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个股深度分析方面没有发现新的目标,分析了几家公司,都不值得付出真爱。投资这东西和爱情一样,也是讲究缘分的,强求不来。这次初善君不谈公司,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投资心得吧。作为一个经历过量化交易、技术分析、价值投资的老司机,还是值得小伙伴们参考的。心得嘛,仅为个人主观见解,见仁见智,没有绝对的对错,期待拍砖,欢迎交流。
一、量化交易
初善君正式踏入投资圈就是从听起来高大上的量化对冲投资起步,作为一个行外人,初始接触量化交易肯定达不到投研的标准,只能从运营做起,那时候学习了什么是α、β,什么是因子,学习了期限套利、跨品种套利、跨市场套利、分级基金套利、期权策略、指数增强等等。理工科出身的初善君毕竟还是有点编程基础的,在一位老师的帮助下写了几个交易策略。其中一个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在30分钟级别上回测胜率接近70%, 年化收益22.3%,最大回撤-4.1%,初善君自己觉得很牛逼了。但满怀期许的向几个牛人求赞时,从他们不屑的眼神中,初善君就知道自己这辈子不是做量化策略的料了。
初善君还搞过两个量化(技术指标)选股模型,每天收盘后在通达信里面运行,建立当日自选池进行跟踪,结果长时间跟踪下来发现煞费苦心钻研的模型并没什么卵用,白瞎了“绝佳机会”、“绝佳进场点”这些曾被初善君寄予厚望的名字。这也直接导致初善君结束了疯狂迷恋量化分析的岁月,试图让交易停下来。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门槛低,而且相关术语听起来都很形象,什么金叉死叉,顶底背离,红三兵,三只乌鸦等等,易学易会,朗朗上口,轻松圆你一个股评家的梦。还有被技术派奉为圭臬的《缠中说禅》,更是通过一堆概念把小伙伴们唬的一愣一愣的。
但我个人觉得技术分析的原理是概率论,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归纳总结,但市场是否真的会按照早先的剧本一再重演就很难说了。我想中国人最早将技术分析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案例应该就是《守株待兔》了。另外,技术分析也有很多类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东西,比如波浪理论,可以说是千人千浪,总有一款能让你事后圆满解释,但事前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一看就是抄袭我国算命先生的。
虽然初善君觉得技术分析单纯用于预测的可靠性有待商榷,但作为建立交易系统的要素,确实还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著名的海归交易法则,上穿均线就买入,下穿均线就卖出。看起来简单无比,却在交易中屡试不爽。
为什么预测功能有效性不高,却能应用在交易系统中屡试不爽呢?其实这一点也不足为奇,还是基于概率论的应用,交易系统的特点就是只做应对,不做预测。如果这么说太抽象的话,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初善君去葡京赌场玩,什么也不会玩,就只会玩猜大小。对于这个简单的赌局,只要你带的筹码足够多,基本就可以保证稳赚不赔了。
比如你带了100万去玩猜大小,每次就下注100块,随便押一个大小。如果赢了,那就赢100块;如果输了,第二局就仍然押相同的方向,但筹码200块。如果赢了,扣除上一局输的100块,总共赢100块;如果输了,第三局仍然押相同的方向,但筹码400块。如果赢了,扣除前面两局输的100+200块,总共赢100块;如果输了,第四局仍然押相同的方向,但筹码800块。如果赢了,扣除前面三局输的100+200+400块,总共赢100块……
以此类推,100万能够你连续输多少局呢?——13局,13局一共需要819100元。连续13局押相同的方向都输的概率是多少呢?1.22/10000,万分之一多一点点。如果真的13局连续都输了,那只有2种可能:1、你的运气太衰了,2、赌场出老千。这就是用技术指标建立交易系统能有效的简化演示。
现在很多炒单客,比如深圳周边的T+0工厂,都是一群小海龟,经过简单的技术培训,就可以批量上岗的。其实胜率还是不错的。但这种投资方式完全归为技术分析好像也不太合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投资者情绪(往大了说叫金融心理学),比如一波急跌之后肯定会有个反抽,就大概率存在交易机会。而且这种模式对于筹码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投资者能严格按照交易规则操作,稍不留意一次贪心可能就会踏上不归途。你可以想象一下,拿着上百万的账户,每次只能赚个一两百块钱,心里很容易失衡的。所以这只是小众市场,大的投资机构往往选择价值投资的路线。
三、价值投资
可以说,我们熟知的国内投资大佬、投资机构大多是价值投资者,一路唱多茅台的但斌、公募一哥出身的王亚伟、一姐王茹远,神秘低调的徐翔(这个还是算了吧)。知名投资机构包括东方资管、景林、朱雀、重阳……。
目前证券投资市场80%以上的私募基金是股票多头策略,而股票多头策略中价值分析派是绝大多数。特别是大型的私募基金,基本都是价值投资策略,这也足以说明价值投资策略在投资江湖的核心地位了。
有意思的是,价值投资派大佬普遍长寿。卡雷特活到101岁,施洛斯95岁,戴维斯88岁,查理芒格今年已经94岁了,巴菲特也已经88岁……按照大佬分析师任泽平的说法:从表面上看,投资给了他们财富,让他们有机会去享受最好的生活,但这并不是关键,投资本质上是一种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的修行,他们通过数十年的投资把自己历练成了最优秀的人生管理者。虽然这种说法被很多网友怒怼,但初善君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四、三种投资策略的比较
投资市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包容性,不管什么策略,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它,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真真切切的摸到了,但谁也不要说你掌握的就是真理,在市场面前,你永远是图样图森破。每种策略都有赚钱的,也都有亏钱的。
目前初善君比较偏爱价值投资的理念,这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分析方法,短期走势难以把握,但长期趋势可以判断。当然,这需要建立在你对行业、公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这也是价值投资门槛比较高的原因,能摸透一个行业及公司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谁又敢说真正的摸透了呢?随着掌握信息的逐步增多,原来的结论随时可能会有调整。
技术分析是受到很多财经大佬追捧的一个门派,据初善君观察很多微博大V都是技术派。因为技术分析不但门槛低,还具有普适性,我一招波浪理论可以任意分析3000多只股票的走势,谁有问题我都能讲上几句,准不准那是以后的事情,容易塑造大V的形象。而做基本面分析的,你个研究汽车的,总不能随便就分析我金融行业的股票吧,小帮派的就不要来和我大门派争辉了。
而且,技术分析对于超短线交易有效性还是非常高的,很大程度上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只要不贪心、控制好筹码,技术分析能有很高的胜率的,T+0工厂以及一些私募的T+0团队已经实实在在的说明这个问题了,但这对于交易者的要求很高(实时盯盘、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还是提醒小伙伴们谨慎参与。
量化交易作为近年来风靡投资界的后来者,受到众多投资机构和资金的追捧,主要在于量化交易把原本具有一些艺术性的投资活动,变成了完全了技术活。通过量化算法,配合对冲、套利、指数增强等投资手段,把净值曲线做的非常平滑,最大回撤和波动性都控制的非常低,投资者(特别是大资金)当然喜欢了。而且交易量非常大,可以为券商贡献不菲的交易佣金,初善君了解到某个不到2亿资金的量化策略,一年交易量300亿以上,基本上是至少2天换手100%。
某量化交易产品的净值曲线
但量化策略对于策略有效性和IT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虽然我们有点编程基础的人经过简单学习就可以写出一个策略,但实际投资的过程中远远不够,这就是初善君虽然也能写出一两个看起来还凑合交易策略,但仍然被鄙视的原因。实际的量化投资都是多因子选股,考虑很多的因子叠加。而且之前跑的很好的策略,过段时间可能就突然失效了,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失效。初善君见证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这种策略就不要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