力的买家(资金)在此刻看好这只股票。
如果价格下降,且换手率加大,则意味着实力卖家在此刻看空这只股票。
换手率和价格结合起来可以告诉我们此刻的资金方向,但是其局限性也很大,因为它必须和时间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有时在短期图表中,换手率也会让我们感到困感。例如:在60分钟图上,第1个小时内价格上涨2%,换手率0.9%,在下个小时内完全有可能价格下跌3%,换手率1%,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就无法确切地用它来评价未来的价格运动了。
有一种补救方法在过去的应用中显示了它的威力,即:把时间和趋势、换手率结合的方法。还以小时图表为例,在过去的24个小时K线中,如果在价格上升的过程中,有1/3数量的K线上升的时候,出现了换手率增加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个上升趋势或许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