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只面向全球市场的新锐对冲基金,要想在市场中驾驭惊涛骇浪时不被灭掉,除了基金经理人要有过人的胆识、高超的操作技巧以及对大势的准确把握,它的经理人每天还要承受市场瞬间风云变幻的巨大心理压力。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只生猛的对冲基金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索罗斯基金”在大赌斯普拉格电气公司(Sprague Electric Co.)上市时遭遇惨败,巨亏了75万美元,斯普拉格电气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查普曼·斯普拉格(Robert Chapman Sprague)是一位前海军军官,他的父亲弗兰克·斯普拉格.这位被誉为“电力牵引之父”的前海军军官是位爱搞发明创造、极富数学天赋的人。罗伯特是斯普拉格的长子,人称“鲍勃”他和父亲一样对发明创造情有独钟,一生共拥有19项专利。还在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时,他就发明了一种收音机控铃设置,极大地改善了收音机的音质。这项发明最终诞生了斯普拉格专业公司,1926年,26岁的鲍勃和妻子用自己和向亲戚朋友销售股份筹集到的25 000美元在马萨诸塞州的昆西成立了这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电子装备和电容器。
最初,公司的经营差强人意。当鲍勃设计出更小、更亮、售价更便宜的电容器时,公司业务迅速膨胀,第二年公司市值就达54 000美元。1929年,斯普拉格公司的员工已超过500人,销售收入高达50万美元,次年,鲍勃将公司从昆西搬到马萨诸寒州的北亚当斯。
就在1929年“黑色星期五”大股灾前三个星期。鲍勃刚刚将北亚当斯的一家工厂买下,随后而至的大萧条差点就将斯普拉格公司扼杀在摇篮里。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的旺盛需求帮助鲍勃渡过难关。斯普拉格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为美军生产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尖端武器上关键的内置电子元器件。
大量军备设施对电容器和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令斯普拉格公司飞身激变,巅峰时期的斯普拉格拥有8000多名员工,在美国有六家工厂,并在欧洲和远东也开办了工厂。1943年公司更名为“斯普拉格电气公司”。自1954年起,卸任斯杏拉格总裁职位的鲍勃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任命为美国安全委员会大陆防空司令部的顾问,但他依然担任斯普拉格公司策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直到1971年退休。
作为研究最新式武器装备的机构,斯普拉格公司还是肩负着导电化和半导物质的主要研发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普拉格的内置组件用于美国航天局的双子星计划。在鲍勃的主导下,斯普拉格公司的销售力量由两个部门组成,一是其传统的电容器部门,重在稳固其在成熟市场中对价格极度敏感的消费者口味,即所谓大众市场:二是鲍勃亲自督导的半导体部门,意在尝试发展高利润的“小众市场”(niche-market)对新技术和尖端设备的需求,鲍勃也许并不清楚这两个部门暗地里矛盾重重,互相拆台。
果然,鲍勃最初的这个构想后来被公司的销售部门完全毁掉,原来,电容器和内置电子元器件是当时斯普拉格公司的主要生命线,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种很少有变化的电子元器件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不愁卖不出去,销售人员宁愿多卖一些根本不用花力气的电容器和电子元器件,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在尚是新生事物的半导体的销售上下功夫跑市场。
该公司的一位资深销售代表甚至毫不讳言:“现在电容器的销售就可以让我衣食无优,为什么我要花时间把我的面包和黄油拿走,只是因为公司需要卖更多的半导体呢?”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销售部门在执行公司CEO订立的目标时直接“唱跑了调”。
要命的是,此时公司的管理层并未及时发现这个致命要害,采取相应举措纠正销售部门对公司整体产品的关注度,而是继续对半导体部门实施更多资源上的倾斜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化了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两部门之间的火拼逐步升级。公司曾尝试通过无休止的培训计划提高销售人员对半导体的销售技巧以及相关的产品专业知识,但这种尝试无疾而终。正如那位资深销售代表所说的那样,如果能很轻松地靠卖电子元器件衣食无优过好日子,为何要去费力跑半导体这个技术并不太成熟的新兴市场呢?于是,这种销售部门与公司总裁决策之间的信已不对称彻底将斯普拉格摧毁,最终引发了斯普拉格的倒掉!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数十年间,斯普拉格曾一度成为井喷的电子消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但随着日本低价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潮涌而入,这样的好日子似乎到了头,曾经盛极一时的斯普拉格风光不再。1986年,短命的斯普拉格关闭了其位干北亚当斯马歇尔大街上的工厂。
1974年正是斯普拉格的春天,它的销售部门与半导体部门正“拼杀”得难解难分,电子元器件的销售如火如茶。但罗杰斯和索罗斯并不了解这些细节,以鲍勃在这一领域的非凡影响力(尽管他已退休)和此前斯普拉格在美国军方德高望重的地位,两人认为斯普拉格将在半导体市场上有不凡表现,于是“索罗斯基金”重仓持有斯普拉格,期待着它像其他国防军工一样腾飞。但斯普拉格的年报最终将他们的愿望拖入万丈深渊,公司的销售收入锐减,不少机构看空“索罗斯基金”损失惨重。巨亏了75万美元。
惨痛教训让两人明白:一家看上去前景不错的公司很可能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对一家公司的了解远远不是看几份文件就可以轻易下决定的,而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在投资中尤为重要。谈及此次的巨单沦陷,罗杰斯表示:“这就是一糟糕的分析我们居然购买了一家半导体产业的边缘公司,而不是其中某个该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