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投研:重磅,深度解析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第一,6月29日,山西新阳清洁能源与中科海钠主导的1MWh钠离子储能系统在山西落地,而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产品早在2020实现了量产,电芯产能达到30万只/月。
第二,7月7日,爱玛科技在相关大会上推出了钠离子电池,并称未来将搭载在自己的电动自行车上。
第三,7月23日,相关部门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求研究编制新型储能规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及中长期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第四,7 月29日,相关部门发布《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完善峰谷电价机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这将进一步助推我国的新型储能市场发展。
第五,7月29日,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其开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宁德时代的目标是实现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在目前的动力电池市场,主要有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2种技术方向,并且主要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代表企业。
而这2种锂电池的名称就是由于正极材料不同而来,一个正极材料为三元锂原子,一个为磷酸铁锂。为什么以正极材料命名,主要就是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成本最高的地方,大约占到整个锂电池成本的40%以上。
所以,可以推导出,钠离子电池的出现基本上有两个因素主导,一个是需求,一个就是成本。
成本方面,根据中科海纳数据,从资源储备看,钠资源在全球范围都有分布,价格每千克仅仅2元左右,而锂资源75%集中分布在美洲,价格高达每千克150元左右,并且目前仍在疯狂涨价。
而根据中科海钠测算,采用钠离子作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成本较锂离子电池低30%-40%,这个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宁德时代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原因。
需求方面,目前随着电动车销量持续上涨,新增供给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锂电需求,锂行业在下半年或进入硬短缺,而这会进一步推动锂矿价格的上涨,下半年锂价预测至历史前高18万/吨。
特别是在全球推广新能源汽车下,这个需求问题只会越来越大,锂矿短缺会一直存在。
所以,钠离子电池有着钠资源更丰富、电解液成本更低、无过放电特性等一系列优点。如果一旦释放出来,会满足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那么钠离子电池既然具备成本低、充电快、耐寒等优势,会不会颠覆动力电池行业呢?
目前动力电池在使用上面临2大难题,一个是续航问题,这个是主要的,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kg,但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约300Wh/kg的能量密度还是有很大欠缺,所以,即便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也只能配备在低端车型上。
一个就是质量和体积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受制于动力电池的质量和空间很大,但是宁德时代只说了钠离子电池的单体质量能量密度,并没有说体积能量密度,而这个更重要,这决定了一辆汽车能放多少电池。
所以,从理论上推断,钠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肯定不如锂电池,基本上很难应用到汽车上。
所以就能发现市场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钠离子电池出来后,新能源板块并没有表现,反而储能方向大爆发。
因为钠离子电池成本低、充电快、耐寒等特性,基本上就是为储能打造的产品,而且中国的新能源配储需求最高的地区也正是冬季气温相对更加寒冷的三北地区。
这也是近期储能政策频出的重要原因,这不是巧合。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7GW,而锂离子电池以88.8%的装机占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预计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需求量为123GWh,以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计量,对应市场空间约537亿元。
而发改委的文件指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2025年全球电力系统用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超5000亿,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所以,从整体来看,钠离子电池的推出,对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构不成大的影响,目前主要应用方向主要是储能领域和电动自行车行业,但还是要密切关注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