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力的角度.如果想要拉升只牛股,必然手上需要有足够的筹码,并且不被人非常明显地盯住。因此,在一只牛股出现之前,通常都会有一段相对隐蔽的主力建仓时间。也就是说,它可能在底部或者某一个平台位置盘桓相当长的时间。这就对想要捕捉牛股的交易者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要注意底部资金 进入的情况,这是盈利的前提,只股票未来要有较大的涨幅空间,首先必须具备资金的关注度。
第二,关注行情启动的时间,这能帮助利润最大化。如果较早介入,则需要忍耐非常长的时间,就算后面真能赚钱,估计也会有大部分投资者因无法预知后面走势而产生信心动摇,导致本来盈利的操作仍然功亏一篑。市场中所谓“一抛就涨”的经验也大多源于此。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介入,越靠近主力拉升的时点,能获取的利润当然就越大。
很多人以为把握牛股的关键在于在主力启动之前就入场,其实未必如此。想要利润最大化并不在于提前,而在于“靠近”。行情什么时候启动,这个时点,猜是猜不出来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对启动信号的确认和跟进速度。在实战当中,当注意到底部资金入场之后,我们还要判断多头是否攻击。而这个进攻点,就是最佳买点,就是量价的突破点。
案例:突破型量价形态
图是华海药业2015年1月到6月的走势。从2014年年底开始就出现底部推量资金 进入形态,此后,2015年1月6日、
2015年1月22日、2015年2月2日都有明显的资金流入。但是从走势上来讲,在3月4日之前,华海药业维持着非常窄幅的震荡收敛形态。但是在2015年3月4日,成交量突然放大到43.2万,接近当时10日成交均量15万的3倍,日涨幅接近9%,有效地突破了前方长达3个月的收敛整理,并在此后的2个月内,完成了127%的涨幅空间。如果我们从2014年年底,或者第一次看到增量资金进入就直接入场,面临的可能是长达两个多月的窄幅震荡,很大可能在3月4日之前,甚至3月4日突破之后立刻获利了结,即便一直持股,也消耗了相当大的时间成本。因此,3月4日突破量形成的买点,才是收益最大化的买点。追踪和确认这样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般所谓的量能突破,主要是指对于阻力位置的突破,最常见的就是平台阻力。最简单的一个平台阻力的计算,就是取近期量能最大一天的收盘价为平台线的标准,无论该天K线是阴线还是阳线,都是按当天的收盘价进行。
案例:平台突破的量价形态
图是暴风科技在2015年下半年的走势。2015年9月23日当天,成交量能突然放出,而这个时候,暴风科技已经连续收了7根阳线创下波段新高。当日来看,这绝不可能是一个买点。后面几天行情出现明显缩量整理,但在缩量过程中始终没有有效跌破9月23日的K线,9月23日入市资金仍然处于盈利并且持筹的状态,意在高远。这个时候,缩量拉回点就成为买点。因此,在量能突然放出之后,缩量拉回不破增量点时形成买点。
需要注意的是,量能平台是一个动态概念.如果后面成交星超过前期成交量,则按后面最大的成交量的收盘价来计算量能平台,此时就会出现量能平台的转移。每次的放量突破,其实都是一次较好的实战介入点。一般我们要求量能的放出应该是在建立平台的时候放出而建立平台后应该以缩量方式运行,此时的量能平台突破就是有效和有力度的。一般情况下这种平台不会超过三个,最佳的 买入点当然就在最后一个量能平台的有效突破上,但是仍有变数,因此通常我们在第二次出现突破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分批介入,只要前一平台不被放量跌破,都可以继续持股。
案例:量能平台的变化
图是格林美在2016年3月到7月的走势。图中的三个堆量点,其实就是三个量能的平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后量超前量,导致量能平台上移,也就是价格重心上移。第一个推量启动点是在2016年3月1日到3月3日,此后行情滞涨后缩量拉回未破堆量点支撑,形成第一个平台阻力;然后出现了第二个推量突破点,在2016年3月17日到21日,堆量后突破3月3日的高点再次滞涨,缩量整理未破堆量点支撑,形成第二个平台阻力;第三个堆量突破出现在2016年4月5日~6日,突破3月21日的高点后第三次做缩量拉回。这一次是比较明显的拉升前的吸筹,在缩量整理的末端出现了一次放量杀跌,跌破了4月5日的低点。这是主力拉升前最后的清洗,力度非常大,这样的杀跌很容易把技术派清洗出去。有两个地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这是吸筹还是出货:第一,我们注意到虽然是放量但是量能并没有超过4月6日的量能;第二,杀跌位置在60日均线受到支撑。
最后一次洗筹后行情就非常的顺利和干脆,5月5日放量突破4月6日的高点位置,缩量整理后再也没有跌破,收在5月5日的开案位置之下,到本文截图点的24个交易日内涨幅累计达到54%,而同期上证指数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从2900点下跌到了2800点。因此,个股底部筹码的稳定可以通过底部量能平台的稳定和抬高来显示,而这样的个股,才是有能力走出独立于大盘的强势行情的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