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大阳即低开高走的大阳线,是大阳线的一种特殊形态。
个股上经常会表现会大幅度低开有时甚至是跌停开盘,盘中经过震荡之后开始拉升,到尾盘以最高价收盘,盘面相对涨幅较大,有时以涨停板收盘,当天振幅达到20%,实体非常巨大。
案例3-3 上证指数(2008年10月28日)
大盘2007年10月创下6124点的高点之后,一路下跌,跌了一年之后,跌幅达到70%,不可谓不凶。很多投资者认为我们的市场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因为从牛到熊,转变非常快,等你感觉到的时候,或者按照一般的数据认为他是牛或熊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尾声。指数在大幅度下探之后,于2008年10月28日收出一根低开高走的大阳线,当日涨幅2.81%,振幅7.05%。如图1所示。
这样的一根K线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做多资金对后市的看好。它的意图有二:首先,利用大幅度的跳空低开恐吓散户,让一部分人交出筹码;其次,当日相对涨幅巨大,显示做多资金的动能比较充足(从跌停到涨停)。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看涨幅就行了,毕竟最终账面上体现的是涨了多少,为什么要看振幅呢?的确,我们做股票是为了涨,但是股票是怎么涨起来的呢?是资金的推动。怎样才能看到资金的迹象呢?实体大阳线。
所以,这一根K线,我们不能看绝对涨幅,要看相对涨幅即收盘跟开盘比涨了多少。
随后大盘经过几天的震荡整理之后,再次以一根实体大阳线放量上涨,夯实底部。如图2所示。
为什么会认为1664点会是底部?单纯的说超跌是不对的,跌幅超过50%,我们都可以认为是超跌,换句话讲,从6000点跌下来,跌破3000点之后就都属于超跌了,而且当时市场流传一个说法——3000点是铁底。大盘的确在跌破3000点的当天,马上拉回,从而形成反弹,最终出现了4·24行情。如图3所示。
随后大盘再创新低,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没见到3000点。
在1664点见底之前,大盘还出现过一次集体涨停板的行情,那就是著名的9·19行情。如图4所示。
指数跌到1800点附近,按说应该是超跌了吧,管理层开始再次出利好救市,第二天大盘涨停板!市场一片欢呼,但是欢呼之后,一地鸡毛,接下来的一个月大盘却开始加速下跌……
在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底部。
第一、底部是个区域,不是某个点;
第二、底部有政策底和市场底之分;
第三、弱势行情中,靠政策刺激出现的反弹底部只能称为政策底;
第四、政策底不是市场底,市场底往往在政策底之后再跌一段时间,跌一定幅度之后形成;
第五、一般来讲,底部需要二次确认,确认的标准除了再次调到底部区域附近之外,更需要再来一根大阳线进行做多的确认。
所以,大盘连续杀跌之后,很多位置都是我们认为“差不多”的时候,往往差很多。
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在不知道接下来底在何方,该如何把握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根据是否出现表示资金的大阳线即可。然而,除了1664点的那根7%的大阳线之外,我们发现还出现了5次相对涨幅在6%以上的大阳线,那该如何把握呢?
我们前面讲过,位置比形态更重要。同样的一根K线可能是建仓,可能是拉高也可能是出货。那么,如果是出货,反弹一下之后就还有新低,而且是持续新低;如果是进场建仓,那么一般会有二次确认。
所以,我们没法忍住自己看到这么大大阳不进场,但是我们要适时地离场——一旦看不到持续的做多力量,就要选择快速离场。
很多人被套,不是因为买错,而是因为卖错。因为他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愿意改错、舍不得割肉,或者是心存侥幸。
我们可以抵挡住一根两根这样的大阳线的诱惑,但绝对挡不住接二连三的大涨,所以下降通道中一定会忍不住进场的,这个很正常的。但是,要记得把握我们讲的二次确认原则即可。
大级别的底部一般都会有二次确认,或者我们常说的二次探底。因为经过两次找底之后,筹码变的更集中,再一次“消灭”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者。网络上有个段子,写的搞笑,但的确是事实——
陈胜吴广首抄秦朝底,败;刘邦二次抄底得天下。曹刘孙首抄汉朝底,败;司马懿抄双底得天下。金兵首抄宋朝底,败;元兵抄双底得天下。李自成首抄底明朝,败;清兵抄双底得天下。
大阳线,我们明白了是资金推动的表现形式,位置越低,做多意愿越明显。
如何确认这样一根大阳线就是底部呢?除了相对位置较低之外,更需要看他后期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