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房价一直在上涨吗?
《不一样的经济和投资趋势课》今天上线第11讲《判断房价高低最重要的指标不是你的收入,而是央行发烫的印钞机》。
研究房地产这么多年,在房价趋势问题上,对大家最有误导的观点有两个:一是房价会永远上涨,比如有人说,京沪永远涨;二是认为房价太高了,每年都预测房价要崩盘。
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很害人,也极其不专业,但极具迷惑性。从中国房地产20多年的周期看,中国的房价在过去20年的周期中并非一直上涨,而是有自己的短周期,而且短周期非常明显。
从研究房地产开始,我是一个坚持研究房地产的短周期的人。过去20多年,房价并非一直上涨,而是经历了几波下跌,甚至有大跌。以一些人号称的永远不会下跌的一线城市为例:
第一次大跌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国的房价整体下跌幅度超过了30%,北京当时的房价下跌幅度甚至达到了40%(当然,你在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并没有看到这个数据);
第二次下跌,2014年,2014年3月杭州房价下跌,引发了全国性房价的调整,2014年全国房价调整的真实幅度在20%,当时杭州房价跌成了狗,北京房价调整至少在20%,可惜很多人在后来反弹之后根本没有想起来;
第三次下跌,2017年以来,北京上海的房价调整,真实调整幅度至少在15%。很多卖房的人对此有深刻的感受。当然不用说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忽悠一些人去买的环京的房子了,至少被腰斩。在2017年买入北京房子的,至少被套了3年,并经历了15%到20%的下跌。
这是事实。所以房价不是一直上涨的,包括一线城市。包括去年暴涨的深圳。大体的走势是半年暴涨,然后两年不动。自己观察,这个结论是容易看出来的。
至于那些每年预测房地产要崩盘的观点,其依据在于根据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得出结论,是房价太高了。事实上,由于我们房价统计的粗糙,一个城市的真实房价究竟如何,平均房价究竟如何,房价中位数究竟如何,都缺乏准确的数据,所谓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完全不准确。
另外,说个扎心的话,房价不是拿普通人的收入来衡量,而是拿有支付能力的人的收入衡量的。衡量房价高低至少不是按照你的收入,而是按照市场上的钱来衡量的。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好房子阶段性的会上涨,因为钱比好房子多。
我在2016年提出了一个判断房价趋势的逻辑,三句话:房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城镇化,长期看人口(后来某人在2017年提出了相似但和我不同的这套逻辑到处吹嘘)。
短期看政策,就是我认为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是有效的,不管是刺激房价还是打压房价,都有用。特别是每一次刺激,不管是金融政策,还是其他政策,都管用。比如2015年的去库存,2017年的货币化棚改,是导致那一轮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中期看城镇化,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为什么不会崩盘,因为城镇化没有结束,真实需求还在。
长期看人口,随着生育率的急速下降,中国房地产长期看难逃日本房地产崩盘的覆辙。
房价未来10年怎么走?决定因素是什么?还能不能投资房子?这些问题,都在我们这节课中有答案。加入我们的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