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空制度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理论研究
在Miller (1977)的研究中,并未提供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更多反映的是这位已故金融学家出色的学术直觉。在Miller研究的基础之上,Harrison和Kreps (1978)则通过建立一个简单而意义深刻的数学模型,描述了一只股票在限制卖空的情况下究竟是如何被高估的.Harrison和Kreps的模型是:假设市场中存在着两个类型的投资者—悲观型投资者与乐观型投资者,在卖空限制存在的条件下,即使是悲观型的交易者也乐于参与股票的买卖.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把股票转卖给乐观型交易者而获利。这相当于卖空限制赋予了股票一个类似期权的附加价值.
理论上讲,Miller, Harrison和Kreps描述的卖空限制导致股价高估的机制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前者强调投资者的异质性与卖空限制的相互作用会将持有悲观看法的投资者驱逐出场,从而造成市场上悲观看法的缺失,导致标底股票价格高估;而后者更强调投资者的投机特性,悲观的投资者自动地将自己的悲观看法屏蔽于市场之外,为得到短期的投机利益参与股票交易并将股价推高。
然而在本质上,这两个早期研究都是与投资者理性预期以及著名的有效市场理论存在冲突的。Harrison和Kreps指出:有效市场理论隐含着一个假设,即所有理性投资者对于资产价格的主观概率一致,但是他们则假设投资者对于资产价格存在不同的主观判断,这就造成他们的结果(股价高估)与有效市场理论的预测不一致。
Jarrow (1980)则从两个方面对Miller的研究提出质疑。首先,Mill-er认为卖空限制可能会造成股票价格高估,因为那些潜在的卖空者最多不持有标底股票,而不能实际卖空;Jarrow则充分考虑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他认为,如果一只股票实行了卖空限制,可能与之相关的“替代股票”的需求也会受到影响,则对该股票的需求会因此而下降。因此,买空限制对个股估值的影响方向不定。其次,Miller推测说那些投资者之间看法分歧比较大的股票更易于被高估;Jarrow则宜称Miller没能考虑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果将相关关系因素考虑进去的话,价格变化的方向也是不确定的。总而言之,Miller以及Harrison和Kreps的研究更适合用以探讨卖空限制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而Jarrow的理论则侧重于讨论卖空限制对个股的作用。
Diamond和Verrecchia(1987)撰写了另一篇关于卖空限制的经典文章。他们研究了卖空限制是如何阻碍私人信息反映到市场价格上的。先前的研究大多是讨论卖空限制与投资者看法分歧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造成的后果,Diamond和Verrecchia则将侧重点移至卖空限制的信息融合作用,这也正切合当时金融经济学整体发展的趋势—重视信息不对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以Miller以及Harrison和Kreps为代表的早期理论都是假设投资者之间对于标的资产的价值评估存在分歧,同时这些投资者又都固持己见,从而造成标的股票的市场价值被高估。Diamond和Verrecchia认为这种前提假设与投资者理性是不兼容的,真正理性的投资者会在交易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换,通过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可以推测其他投资者掌握的私人信息、偏好以及看法,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之上形成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判断.也就是说,理性的投资者不会像Miller以及Harrison和Kreps假设的那般固持己见,他们的理性会驱使他们相互观察和信息交换,从而对股票价格的判断趋于一致。
尽管Diamond和Verrecchia的研究仍属于理性预期模型的范畴之内,但是他们却得出与先前经典的理性预期模型不同的结论,这要归结为他们在卖空限制假设下又引人了“投资者信息不对称”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