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价差分解
大量已有的研究试图对买卖价差中的信息成分进行检验。Kyle(1985)设置了一个精巧的模型来验证做市商是如何小心地设定买卖价差以抵消其与知情交易者进行交易而造成的损失.因此,价差中的一部分被称为逆向选择成本,它是来源于知情交易者与做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然,这一部分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这也是前文中我们介绍各种价差分解模型的原因。
表4-8显示了价差分解的结果。如前文已经分析过的原因,我们在此应用的方法论参见Lin, Sanger和Booth (1995)的模型。表4-8的A部分显示,在引人卖空制度的事件前,逆向选择成本的横截面均值为0.169,而事件后,该数值上升到了0.241,成对t检验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对而言,中位数的变化更小一些,由0.083升至0.897,但仍然在10%的水平上显著。
由此可见,在引人卖空制度之后,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升高了。与上文中已经证实的价差扩大的实证结果结合起来看,我们认为,是由于引人卖空制度将部分噪声交易者驱逐出市场,因此,使得其余的噪声交易者们更加谨慎,他们要求更高的滋价来抵消更高的亏损可能性。如果将这一故事放在Kyle (1985)的框架下描述,即: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减少,知情交易者的相对比例增加,因此,做市商们与知情交易者们的交易而产生亏损的可能性增大,由此,理性的做市商们会做的事情就是增大价差来抵消亏损,具体体现在逆向选择成本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现存的理论研究对这一点的预测是错的,如,Diamond和Verrecchia (1987)错误地预测了买卖价差的变动方向,Bai, Chang和Wang (2006)则声称在引人卖空制度后逆向选择成本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