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市政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是股民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但是,仅仅是敏锐地捕捉和关注股市政策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股市政策,真正了解股市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及其对股市的实际影响,而不能简单地以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对待。在这方面,许多股民也是有着深刻教铆“的。
1994年7月底,国务院有关领导与证监会商定推出三大救市政策,包括暂停新股的发行;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的规模;发展股票共同基金,试办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等。毫无疑问,这三大政策对当时低迷的股市具有明显的政策扶持意义。但是,许多股民却过于夸大了政策的作用,有的人甚至还幼稚地推论:证监会秘书长讲话,上海涨了30点;证监会主席讲话,上海涨了100点;现在是国务院领导发话,上海肯定要涨200点!于是许多人头脑发热,情绪激动,盲目地杀入股市,跟在一些投机机构后面进行疯狂炒作。仅一周时间,沪市上涨了105%,深市上涨了67%,许多个股上涨幅度超过200%。其实,当时的政策是引导股市稳步发展,而绝不是希望其盲目暴涨。况且其中许多政策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如新股发行虽然停止,但已经发行的股票还在上市;试办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即使到现在也未完全实现。把这三大政策盲目看成简单的利好消息的股民,最后在9月份的暴跌行情中无一不成为套牢一族,8月份的纸上富贵一下子成为过眼烟云。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理解当前股票市场》,这本来是管理层对当时股市极度过热、许多股票无理性暴涨而向投资者发出的风险提示,但许多人却对此作了片面理解,认为这是管理层抑制股市发展的信号,是最大的利空消息,于是惊恐不已,不计成本地大肆抛售,以至当天沪深股市暴跌,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收于跌停板。虽然随后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负责人都先后告诫投资者要正确理解《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仍有人失去理性,一个劲地割肉斩仓,结果在短短5天之内,沪市狂泻了近400点,深市大跌1300多点。事实上,此次调整仅2周就结束了,以后大市以更加顽强的态势一路单边上扬,并于3个月后创下新高。未理解管理层调控目的而无理性抛售的股民,损失惨重。有人认为是《人民日报》“误导”了他们,实际上是他们没有正确理解《人民日报》的文章。
其次,我们不但要正确理解股市政策出台的目的与意义,而且还要正确估计股市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中国股市虽然是一个封闭的小型股市,不到2万亿的流通市值仅只相当于美国几个基金的净资产值,因此政府的调控能力极强。但是,政策的调控也需要在市场的配合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况且,中国股市也并不完全是只受政策调控的力量上下涨落,而同时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求关系、企业经营状况、实际利率,甚至也包括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影响等等;再者,随着股市的不断规范与投资者的不断成熟,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也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另外,市场反应与政策消息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时市场反应滞后,有时市场反应又超前。如果我们以为只要有利好的政策出台,股市就会百分之百地大涨;只要有调整的政策出台,股市就会立竿见影地下跌,我们就有走人误区的可能。1999年的5·19行情,明显地受到了管理层的高度呵护,尤其是6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无论是其语气、语调,还是相应的政策力度,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但行情的力度却是1994年以来最小的,持续的时间是最短的,而且从超强市到极弱市的演变速度也是最快的。1999年许多人在5·19行情中解套,又在5·19行情里套牢,就与他们没有正确理解《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有关。尤其是在被视为股市又一大利好的《证券法》实施的7月1日,股市不仅没有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向上粗涨,反而是掉头向下。当天深沪股市600多只股票齐刷刷地跌停,砸死在地板上,上海股市狂泻128点,深圳股市跌去298点,许多股民一天之中将5·19行情的胜利果实几乎损失殆尽。7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对新股发行方式做出了重大改进。对于这一利好消息,股市几乎没有什么反应。8月30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恢复征收利息税。对如此重大的利好消息,股市也无动于衷,继续向下滑落。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三类企业投资股票二级市场。9月9日,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大涨6.58%和6.02%。但是,如此的好消息,也只给股市带来一日狂欢,并且狂欢之后,是更加快速的下跌。10月27日,各大媒体公布,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有人认为仅这一个消息,就抵得上前几年所有利好消息的总和,但股市依然是波澜不惊,仅仅是稍涨一点后,又滑到了下降通道。所有这些都表明,随着市场规
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政策使用频率的过多、过快,政策对市场的作用和影响正在迅速减弱。如果我们对此不正确认识,正确分析,一听见有利好政策出台,就以为股市会大涨几十几百点,其结果必然成为政策消息的牺牲品。
回顾我国股票市场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政府政策在股票市场打下的深刻烙印依然清晰可见。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1997年以前我国股市表现出波动幅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1997年后股指走势相对平稳,并且波动周期延长,这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管理层监管手段日趋市场化,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日益理性化,“政策市”效应有逐步减弱的趋势。
下面是中国股市政策利多效应的情况。
由此可见,虽然说中国股市有着其自己的特殊性,但既然是股市,就不可能摆脱市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律,市场本身的内在驱动力(无论向好向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便是经经济学家们说的,所谓“看不见的手”。当然,市场是人组成的,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现实情形下,市场决策者的态度又在不同阶段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政策调控”。在现实操作中,政策调控的力量往往明显,更立竿见影。但外因总要通过内因或多种外因一致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任何政策都必须与股市自身的运动节奏相合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政策消息的披露方式和时机还不够科学,以至少数机构投资者或超级大户越来越多地利用政策消息作为他们操纵市场的工具。他们利用人们对政策消息的过度期望,而大肆进行投机活动。或者以所谓的利空消息打压股指,以掩护其吸货;或者又以利好消息拉升股指,以此创造出货的机会。因此,对于股市政策消息,我们虽然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但也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分析,绝不能把政策消息简单化,更不能盲目跟风,以免误入圈套,跌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