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家门户的财经首页,焦点位置赫然写着“聚焦格力换届:董明珠当选的可能性有多大?”
结尾放一个问号,搞得好像是个问句一样。
编辑团队说,我们要不要准备一下“意外来临”的素材,例如《董小姐下课!格力或迎重大变革!》。我说如果你实在闲得慌可以去试试。在市场上,那些死得很难看的赌徒,都喜欢把身家押在“意外”上——意外当然会有,但我们最大的精力,依然应该放在“确定性”上。
股东大会,是事关每个人利益的大会,没人会跟自己的钱包怄气。在投票之前,每个人一定得深思熟虑:如果现在“去董明珠化”,格力会变得更好吗?
你看,这果然不是个问题。
格力最大的IP其实不是空调,更不是手机,而是董明珠。对这一点,董明珠自己也知道。例如,第一代格力手机的预存图片,是董明珠本人的头像——这个做法非常像知名调料品牌老干妈——但显然也让广大手机用户陷入了困扰。
例如我,一个中年男性,在关机开机的时候看到一名那么正经的中年女性,就会有一种被督促的感觉。那双散发着威严的眼睛,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班主任,刚工作时的面试官,以及动不动就要改稿子的甲方。
格力手机不受好评,我觉得这多少有点儿关系。当然,后来的格力手机总算不这么干了。
其实,就算把手机里的画面都换成迪丽热巴,也不会妨碍董明珠和格力的“强关联”:你很难想象董明珠不代表格力,也很难想象格力没有董明珠。而且,说实在的,虽然董明珠说“要继续做手机”,但格力的发展显然不靠手机。
在许多老板要“花钱上节目做品牌”的当下,董明珠成为了一个“另类”——不少节目组还得向她支付出场费。她的脾气、她的经历、她的赌约……让董明珠成为了“收视率保障”,也让“格力掌门人”这个称呼家喻户晓。
我接触过不少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其中有一些总会说“我们要低调”——我总觉得,都坐到这个位置了,如果有自信就不该低调。你越敢表达,就越能强化品牌认知,越能节省推广费用,像董小姐,甚至还能赚一笔回来。
就像雷军之于小米、马云之于阿里,甚至于扎克伯格于脸书、马斯克于特斯拉一样,有表达自信、也敢彰显个性的掌门人其实是稀缺且珍贵的——我们身边绝大多数是“低调”的、或者是“伟光正”的。这种基于个人个性与品牌价值的协同性,一旦被打破,其实会迅速削弱人们对品牌的认知——
乔布斯为什么要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交接?你看看库克的苹果就知道了。
一直有人问,格力是不是一家好公司?毕竟它的业务比较传统,前段时间的银隆内斗也相当难看。从未来的想象力来看,也应该处于摸索阶段。
其实市场上还有条真理:不看现在,谈什么未来。
格力有两件了不起的事情:第一,曾连续11年坚持不懈地分红,而且是高分红。唯一一次没分红,是因为出现了所谓的“股东不捧场”事件:
现场气氛一度陷入尴尬,大家觉得这个女人果然情绪波动大,怕是更年期到了。
但回过神来,觉得说的也没错:人家的确没亏待投资者,连鼓个掌叫声好都吝啬,的确也不太合适。
所以这次董明珠主动提示“大家鼓个掌”,然后大家一边乐呵一边鼓掌。
在市场上,有不少企业,一直号召投资者一起“向梦想进发”,结果让大家千金散尽。横向比较一下,格力的确厚道。
第二,刚刚宣布全员加薪,会上又说了“只要结婚,就有两房一厅”。在一个动辄喊裁员、不发年终奖的当下,这个举动不说是一声春雷,至少也是一股暖流。
判断一家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看他对待员工的态度。我曾经遇到过一家做风投的,人家除了看财务报表,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在网络上查离职员工对这家公司的看法。你再怎么美化、再怎么粉饰,在这一点上一定能显出真实面貌来。
这个时候宣布加薪,第一表达了财务自信,第二提升了团队凝聚力,第三也是最好的招贤纳士的告示。
从理性角度来说,我们的确应该谈一下隐忧:例如新产业研发进展不可预知、产业存在短板、面临芯片困局等等;但从感性角度来说,如果一家企业的状态一直是“对投资者好,对员工好”,哪怕提升幅度有限,你也很难把它归类到“差公司”去。
可能老板脾气有时候差了点。但反过来,“脾气好,但让投资者亏,让员工苦”的老板,肯定是坏啊。
真把董明珠票选下去,恐怕有失民心。
真正遇到这样的变局,之前一定有大量的征兆,例如投资人亏损了,凝聚力下降了,你得多少意识到,“把这个人弄走,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格力显然还没遇到这个问题。董秘在会上说,“围绕董总,各司其职”、“董总强大”,的确有一些表忠心、个人崇拜的色彩,但它确实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回答。
董明珠的确有自己的短板,例如很多人难以想象“如果自己的家人像董小姐一样,该如何相处”。但客观讲,在事业上,董小姐与格力一直互相成就,谁都没有把握贸然取代。
董明珠说,“有很多人骂我”。但显然,在步入会场的那一刻,她已经胸有成竹。
董明珠本次连任到期日是2022年1月,届时她将满68岁。她说:“我现在就想退休,但企业的发展必须有延续性。”
嘴上说一回事,想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这个强势的女人,依然把命运抓在了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