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投资信念一:预测市场的动向
在1987年10月股市崩溃前一个月,乔治·索罗斯出现在《财富》(Fortuhe)杂志的封面上。杂志刊登了他的这样一段话:“我在金融上的成功与我预测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称。”
美国股票飙升到了远超过基本价值的程度,日本的证券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索罗斯隐约感到了市场的压力,并且放了大量的日本股票的空单。一星期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而剧损亿多美元,日本证券市场却连创新高。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几天内被席卷一空。大约半年后,日本证券市场才转向熊市,然而,索罗斯早已经割肉离场了。
成功的投资者并不依赖对市场走势的预测。事实上,巴菲特和索罗斯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如果他们依靠的是市场预测,他们一定会破产。
错误投资信念二:要寻找市场的股神
现实:如果你真的能预见到未来,你是站在房顶上大声谈论它,还是闭紧嘴巴,开一个佣金账户然后大发横财?伊莱恩·葛莎莉(ElaineGarzarelli)本是个不知名的数字分析家。1987年10月12日,她预测说“股市崩溃就在眼前”。一个礼拜后,“黑色星期一”降临了。
刹那间,她变成了媒体宠儿。而几年之内,她就把她的名声转化成了一笔财富。她是怎么做的?遵循她自己的建议吗?
不。实际上,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她的互助基金,不到一年就达到了7亿美元。只收1%的管理费,她一年就入账700万美元,业绩真不错。此外,她还开始发表投资业务通讯,而订阅者很快就增加到了10万人。
权威地位的商业价值让伊莱恩·葛莎莉发了财,但她的追随者们却没有这么幸运。1994年,她的互助基金的持股者们不声不响地投票决定终止该基金的运营。原因是:平庸的表现和资产基数的萎缩。
错误投资信念三:听“内部消息”赚大钱
现实: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资者之一。他最喜欢的投资“消息”来源通常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公司年报。当乔治·索罗斯于1992年用100亿美元的巨额空头冲击英镑时,他获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称号。他并不孤单。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英镑濒临崩溃的迹象。就算没有数千,也有数百其他交易者随着英镑的急剧贬值发了财。
但全力投入的只有索罗斯,也只有他将高达20亿美元的利润带回了家。现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已名扬天下,已经有高高在上的资格了。但当他们开始投资时,他们什么也不是,也别指望受到特别欢迎。而且,巴菲特和索罗斯在出名之前的投资回报都比现在要高。可见,对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来说,现在以任何方式利用内部消息显然不会有太多好处。
就像巴菲特所说:“就算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普通投资者,如何稳定地做好投资计划呢?
策略一:分散、低估买入蓝筹白马,长期持有并适当做长期的大波段操作。
在熊市阶段,或者低估阶段,分批、不断买入中国最赚钱的蓝筹公司、白马公司,静待5年一波大牛市的到来,并适当做一些长周期的大轮动。
1. 买入优质的好公司、品牌公司、基本不会倒闭的公司。
2、买入、卖出、持有阶段,都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左侧买入,右侧卖出,在公司的低估阶段买入,如果看好的公司股价偏高或者合理,就等待买点。
3、长期持有,或者大周期、跨多年的大波段操作。对于低价买入的公司,如果没有大的收益或者公司没有极大的垮掉的危机,就持有不动。可以在多个公司之间做适当的大周期轮动,比如某公司涨幅很大了,比如100%以上了,就卖出,然后切换到低估的公司。如果大牛市来了,就坚决不买股,等待,并在50%涨幅的情况下慢慢卖。
4、资金分散于多个具备明显护城河优势的龙头公司。这些公司的基本业务比较单纯,少做多元化,属于行业垄断或者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下来的行业,且主要是前两名,最多前三名。
可以跟踪和观察的潜在的公司标的池如下:
(1). 银行业: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
(4). 旅游业:桂林旅游、黄山旅游、丽江旅游、峨眉山A、九华旅游、张家界;
(6). 高速公路:中原高速、赣粤高速、山东高速、宁沪高速;
(10). 家电业:格力电器、美的空调。
(12). 消费业:伊利股份
在工作方面,要求你专注工作、刻苦钻研工作,在工作上有所追求,从而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在投资方面,要求你很少关注大盘、个股,业余时间看看自己关注的少量公司的新闻。在个人修养方面,要求你具备长期的思维逻辑,不受公司短期内营业绩波动的影响;懂得看行业、公司的本质特征;并且具备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