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开始逐渐发酵的全国“带量采购”政策,给医药板块的长期增长蒙上了一层阴影。目前来看,政策走“回头路”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推进是逐步渐进的,“温和推广”将是大势所趋。市场的极端悲观预期正在逐步修复。
医保支付能力比大家想象的更强。根据未来10年的参保人数、参保比例、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率等,预计未来10年医保总收入约30万亿,与目前相比尚有40%左右的增长空间,医保“蛋糕”还在不断扩大,挤掉水分惠及更多患者,国内的龙头医药公司将会切分到更多的超额利润。
除去一些转型热点,今年医药投资的主旋律还是围绕着科创板展开。科创板在A股首次允许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并采取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同时允许规模以上企业分拆上市。继纳斯达克、港交所之后,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又增加了新的上市地选择,体现了国家对医药科技的关怀。纳斯达克曾经孵育了Amgen等一批优质的创新药公司,未来的中国创新药企业也将在科创板茁壮成长。
例如,有一家申报科创板的医药行业公司,成功研发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精准的磁控技术是胶囊胃镜的难点,它攻克了这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也体现了科创板对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重点扶持,预计会有更多拥有医药行业“硬科技”的公司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投资的热情,有望带来市场对主板创新药龙头企业的重估,利好中国研发管线最丰富的创新药企业。
此外,科创板的推出还会利好行业的“卖水人”——创新药研发产业链的服务公司,原因是生物科技公司在科创板获得融资之后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按照一定的比例转换成为CRO企业的收入,带来整个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的提升,利好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
综上,医药行业的需求极为刚性,在医保调结构、控总量的基调之下,临床效果优异的产品会脱颖而出,科创板的问世将推动市场对医药行业“创新科技”的投资热情,利好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与创新药产业链上的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