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金融全球化,即大量游资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动。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市场,自然包括证券市场。比如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尽管当时我国的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对外开放的程度并不高,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直接对我国股市造成重大的冲击。但是,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传导,使我国投资者在心理上产生恐慌情绪,对我国股市的走势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1998年1月13日稳步盘升的A股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跌幅一度达9.5%,即与12日百富勒宣布清盘破产和港股暴跌有关。1998年8月中旬,在日元兑美元汇率继续大幅下挫,并引发东南亚各国汇市与股市大跌的情况下,我国股市利好消息及管理层稳定市场的社论均未能奏效,加之我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市场投资者产生了极大恐慌情绪,仅8月10日至17日的短短6个交易日沪深两市综指分别下跌97.61点和29.03点,跌幅均达8.3%,创一年多来总单日跌幅之最。由此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我国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到股市的走势。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于我国的B股市场来说,影响就更为直接,也更为强大。未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之前的B股市场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国外投资者,由于东南亚金融市场动荡,境外投资者对作为亚洲新兴市场之一的我国B股市场的投资信心也有所动摇,纷纷调整原有投资组合,B股成为减仓和抛售的对象。1998年下半年随着日元的持续下跌,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上证B股指数由1997年8月底的90点跌至1998年下半年的30点附近,自1998年7月21日以来更是连拉11根阴线,8月13日创下新低26.16点,第四季度虽有反弹,但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对我们股市的影响会更加直接和明显,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