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阳科技)向科创板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该公司主要从事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等多种高性能功能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长阳科技计划募集5.3亿元资金,其中54%的资金将用于年产9000万平方米的BOPET高端反射型功能膜项目。
此次冲刺科创板,长阳科技选择的上市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比照以上标准,让我们来看看长阳科技最近两年的业绩情况。《电鳗快报(原号外财经)》小编从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了解到,2016年至2018年的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4.7亿元和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同期实现净利润2778万元、2597万元和8679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
由此可见,最近三年长阳科技实现了较为快速的业绩增长。那么,作为一家准备登陆科创板的公司,长阳科技的研发投入怎么样?
研发费用占比不足4% 管理费销售费占比超行业平均
报告期内,长阳科技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045万元、2157万元和2737万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75%、4.62%和3.69%,比例较低,最近一年甚至没有超过4%。
与同行公司比较,长阳科技的研发投入也并不占优,落后同行公司1-2个百分点。
在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中,材料费用占据了56%,人工费用仅占了26%,这与该公司所处行业特点有关。
然而,小编了解到,长阳科技的研发费用占比落后于行业平均,但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比和管理费用占比却超过行业平均。
报告期内,该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18%、4.9%和3.54%,比行业平均高出1-3个百分点;同期管理费用分别为6.04%、4.43%和3.41%,也比行业平均高出1-2个百分点。
“三费”中的研发费用占比落后行业平均,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高于行业平均,这样的情况不好,对此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也做了解释:
“报告期内,公司2016年度至2017年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为非上市公司,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较小,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加,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逐渐趋近。同期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系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创立时间短,资金实力有限,有限的资金需要兼顾研发和生产的平衡。未来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公司将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将大幅上升,达到并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
长阳科技给出的解释是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区别,这个解释是不是有点牵强?不论怎样,小编希望该公司在登陆科创板后“三费”费率能有所改观。
说完“三费”,我们来看长阳科技的毛利率。该公司的营收主要来自反射膜,占比为69.31%,其毛利率为36.89%。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13%、28.86%和28.6%,可以说相当稳定。
与同行公司比较,长阳科技的毛利率在行业内也处于领先,高出行业平均3-5个百分点。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超一半
小编还注意到,尽管长阳科技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但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也比较大。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7亿元、2.3亿元和2.7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期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58.73%、56.58%和47.20%,占比也相对较大。
不过让小编欣慰的是,长阳科技的应收账款中,风险比较低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93%,报告期内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这样看来,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并没有看上去那样风险大,不过,小编还是希望该公司登陆科创板后应收账款余额能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