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是有痕迹的,但是最好不要后面带一个欧,比如德国。德国的制造业并没有出现空心化的问题,去年前年,讨论工业4.0的时候很多人就谈到了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工厂是德国未来制造业的缩影,这个工厂拥有全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平台。比如这个安贝格工厂实现了以下几点:
1、生产不同元器件,只要修改一些控制软件,既可以调整工序,实现定制。
2、需要工人处理的工作量不到总工作量的四分之一。
3、24小时供货,平均每秒生产1件。每年生产30亿个元器件,产能是没有数字化工厂的8倍。
4、工序会被实时监控,并通过大数据或者说人工智能分析和反馈,次品率十万分之一,这是全球最少的次品率。
工业4.0的工厂,当然不只是安贝格,但是对于工业4.0诠释的比较清晰的,就是这家企业,另外还有几家不错的工业化企业,比如博世洪堡工厂(这家工厂生产液压阀,而博世在汽车配件方面被很多人熟知,比如火花塞),比如巴斯夫化工集团凯泽斯劳滕工厂。我们前几天之所以看好美的集团,并且将其未来和德国库卡联系起来,是希望中国未来也会普及这种类型高智能化的工厂,这其中关键两点:其一降低成本,其二降低次品率。
所以,德国没有制造业空心化,但是美国,在之前的确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其汽车业有所萎缩,钢铝产业的萎缩甚至直接引发特朗普得罪全球的打贸易战。巨头们纷纷将制造业单独分出来,迁移到其他国家。为什么?
很简单,美国人均GDP6万美元,越南人均GDP2186美元,如果制造业是以人力为主,那么美国就不得不放弃整个产业。人均GDP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效率,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劳动力的成本。
于是乎,如果你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到达德国的水平,那么平均单个工人的产出就高,比如德国人均GDP45000美元左右,同样制造汽车零配件,生产十万个配件德国只要一个工人,而越南需要100个工人,那么这部分产能应该放在德国搞智能工厂,如果制造一吨钢铁,德国需要一个工人,而越南需要3个工人,市场经济原则下当然会去越南建设钢铁厂。
你看,市场是会最优化选择的。有人说中国如今产业有很多困难,困难就在这里。人均GDP上升,说明我们用人成本在上升,但我们的很多产业依然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区域,比如钢筋水泥。提高技术能力对于这些产业的提升十分有限。而如果跟随德国的工业化4.0,在教育方面,在工程师数量方面,在产业基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个40岁向上的人,你要他从钳工转变为机械工程师,是很难的,人才的培养也不只是在学校,而是企业,产业和学校一起培养。当我们智能化工厂还很少,自然而然,能够提供高级工程师技术的人才,同样也很少。
而美国,实质上和中国如今的难题一模一样。别觉得美国有什么不同。其人均GDP6万美元,就如德国这样的智能工厂都未必能够满足这个人力支出。在这个时候,美国向盈利金字塔的顶端进发,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金融。
美国金融从业人员比例非常高,而美国的硅谷产业,以及围绕大学院校的科技服务业非常发达,这已经形成了一定成体系的工业。是不是科技产业就是靠灵光一现,其实不是的,科技研发也是一个产业系统的结果。
最近刘慈欣有谈中国电影产业如何造更多的科幻片,其谈到的就是国外的电影工业,这其实和创作者关系不大,有很多科幻电影是流水线产出的,编剧给的内容,要特效,有专业特效人员,要内容有专业编剧,导演和演员,都可以向工会伸手要人。
其实科技产业也一样。我们在两年前就在谈一个词汇,“阵地式研发”,研发不是靠灵光一闪,这里面有CRO这类临床数据采集,有CMO,各种配套的研发人员组成不同的公司,如流水线填满药物研发的每一个关口。所以,大企业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在未来会逐步逐步变得更加可见,而过去,有些研发实际上来自于灵光闪现,诸如青霉素,诸如第一个双盲对照的柳橙汁治疗败血症。
说了很多,也许有人要晕了,那么说几句总结,如果嫌烦,就看这里:欧洲没有制造业空心化,至少德国不存在,美国的确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这是因为其人力资源成本过高,而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本比东南亚部分国家更贵,低端制造业正在往那边流失。我们的解决之道,要么和美国争抢互联网和金融高地,要么建设智能工厂,提高单个工人的效率。而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实现一个方面的突进:教育。