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看股市]从来没有什么“中等陷阱”,要警惕的是“改革陷阱”从来没有什么“中等陷阱”,要警惕的是“改革陷阱”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
人均GDP一万美元,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到了能否突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真正迈入高收入国家水平的关键时刻。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是世界银行2007年发布的《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中提出来的。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GNI)在97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在976美元到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美元到11905美元之间为中高收入国家,超过11905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虽然流传甚广,学术界关于这个概念的讨论也一直是个热点。但坦率而言,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l首先,从二战以来,全球经济表现而论,的确只有少数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绝大多数的国家经济到了中高收入阶段之后便停滞不前,但仔细研究这些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则完全不同,没有任何依据表明这种经济发展的停滞具有什么“共性”;
l其次,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究竟到了哪个阶段开始停滞不前,可以说毫无规律。
从全国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高速发展,但高速发展的周期完全不同,有些10年,有些20年,有些如中国和日本等高达30年,甚至40年,没有任何依据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了欧美高收入国家的那个标准就开始下滑;
随着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矛盾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到常态增长是正常的,经济增长慢下来不代表进入什么“陷阱”;
l最后,研究一些国家经济经历高速发展之后陷入停滞的原因,你会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收入到了某个阶段就会必然出现这种情况。
大多是因为在收入分配、产业升级及整体改革方面没有抓住好的时间窗口,从而丧失了从中高收入突破进入高收入的时间窗口。将这种经济停滞现象归结为“收入陷阱”,很显然名不副实。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笔者一直认为,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中等收入陷阱”这种毫无意义的概念。我们需要的是,汲取拉美等国在收入分配、改革整体推进以及制度建设方面停滞从而丧失巨大机遇的教训。
“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当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以后,面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实,面对产业结构急需升级的需要,面对增长引擎的转换,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事实,如何在制度方面做出正确的回应,这是真问题。
因此,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其实就是改革和国家制度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力,还是成为阻力。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在经历4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必须明白,经济增长速度的减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