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止损的内容放置在哪一个章节中,是让作者在构思整本书时深受困扰的一个问题。止损本身是一个交易行为,在量化交易策略的组成成分中与买卖行为的性质等同。但是与买卖行为不同的是,止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而买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或者说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同时,止损是一个偏向于人为主观确定的交易行为。在全书开头对量化交易策略给出定义时,作者曾说明,在构建交易策略的过程中,允许存在定性的或者人为主观的成分。止损就是一个在策略构建过程中存在较多定性成分的组成部分,虽然研究人员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买卖决策加入整体模型从而进行优化处理,但是实际的止损设置往往还是与量化交易策略使用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当然,止损在量化交易策略构建完成之后,是具有明确的数量化规则的,可以用来无偏差地指导交易决策,因此止损本身完全符合量化交易策略的定义。综上所述,对止损而言,在量化交易策略研发框架中进行介绍、将其加入买卖决策部分的论述中或是在风险体系内加以介绍,都是可行的。
然而,让作者感到抱歉的是,在本书这种介绍量化交易策略研发流程的日的背景下,止损的加人似奶会影响到整体论述的明确性。一方面,止损与买卖行为的交易性质类似,在策略研发框架和买卖决策部分加入对止损的介绍会使得理解较为困难;另方面,止损本身较强的定性特质会让全书的量化基调受到影响;此外,在实际策略的例子特别是量化选股的例子当中加人止损的设置会极大地复杂化处理过程,希望保持本书简单易读的特性也是作者不愿意增加篇幅详述止损的一个原因。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止损在量化交易策略研究与量化交易实际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些交易员和研究者也把止损视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一本介绍量化交易策略的书籍当中绝口不提止损是一个有失偏颇的处理方法,因此作者选择在本章中对止损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果读者对这一风险控制工具感兴趣,可以参考其他的交易资料,并尝试着学习如何在实践中将止损设置融入整体的量化交易策略研发。
一般来说, 量化交易策略中的止损包括两类。第一类针对单次交易,如果净值因为这一笔交易而损失到了一定程度,则不必等到相应的退出点出现,直接清空仓位止住损失。在这样的交易中,止损代替了退出买卖行为,终止了一次完整的交易,与买卖行为的性质是-样的。
图9-7说明了这一类止损在量化交易策略研发流程中的位置。在图9-7中,追求收益的目标驱动了买卖决策的形成。同时,对单次交易风险的控制,也通过止损的形式,影响了买卖决策的结果,这一过程就是图中的虚线箭头。
第二类是针对整个量化交易策略,如果实际运行一个量化交易策略,使得净值从开始运行时到现在损失到了一定程度,则终止该策略的运行,判定该量化交易策略失效,并放弃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最大损失率的一个实际应用,即设定一个值,当最大损失率超过该值时,就退出量化交易策略的运行。
第二类止损更偏向于量化交易策略的执行环节,存在着更多的人为确定成分。其具体的设置有时候与策略使用者的风险偏好有关,有时候与相应投资产品的设计有关。例如一些基金产品的合同中会设计风险警戒线,这种合同上规定的亏损额度往往就是这一类止损设定的重要来源。也正是因为人为因素过大,大多数量化交易策略的研究资料并不讨论这一类的止损行为。
第一类止损是我们在设计量化交易策略时主要研究的止损方式,即在一次交易的建仓后,如果资产走势并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运行,进而产生了净值回撤,那么当回撤达到多大程度时,就应该认定这一次的建仓是错误的,清空仓位止损。
这样的止损只是主动退出某一次交易的处理方法,并不影响交易者按照量化交易策略的信号进行下一次的开仓与买卖。因此完全可以将其看作整个量化交易策略的一部分,并设置具体的参数加入建模与优化的过程。
但是也正因为这类止损止住的只是一次交易的损失,所以止损对于风险的控制只体现在单次交易之上。通过单次交易的风险来评估量化交易策略的整体风险仍然是一个待处理的工作。例如,如果出现连续止损的情况,净值的回撤很可能会出乎意料的大,那么这种连续判断错误、连续止损的出现概率有多大,就是策略开发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此外,单次的止损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帮助我们限制好量化交易策略本身的风险。对于整体风险的限制与管理,其只有相对的作用,而没有绝对的作用,这与仓位决策是一样的。绝对的控制风险,只有前面提到的第二类止损,即完全退出型的止损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